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精神力量
2018-02-26叶逢福
叶逢福
(韶关学院, 广东 韶关 512009)
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的本真是使人的心灵从一个境界达到另一个更高的境界,是人的精神成长的过程,教育是一种精神影响和精神传承[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塑造人的心灵的教育实践活动。因此,教师(包括思想政治课教师和其他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下同)的思想深度和精神品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直接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和高度。
精神力量是人的思想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中所产生出的自信、自强的激情与活力,以及与之相对应的自我控制力和自我约束力,包括思想、情感、文化、人格、志向、信念等诸多要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是主体间性关系,教育者即教师的主体性发挥着主导作用。因此,探索教师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精神力量,尤其是教师的情感、人格和信念等要素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感染力、感召力和引导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教师的情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感染力
情感是态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态度中的感受、体验和志向具有相同性和一致性,是态度的一种易变多变而又相对稳定的生理体验与评价,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一种特殊反馈形式,道德感和价值感是构成这一特殊反馈形式的两个主要方面。培养高尚的道德感和正确的价值感,就是塑造人的心灵的教育实践活动。在精神成长的过程中,情感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连结的枢纽,需要教师和学生在精神上的互动支持。
精神的成长需要情感的滋养,教师的情感是滋养学生精神成长的最佳养分。因此,教师的情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强大的感染力。教育家凯洛夫认为,情感有着极大的鼓舞力量,它是一切道德行为的重要前提。
教师的情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感染力来源于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热爱。热爱工作就是要敬业爱岗,这种真挚的情感会产生积极的行为倾向。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教师有了对自己工作的真挚情感,就会自觉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和教育行为,使之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要在教育上取得成功,投身于其中的热烈的情感是必不可少的,冷漠无情的人是不可能成为一个创造者的。教师对坚持、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要有所作为,就必须敬业爱岗。“敬”和“爱”强调的都是对工作的真挚情感。只有在热爱本职、奉献本职这种真挚情感的影响下,才可能有创造性地工作。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一个好教师是这样的人,他精通他所教的科目据以建立的那门科学,热爱那门料学,并了解它的发展情况——最新的发现、正在进行的研究以及最近取得的成果”[2]。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如果对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充分的认识,不热爱甚至厌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不可能全心全意地投入其中,更不可能为变革、发展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益的探索。
“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我完整。”[3]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要真正做到敬业爱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实践中,对思想政治教育和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的某些错误认识还仍然存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因此而产生的某些心理障碍一时也难以完全避免,工具主义、实用主义的泛滥更是颠覆了现代人的价值观。“价值序列最为深刻的转化是生命价值隶属于有用价值。”[4]在当今社会,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在职业认知和认同问题上面临的危机,集中表现为把思想政治教育仅仅视为谋生的工具,把自己视为教学程序的操作者,如此一来,他们就必然会失去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热情,从而沦落成为工具主义、实用主义的的俘虏。
教师的情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感染力来源于对学生的热爱。热爱学生,就要求教师在真正意义上信赖、理解和尊重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是人和人心灵上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5]对学生的热爱,应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情感生活的首要内容,这是增强师生感情的必备前提。实践表明,教师教学的过程,就是师生情感相互了解和相互作用的过程。教师以自己至诚的爱生之情,对学生施以情感的教化和影响,往往会收到出人意料的成效,这种成效会在师生之间不断地往复循环,从而促使教育效能的不断增强。
热爱学生的真挚情感可以调节学生的情绪和行为,强化教育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关于情感,心理学有一个重要的原则,这就是喜欢原则:如果你喜欢一个人,你就会主动敞开心扉去接近他,赞同他的观点,认可他的所作所为;反之,你就会禁闭自己的心灵,把自己隐蔽起来,不愿接近他,甚至远离他。许多实践也表明,这是社会生活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是情感扩散、迁移、泛化的结果。只有师生之间有诚挚的感情交流,才能营造有利于教书育人的良好情境。亲其师,信其道。思想政治教育要取得良好的成效,教师就应当充分利用情感,理解、尊重和信任学生,赢得学生爱戴,让学生将这种情感迁移到思想政治学习上来,对教育内容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扩大自己在教书育人中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厌恶学生,学生就不会对你产生亲近感,就不会敞开心扉。这种厌恶心理一旦形成,就会对教学造成阻碍,甚至最有效的方法也起不到任何作用。“假如你厌恶学生,那么,当你开始工作时,就已经结束了。”这是教育的至理名言。真情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是吹开真理之花的春风。铜臭的沾染、世俗的侵蚀,必然导致沟通师生关系的桥梁的坍塌、大门的关闭。当教师以绝对真理的掌握者、绝对权威的拥有者冷冰冰地出现在学生面前时,实际上真理已经被遮蔽,权威已经被怯魅。雅斯贝尔斯认为,爱的理解是师生双方价值升华的重要因素,外在的强迫式的教育摧残了学生的精神成长,最终只会将学生引向对有用性和世俗化的追求[6]。要通理需先通情,理论要联系实际,也要联系学生的情感。教师在传授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时候,要重视情感的调节作用,重视师生的情感互动和情感积累,主动接收学生反馈的情感信息,学会将自己的教育理念通过情感互动这一外在手段及时无误地呈现出来,让学生在教师的情感熏染下接受教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二、教师的人格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感召力
人格是指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是具有相对导向性和相对稳定性的心理特征的综合,具有强大而持久的感召力。王荣德教授认为,教师的人格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并体现出来的道德品质、精神素养、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体[7]。教师的人格远远超出了师德的范畴,既包含师德,又包含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还包含学识风范和健康个性。
精神的成长需要人格魅力的激励,教师的人格是激励学生精神成长的源泉与动力。因此,教师的人格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强大的感召力。
