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导探索讲求创新
——“圆的周长”数学例谈

2018-02-26周建伟

儿童大世界 2018年12期
关键词:绕线甲乙周长

周建伟

(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团林乡团林小学,江西 上饶 333101)

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探索是教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索便没有数学的发展。数学教学中最可贵的就是培养学生探索的意识和精神。从某种意义说,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发现和创造的过程。而探索与创新又与疑问分不开。因此,善于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选择新知识的发生或发展处,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创设问题情境,是引发学生探索欲望和兴趣的基础。例如在数学“圆的周长”的开始,我首先出示用铅丝做成的小圆圈。

想一想怎样来测量它的周长?学生议论、比划、摆弄、设想……最终多数同学找到了诸如“绕线”、“剪开拉直”或“沿直线滚动一周”等解决问题的方法。且精神振奋、愉快!

然后我在黑板上画了两个圆,让学生讨论:还能用剪断抻直,绕线滚动的方法测量它们的周长吗?同学们思索,不时地交谈着,也有人在纸上自画一个圆在进行“摆弄”,发现都难以测量圆的周长。面对问题产生了困惑,于是部分学生开始转换角度和思路,动手操作并结合对策:半径越大它的周长也越长,所以圆的周长想必与它的半径有关。因而在教师反复一次次沿着直线滚动“铁丝圆圈”一周,终于发现圆的周长是它的直径的三倍多一些!

另外,在教学中,我还注意针对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科学而精心地设计基于开放性题目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去联系、去研究,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索的习惯和大胆探索的精神,如在讲课的结尾我设计这样一道思考题:蚂蚁搬家(如图)。三只蚂蚁要把东西从A地搬到B地,其中甲乙两只蚂蚁走曲线,而蚂蚁丙走的路是直线段,你觉得哪只蚂蚁走的路最近?哪只蚂蚁最后到达目的地?为什么?学生观察、讨论、计算,最终多数学生得出:选择线段AB作为行进路线最近,当然蚂蚁丙最先到达目的地。而甲乙两点蚂蚁则后到达B地。随着学习的深化,这用圆的计算公式,知道蚂蚁甲、乙是沿不同的曲线爬行,但他们所经过的路程是相等的,因此它们会同时爬到B地。但也有不少的同学认为:哪只蚂蚁最先到B地,除应考虑每只蚂蚁选的爬行线路外,还应考虑它的爬行速率才行,故按题目的条件答案无法确定。最后师生小结:随着蚂蚁运动的路径不同,爬行路程也不同,同时应要考虑蚂蚁的爬行速率,所以最后的运动结果将更加呈现着多样性。由此所见。开放性的引导,给产生提供更加广阔的思索天地,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猜你喜欢

绕线甲乙周长
转鼓过滤机绕线故障分析及防范措施
《针灸甲乙经》治疗胃肠病取穴特色探析
巧求周长
巧求周长
交流绕线电机电刷牌号及数量选择
次级线圈绕线锥度对LVDT静态特性的影响
巧算周长
马达绕线参数对其功能的影响研究
周长小诊所
有趣的“换钱”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