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检疫性害虫稻水象甲的发生与综合治理

2018-02-26李保国贾志新许天福谌湘泽汤建国

江西农业 2018年21期
关键词:高峰期秧田疫区

凌 兵 李保国 贾志新 许天福 谌湘泽 汤建国

(1.江西省彭泽县农业局,江西彭泽 332700;2.江西省彭泽县芙蓉墩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站,江西彭泽 332701)

稻水象甲(Lissorbqptrus oryzqphilus Kuschel)系全国二类检疫性害虫,原产北美洲,又名稻水象、稻根象,是水稻生产上一种毁灭性害虫,为我国重大植物检疫对象。水稻受其为害一般可造成减产20%~30%,严重时减产70%~80%,甚至绝收。一旦稻水象甲定居,对水稻生产和粮食安全将造成严重威胁。近年来,江西省彭泽县采取有力措施进行了防控,

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1 稻水象甲发生的基本情况

2012年以前,彭泽县一直没有发现稻水象甲。直至2012年5月6日首次在彭泽县太平关乡永乐村第九村民小组发现疑似稻水象甲疫情,经报告省市植保部门后,经省市专家现场鉴定为稻水象甲。经当年普查4个乡镇发生了稻水象甲,发生面积3.73hm2。

2013年,通过大面积普查彭泽县发现稻水象甲数量明显增加。发生乡镇达10个,上升了一倍多;发生面积7.00hm2,也翻了一翻。

2014年,彭泽县稻水象甲发生面积显著增加,全县发生乡镇11个,面积达340.00hm2。虫口密度一般百丛成虫量5.0~60.0头,高达120.0头;危害丛率一般为2%~20%,高达50%。6月23日早稻灌浆期采用拍打法收集稻飞虱时,在中稻的栽插前期还发现了不少稻水象甲的成虫。

2015年4月22日前后,在彭泽县东升、芙蓉、定山等乡镇发现稻水象甲危害症状。4月28日前后在芙蓉、天红和杨梓等乡镇发现稻水象甲成虫。2015年发生特点是发生面积少,发生面积168.27hm2;有初期危害症状,但很少见虫,百丛虫量一般为0.0~9.0头,最高23.5头。

2016年,多次在早春寄主上进行了调查,直至4月14日在早稻田(未移栽)周围杂草(游草)上发现了稻水象甲成虫取食为害。秧田一直没有发现稻水象甲。大田在5月12日发现危害,中稻直播田秧苗6月17日查到稻水象甲一代成虫。2016年,彭泽县稻水象甲发生面积170hm2,防控面积800hm2(含早稻直播田)。发生特点是发生时间迟、发生区域减少、虫口密度明显下降、危害程度进一步减轻。

2017年,经过防治,各乡镇很难找到稻水象甲成虫,只是有见极少的危害症状,但在彭泽县芙蓉、东升、黄岭有发生的可能,发生面积8hm2,防治面积20hm2。发生特点是发生时间明显推迟、发生区域明显减少、虫口密度明显下降、危害程度进一步减轻,防控效果十分突出。2012—2017年,彭泽县稻水象甲发生情况具体见表1。

表1 彭泽县历年稻水象甲发生情况

2 主要防控技术

2.1 认真普查,确定疫区和保护区 对于新疫情,一般都是局部的。为了避免全面施药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应做到针对性施药。为此,必须在稻水象甲上年发生高峰期或当年始发期开展疫情普查工作。彭泽县稻水象甲发生的高峰期常出现在5月中下旬,此时是普查的最佳时期。要组织技术人员,在本区域内进行拉网式普查,以见成虫或危害症状视为疫情发生,以疫情发生点确为疫区。再间隔2~3km,如有疫情发生仍定为疫区,若未发现疫情即定为缓冲区,疫区向外延伸3km区域定为缓冲区,缓冲区之外的区域均为保护区。

