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康定市二郎东石膏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2018-02-25张锐张人栖王章翔
张锐+张人栖+王章翔
摘要:二郎东石膏矿位于松潘—甘孜造山带→金汤弧型滑脱—推覆带西南端,矿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下泥盆统(D1),中泥盆统(D2)、下二叠统(P1)、中三叠统(T2)及第四系残坡积物(Qedl),石膏矿体赋存于下泥盆统第二段(D12)的白云岩中,矿体总体受二郎东背斜控制的层状-似层状产出,矿床规模已达大型。
关键字:二郎东石膏矿;地质特征;成因分析
前言
四川省康定市二郎东石膏矿普查为四川省地勘基金地质找矿项目,经过2012年~2016年的普查工作,基本查明了GyⅠ石膏矿体的地质特征,矿体控制长度约1600m,平均品位81%,矿体似层状产出,有一定的揉皱,累计探获333+334资源量合计17469万吨,其中333资源量为9320万吨,334资源量8150万吨,矿床已达大型,矿床潜在价值巨大,日后对二郎东石膏矿的开发,既可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又可为当地解决部分剩余劳动力,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郎东石膏矿区位于康定县城30°方向,直距80km,属康定市三合乡,矿区中心点地理坐标为:东经102°17′37.5″,北纬30°20′22.5″。矿区至三合乡有10km简易公路接入金汤河口,再经S211省道向南28km进入G318国道,继续向西25km到康定县城,交通条件中等。
二郎东石膏矿位于松潘—甘孜造山带→金汤弧型滑脱—推覆带西南端,石膏矿体赋存于下泥盆统第二段(D12)的白云岩中,矿体总体受二郎东背斜控制的层状-似层状产出,矿床规模已达大型(见图1工作区大地构造划分略图)。
1.区域地质特征
二郎东石膏矿区位于甘孜造山带南段,地层区划属上扬子地层分区九顶山小区,出露地层主要分为下泥盆统(D1),中泥盆统(D2)、下二叠统(P1)、中三叠统(T2),其中下泥盆统(D1)为本区石膏矿的赋存地层。区域上岩浆岩出露广泛,岩浆活动强烈,主要有中条期、晋宁期及澄江期的岩浆活动。主要构造为弧形压性、压扭性断裂,区域褶皱较发育,有二郎向斜、昌昌向斜、菩萨山背斜和二郎东背斜等。在工作区周围,已发现的矿床有寨子坪、二郎两处中型铅锌矿床。该区域是重要的金矿、铅锌矿、石膏矿等金属及非金属产地,主要有白金台子金矿、黄金坪金矿、雪槽金矿、二郎铅锌矿和五大寺石膏矿等。
2.矿区地质特征
2.1地层
矿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下泥盆统(D1),中泥盆统(D2)、下二叠统(P1)、中三叠统(T2)及第四系残坡积物(Qedl)。工作中将下泥盆统(D1)分为下泥盆统第一段(D11)和第二段(D12),其中下泥盆统第二段(D12)又分三个小段,分别为下
泥盆统第二段灰岩、泥质灰岩、炭质灰岩(D12ls)、下泥盆统第二段变质石英砂岩(D12mss)、下泥盆统第二段微晶白云岩(D12dol)。工作区内未见岩浆岩出露(见图2二郎东石膏矿区地质图)。
2.2构造
工作区内构造形式主要为褶皱,工作区处于二郎向斜的南东翼,该向斜轴线走向近于北东,两翼不对称,北西翼倾角60°,南东翼近于直立。向斜轴部为中泥盆统(D2)、两翼为下泥盆统(D1)组成。
在工作区内形成次级背斜—二郎东背斜,地层主要为下泥盆统上部白云岩、灰岩、变质石英砂岩及少量泥质灰岩、炭质灰岩。轴线走向北东向,两翼不对称,西翼倾向北西向,倾角45°~70°,东翼倾向北东向,倾角25°~50°。轴向线为北东向。背斜轴部及轴部附近地层受到应力有所起伏,形成规模较小的揉皱。
3.矿体特征
通过普查工作,结合工作区构造,经地表槽深和深部钻探工程证实,GyⅠ石膏矿体赋存于下泥盆统第二段(D12)白云岩中,矿体总体成向南开口的倒漏斗状,局部呈层状-似层状产出,矿体长度大于1600m,控制矿体斜深约450m,地表槽探控制矿体宽度约28m~92m,控制矿体厚度26.8m~ 67.26m,钻探工程控制矿体厚度60m~263.99m,平均厚约167.36m,矿体的厚度变化系数为57.05%,控制矿体标高2679m~3220m。矿体品位80.7% ~83.45%,平均品位: 81.99%(CaSO4.2H2O+CaSO4),品位变化系数为7.03%。矿体在钻孔ZK0-1以西地段倾向一般在290°~320°,倾角45°~70°,总体走向北东~南西;在钻孔ZK0-1以东矿体倾向变为25°~50°,矿体走向变为北西~南东向,倾角变缓,倾角一般在10°~62°;在TC0601以南矿体倾向变为90°~ 140°之间,矿体走向变化为南西向逐渐向南东向变化,具有波状起伏。矿体总体趋势为靠近转折端变厚,向两侧趋于稳定。矿体顶板为白云岩,底板为灰岩、炭质灰岩、泥质灰岩。矿体产状与顶、底板围岩基本一致。钻探工程中揭露的石膏矿体中含有白云岩、白云质灰岩、灰质白云岩及泥质灰岩等夹石。
4.成因分析
本矿床沉积环境为中泥盆世碳酸盐台地之泻湖相,在蒸发不完全的情形下生成的,成矿盆地也是成矿的重要外部条件,为矿床的形成提供有力的自然地理条件。在成矿期,泻湖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的状态,气候持续炎热干燥,湖水强烈蒸发,使湖盆水的矿化度不断增高,发生化学和物理交替沉积而形成湖相的粉砂质与膏层的相互交替的组合特征。在膏层中有透镜夹层,膏层厚沿走向,傾斜方向有一定的变化,除当时沉积基底有一定变化外,和当时海底进退频繁有一定关系。当含矿溶液(卤水)达到饱和浓度时,盐类矿物发生化学沉积形成石膏矿床,该过程为多期次重复进行,矿床的成因类型为化学沉积型。
5.结论
二郎东石膏矿产于下泥盆统第二段(D12)的白云岩中,受二郎东背斜控制呈层状-似层状产出,背斜轴线走向近于北东,西翼倾向在290°~320°,倾角45°~70°;东翼倾向84°~140°,倾角10°~62°。矿床沉积环境为中泥盆世碳酸盐台地之泻湖相,矿床的成因类型为化学沉积型。
参考文献:
[1]王艳婷,刘彦奎等.泰安市大汶口石膏矿王庄矿段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J].中国非金属工业导报,2014(5):42—44.
[2]安泰.临汾韩家峪石膏矿矿床地质特征[J].华北国土资源,2011(1):15—16.
[3]杨浩,周仲礼.四川康定黑、白金台子岩金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4(9):142—223.
[4]杜梦征,陈文钧.四川三叠系石膏矿的沉积环境及找矿方向探讨[J].非金属矿,1982(5):15—20.
[5]内蒙古鄂托克旗探明我国特大型石膏矿床[J].西部资源,2012,(04):3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