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潭看竹
2018-02-25汪翔
汪翔
江南多竹,村落的房前屋后、河塘之畔、野岗溪边,到处能见到洒脱的竹影。如果到了群山环抱的通山集潭,那简直就是到了竹的海洋。那里山重水复,到处是竹,满目苍翠。姑妈在集潭,我的少年时代,有相当多的时光是在那里度过的。如今人到中年,每次回到家乡,我一定要赶到几十里外的集潭,饱览那无边的翠色。
集潭的竹,一年四季,风景各异。
春寒料峭,地层的冰封还没有完全解开,一大片一大片毛茸茸的竹笋已经悄悄从土里探出头来,一夜之间,就能长出一二公分。春风拂去层层笋衣,竹笋逐渐换上一身嫩绿的新装,瘦俏纤柔,随风摇曳,婀娜多姿。阳光亲切地抚摸着竹林,竹子节节拔高,仿佛要与蓝天亲吻。新长成的竹子姿态各不相同。轻盈细小的竹像娇柔清丽的少女;粗壮挺拔的竹像健硕有力的小伙子;靠在一起的竹像两个如胶似漆的恋人。野花點缀其中,与翠竹交相辉映,轻风拂来,竹叶和野花的清香沁人心脾。
春雨贵如油。雨轻轻的下着,淅淅沥沥,雨中的竹林弥散出一股醉人的迷幻魅力。雨后,又一批春笋破土而出,经过雨水浇灌的笋子越发活力四射,稚嫩可爱。竹叶上悬挂着的晶莹透亮的水珠,犹如一颗颗璀璨夺目的宝石镶嵌在翠竹上。
夏天,翠竹郁郁葱葱,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浓浓的绿荫,犹如一顶碧绿色的华盖,遮住了太阳、白云、蓝天。山花烂漫,就像这竹仙女的绣花鞋,美得让人眼花缭乱。穿梭竹林中,清凉静爽,令人心旷神怡。劲风荡涤,竹林犹如大海欢腾。一忽儿潮起,竹梢撵着竹梢,竹竿倾向竹竿,一波连着一波,由山脚直扑山顶,从这山卷到那山;一忽儿潮落,波涛似半空而降,一泄千里,直入谷底。真可谓山呼海啸、蔚为壮观。金灿灿的阳光洒在竹浪上,泛起碧海金波,耀眼夺目。
渐近正午时,竹林开始热闹起来,小鸟叽叽喳喳,有的嬉戏打闹,有的争吵不休,有的尽展歌喉。金龟子不甘示弱,开始演唱它那动听的歌曲,与鸟儿试比高低。蟋蟀便竖起翅,弹琴给它们伴奏。连蚂蚁都听得入了神,身着油黑发亮的礼服,翩翩起舞。绿竹林也跟着节奏,轻轻摇摆,不时发出沙沙的响声。好一首美妙的《林间交响曲》。
置身万顷竹海,被清清爽爽的空气簇拥,被松竹殷勤的迎舞所动,被棉朵似的云彩牵引,被碧蓝的天空抚慰,被百鸟的欢唱陶醉。实乃盛夏好风光。
秋天,竹子换叶了,黄绿相间,在颜色的调配上也是恰到好处,竹子尽显疏朗淡雅。一阵风吹来,竹叶漫天飞舞,犹如一只只金黄色的蝴蝶飘舞空中。绿影婆娑中,竹子伴着稀疏的竹叶在风中摇曳,宁静而飘逸。秋天多雾,一忽儿大雾笼罩群山,像一片纱衣将竹林覆盖,时有鸟雀的鸣叫声穿出竹林,更显竹林的朦胧、清幽和美丽。远眺雾中的竹林,淡白的雾恰似竹海上腾起的浪花、溅起的水沫。注目良久,雾中的竹林仿佛幻成天仙之境,心头顿生超然物外之感。
隆冬时节,瑞雪纷飞,大地上银装素裹。竹林堆银砌玉,一片冰清玉洁。竹子如同披上了一件雪白的大衣,竹枝、竹叶悬着银链,挂着冰花。风过竹林,叮叮当当响成一片,珠落玉盘之声不绝于耳。暴雪弥空,时闻雪压翠竹的爆裂声。举头望劲竹,见群竹躬身,亲吻大地,是缅怀幼笋韶华?是感激水土滋润?白居易有诗曰:“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闻其声而未见其景,不若我置身其中。高濂《四时幽赏录》“山窗听雪敲竹”条云:“飞雪有声,唯在竹间最雅。山窗寒夜,时听雪洒竹林。淅沥萧萧,连翩瑟瑟,声韵悠然,逸我清听。忽尔回风交急,折竹一声,使我寒毡增冷。”差可比拟此情此景。琼林漫游,聆听竹与雪心弦的律动,有孤独凄美的低吟,有铁马冰河的狂飙骤起,有雪崩如山升腾起的惊涛骇浪,我似乎从这摄人心魄的轰鸣中读到生命的伟大和永恒。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