教师的人格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感召力来源于教师的人格魅力。人格魅力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应该具备的核心要素,是其素质结构的灵魂,与教育的根本目的——“育人”之间有着深刻的内在关联,是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人格魅力的基本构成包括学识魅力、个性魅力和品德魅力。在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人格魅力的总体评价中,大学生普遍认为,印象深刻的老师是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教师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品德魅力和学识魅力两个方面,人格魅力在人际交往中具有潜在的、强大的示范作用,是一种无形的、持久的力量,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
教师的人格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感召力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决定的。教师的人格的特点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高度契合,“教育者的最重大任务在帮助塑造人的品格”[8]。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育德和育智两种功能,育德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这就决定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示范性的重要特点。布鲁纳说,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是最直接和最有象征意义的人,是学生可以拿来与自己进行比较的榜样。实践表明,高尚的人格是教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就是师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
教师的人格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感召力是由教师劳动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角色定位而形成的。教师劳动具有显著的示范性,集中表现为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因此,教师具有强烈的暗示和感召的力量。教师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在学生的心里,教师就是智慧的化身,品德高尚的表率,他的一言一行都是道德的楷模,是他们天然的学习榜样。学生具有强烈的向师性,心理和社会角色定位使学生的言行具有强烈的模仿性, 正是这种强烈的模仿心理使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把教师的人格形象作为完善自己心理结构的参照系数和人生旅途的方向导航。这就要求教师时时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努力在学生的心中建立起自己的人格魅力,树立威信,让学生认同和信服自己,才能在教育中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假如教师在人格上不能被自己的学生所信赖,那么,他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不会受到学生欢迎的,是不会被学生接受的。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在教育中一切都应当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9]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一个品德高尚的教师,不但能直接为学生提供学习和模仿的榜样,而且会引起学生内心由衷的敬佩和尊敬,变得喜欢听他的课并愿意接受他的教导。这也是社会生活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是情感扩散、迁移、泛化的结果。
被称为“万世之表”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贯主张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做到不愧为人师表的地步。他认为,共做、共学、共守才是真正的教育。“共做”,就是要求学生做的事,教师要与学生一起共同去做;“共学”,就是要求学生学习的知识,教师要与学生一起共同去学;“共守”,就是要求学生遵守的原则,教师要与学生一起共同去遵守[10]。在晓庄师范,身为“洋博士”的陶行知经常脱掉长袍,穿起草鞋,和师生一起开荒种地,担水挑粪。在育才学校,他教育学生以天下为已任,身先士卒,亲自带领学生向腐朽的国民党反动势力作斗争,其高尚的人格,至今仍闪耀着不灭的光芒。正如唐代教育家韩愈所言,“以身立教”“其身亡而其教存”,影响是深入持久的。相反,要是一个教师的人格低下,要求学生做的是一套,对自己却是另外一套,这不但会直接给学生带来不良的影响,他的要求和教悔还会引起学生内心的抵触和厌恶感,即便他讲的都是千正万确的真理,对学生的要求都是合情合理的,学生也不易入耳入心,向师性就会逐渐淡薄,以至消失,甚至会产生离心的情况和厌恶、对抗的情绪。克鲁普斯卡雅认为,教师能否受到学生的爱戴,是教育能否产生成效的前提。学生爱戴你,你的教育就会有成效;学生反感你,甚至看不起你,与你格格不入,那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你说出的最崇高的思想,也会成为可憎的思想[11]。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体制的转型,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变化,这既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生气和希望,造成了压力和障碍,也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人格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和社会价值标准的重新定义,使学生在人格方面遇到了许多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困惑,急切希望能得到教师引导,帮助他们作出科学的分析和正确的判断,帮助他们树立道德的行为标准。此时,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在课堂内外的一言一行都将对他们产生重要的指导作用。教师不但要在理论上为学生解惑答疑,更要通过自己的模范举止来启发和引导学生。教师的一举一动是非常有影响力的,高尚的言行是高尚人格的折射。加里宁认为,教师的世界观、教师的品行、教师的生活以及教师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会对学生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处在学生的监督之下,这种监督,是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到的最严格的监督[12]。所以,教师必须严于律己,用善意的言语、善意的举止、善意的灵魂来感化学生。唯有如此,才能使自己的教育如清泉和乳汁一样,饱含养分,从而滋润学生的心田,使自己良好的教育意图最终转换为实际的教育效果。
三、教师的信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引导力
信念是情感、认知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所以,信念是人们评价自己行为的是非、善恶的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它经常与人们的理想和希望联系在一起,在人们进行行为抉择、自我调节和自我评价时,信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理想信念是指在对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不断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渗透在其血液和灵魂里的是对于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坚守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观。这种理想信念,其内在要求既包含着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也包含着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忘我投入和无私奉献等基本内涵,其外在表现则为思想内容上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化和育人行为上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化,即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自己的头脑,净化自己的灵魂,用自己的言行教化和熏陶大学生的头脑和灵魂,直至达到理想信念的相互交融和共同价值的同构[13]。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最高境界。实践表明,教师的理想信念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条件,教师理想信念坚定的程度,决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成败。坚定的理想信念催生强大的精神动力,信念是教师把对思想政治的认识转变为思想政治教育行为的中间媒介和内趋力,坚定的信念是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源泉,它使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表现出坚定性和一贯性,使教师对自己的工作产生崇高、光荣等愉悦的情感,焕发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是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14]。精神的成长需要信念的引领,教师的信念是引领学生精神成长的航标。因此,教师的信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强大的引导力。