2.2 选购药剂,及时组织开展防控 根据稻水象甲主要为害早稻秧田和本田的特点,采取“狠治越冬代成虫,兼治第1代幼虫,挑治第1代成虫”的防治策略。成虫防治适期为越冬代成虫迁入稻田高峰期和第1代成虫羽化高峰期。幼虫防治适期为幼虫危害高峰期。

2.2.1 秧田防治 主要防治越冬代成虫。在早稻育苗移栽区,早稻秧田揭膜后是越冬代成虫迁入秧田的高峰期(一般在起秧前7d左右),可选用对甲虫类害虫有效的药剂进行防治,如667m2用40%水胺硫磷或20%丁硫克百威乳油30mL、20%三唑磷乳油100mL、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4g、48%乐斯本(毒死蜱)乳油60mL,以上药剂任选一种,对水30kg喷雾。秧田期防治是关键,是治小田保大田,做到带药下田、节本增效、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

2.2.2 本田防治 针对早稻直播区,主要防治成虫和幼虫。成虫防治,早稻秧苗移栽后5~7d(一般在5月上中旬)和第1代成虫羽化高峰期(一般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是本田成虫防治适期,防治用药同上。幼虫防治,防治适期为危害高峰期。第1代幼虫高峰期一般在5月底至6月中旬,第2代幼虫高峰期一般在7月底至8月上旬,抓住上述2个时期开展防治,防治用药同上。

2.3 植物检疫

2.3.1 疫区 在出入疫区的交通路口和可能传入传出通道设立临时植物检查站,或在现有检查站中设立临时植物检疫检查岗,严禁疫区内的稻种、稻草、稻秧、饲料(草)等寄主材料运出、邮寄或带出疫区。疫区的稻谷必须在当地加工成大米,方可运出。每年4—10月,对从疫区驶出的运载过稻种、稻草等应检物品的交通工具要进行表面灭虫处理,尤其是车厢及灯缝处不能遗漏。禁止在疫区内繁育水稻种子和私自串换水稻种子、秧苗。每个乡镇设立1个疫情监测站点,监测疫情动态。

2.3.2 缓冲区 缓冲区内所有稻田实行强制喷药保护。每个乡镇设立1个疫情监测站点,每年4—5月开展普查工作,掌握疫情动态。严禁疫区的稻种、稻秧、稻草等稻产品流入缓冲区。

2.3.3 保护区 保护区内加强调运检疫和市场检疫,严禁从疫区调运稻种、稻草等水稻产品,密切关注疫情动态,不定期进行疫情普查。

2.4 物理防控 在水稻生长期设置杀虫灯诱杀稻水象甲成虫。育秧时可使用0.85mm防虫网全程覆盖,防止越冬代成虫迁入为害。在拔秧移栽时,清洗秧根,降低秧苗上携带稻水象甲幼虫的数量。

2.5 生物防控 稻田减少高毒高残留农药使用,保护蟾蜍、青蛙、鱼类、麻雀、螳螂、蜻蜓和蜘蛛等捕食性天敌。也可采用稻田养鸭、养鱼等模式进行生物防治。

2.6 农业防控 栽培上做到加强水肥管理,适当浅水护苗,水稻生长期间注意晒田,使稻田泥浆硬化,抑制稻水象甲幼虫为害。水稻收割后,稻草实行灭虫处理,铲除稻田周边杂草。改变种植方式,推行旱育秧和无纺布旱育秧。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水旱,改种棉花蔬菜、果树等非寄主作物。

猜你喜欢

高峰期秧田疫区
除草型麻地膜在水稻秧田的应用及对水稻的影响
梁幼生:献身血防,做疫区人民的“守门人”
梁幼生: 献身血防,做疫区人民的“守门人”
蛋鸡产蛋高峰期短的原因
感怀
为年轻女医护剃光头发赴疫区作
疫区日记:一个120急救班组的武汉12小时
梨树进入生长高峰期 管理技术看这里
浅谈水稻栽培技术对水稻高产的影响
防患于未“燃”,温暖过冬So Ea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