教师只有坚定信念,才能引导和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性不错位。思想政治教育是德育和智育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的复合型实践教育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的育智不同于一般课程的育智,它的育智是同育德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教师坚定的信念,是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育德特性的前提。列宁指出,在学校里,思想政治方向是最重要的,这个方向完全只能由教师来决定[15]。思想政治教育的育德特性是教师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而体现出来的。实践表明,教师是否拥有坚定的信念,将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育德特性及效能的作用和实现。教师只有秉持坚定的信念,才能在教育中自觉地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性,把育德渗透在育智的每一个环节中,使育智与育德相互交融,互相促进。
教师只有坚定信念,才能引导和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不错位。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邓小平指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关键在教师[16]。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只有真信,才能真教。普罗米修斯把火种偷到人间,让整个人间有了光明,那是他心中向往着光明。教师要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学生的头脑,自己必须信仰马克思主义,坚信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很难设想一个不信仰马克思主义真理的人,一个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前途失去信心的人,能够做到这一点。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就出现过这样的情况,有的教师缺乏坚定的信念,政治分辨能力低下,当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时,散布怀疑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论;当改革出现一些问题,部分党员干部腐化变质时,竭力渲染社会的阴暗面,散布对社会的不满情绪。这都严重背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实践证明,教师只有坚定信念,才能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意识和政治分辨能力,才能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去指导自己的工作,去分析新情况和新问题,自觉抵制错误思想的侵蚀。
在当今这样一个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时代,各种思想观念错综复杂、良莠难辨,相互之间的碰撞、交锋日益频繁和尖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在理想信念这样一个事关思想政治教育特性和目的的关键问题上,出现了消极倾向。一是“淡化”,即在理论上接受马克思主义,在情感上疏离马克思主义;二是“彷徨”,即在信仰问题上处于摇摆不定的状态,遇到风吹草动,就可能迷失方向,甚至背叛信仰;三是“怀疑”,即在情感上认同马克思主义,在理智上却认为它是一种脱离实际的乌托邦;四是“反对”,即否定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敌视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上出现的这些问题,尽管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中不占多数,但这种倾向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必然会导致对思想政治教育认识上的混乱和错误。这体现为以下三点:一是否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和作用,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可有可无,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是高校的“二等公民”;二是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一般性的、纯业务性的工作混为一谈,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目标模糊,格调低下,没有信仰,背离党性;三是盲目迎合学生的兴趣所在和关注话题,没有批判和价值引导。这些错误认识在高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如果任其肆意泛滥,必然导致教师和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应付心理和漠视心态,最终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实践证明,只有在内在要求和外在表现两个方面实现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化,教师的信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强大引导力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否则,就是一句空话。
参考文献:
[1][6][德]雅斯贝尔斯,K.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42,5.
[2][苏]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赵玮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44.
[3][美]帕克·帕尔默.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M].吴国珍,余巍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0.
[4][德]M·舍勒.价值的颠覆[M].罗悌伦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141.
[5]杨春发.苏霍姆林斯基:关于教育伦理学的一封信〔J〕.教育研究,1983(8):80.
[7]王荣德.现代教师的人格塑造[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58
[8]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杭州大学教育系.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流派论著选(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300.
[9][苏]巴拉诺夫等.教育学[M].李子章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3.
[10]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1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43.
[11] [苏]克鲁普斯卡雅.克鲁普斯卡雅教育文选[M].卫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9:265.
[12] [苏] 加里宁.论共产主义教育[M].陈昌浩,沈颖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177.
[13]王芳仪.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理想信念的强化途径——基于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视角〔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33.
[1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15.
[15]列宁.列宁全集(第15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58:438.
[1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 2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4: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