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原生性

2018-02-25窦心语

艺海 2018年1期
关键词:原生性民间舞民间舞蹈

窦心语

〔摘 要〕中国民族民间舞是存在于民间原始的表演形态,主要依托于各民族民俗文化,其内涵丰富,历史源远流长,发展道路艰难曲折。原生性民族民间舞蹈是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文化形态的反映与折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原生性的发掘、整理和加工,推动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事业的发展,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关键词〕原生性;舞蹈

什么是舞蹈?我国现代舞蹈家吴晓邦说:“舞蹈属于人体动作的艺术,借助于人体有规律、有组织的动作,通过观察、分析社会生活、自然,随后结合精炼的技巧以及形式,对具有鲜明形象的故事、任务进行集中体现,表现情感、思想以及生活的,即为舞蹈。”

什么是民族民间舞?民族民间舞是流传于民间的具有鲜明民族风格和浓郁地方特色的地域性传统舞蹈,主要以即兴自娱的表演为主要功能,主要特点是载歌载舞,自由活泼。

为什么提出舞蹈的原生性?舞蹈是一门古老的艺术,有人类学家认为当人类存在之时,舞蹈也随之产生,舞蹈跟人类一样古老。英国哲学家科森伍德说:“舞蹈不仅是一切艺术之母,而且是一切语言之母。它是融时间,空间,力度于一体的全方位艺术,转瞬即逝是它具有美学特色的魅力所在和主要的时间特点,是永远能吸引观众的原因之一。”舞蹈的原生性是一个民族智慧和心灵的结晶,是一个国家文化形态的折射和反映。“原生性”的提出也是来自于生命源头最真切的呼唤。

一、民族民间舞的基本发展历程

1.时间上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不同思想学派对乐舞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和观点。随着社会政治的发展与转变,僵硬冗长的雅乐逐渐失去了活力,与此同时,新乐(民间歌舞)以清新、生动活泼、质朴的形象不可阻挡地发展起来,直到清王朝覆灭。鸦片战争后,民族民间舞受到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但民族民间舞并未因此而中断,它一直留存于民间。20世纪初,中国吸收了外来舞蹈文化,提炼了戏曲中的舞蹈成分和舞蹈技艺,并紧密结合现当代中国的政治形势,各个民族的民间舞蹈被重新发掘,回到了艺术的舞台。随后,民族民间舞蹈受到“左”倾文艺思潮的影响,“百花”凋零,“一花”怒放(“一花”指的是样板戏)。“文革”结束后,又经历了几次大规模艺术活动,艺术的春天终于来临。

2.内容上 雅乐体系形成之后,乐舞都是颂扬不同时期的创业帝王的文德或武功,直到清王朝覆灭为止,几乎贯穿了整个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后,民族民间舞受到巨大的冲击与影响,流存于民间为生活而舞。在20世纪初的革命战争年代,民族民间舞蹈被重新发掘,形成风格独特的军旅舞蹈,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是舞蹈事业的主流。“文革”时期,受“左”倾文艺思潮的影响,全国的舞蹈事业处于“停滞”状态。“文革”结束后,舞蹈事业得到了实质性的发展,最终步入正轨。

二、原生性及原生性舞蹈

什么是原生性?原生性是指民间最原始的、没有被特殊雕琢的、散发着乡土气息的生活形态。

什么是原生性舞蹈?舞蹈家杨丽萍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所谓原生态舞蹈,不通过过多的艺术加工、原汁原味地把它搬上舞台,就是流传于民族民间最原始的、土得掉渣的、在田间地头都能跳的舞蹈。”人们“歌之不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自然而产生的原生性舞蹈,是较少受到“现代化”侵入的具有“文化源头”意义的,是民族智慧和心灵的结晶,是现代艺术演进进程中的原生状态。

三、原生性民族民间舞蹈的提出背景

鸦片战争后社会急骤变革,芭蕾舞、现代舞、古典舞快速发展并取得成就,使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地位受到巨大的冲击和动摇,但它并未因此衰落和中断,而成为一种存于民间,为人们的生活而舞的形态。戴爱莲先生将散落的民族民间舞蹈重新拾起,并进行整理、加工、创造,使之散发出诱人的光泽,重新登上“大雅之堂”,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成为中华舞蹈文化宝库的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

原生性民族民间舞蹈依托于民俗仪式和民俗活动,但随着社会科技的日新月异以及人们娱乐方式的多元化,以舞蹈作为娱乐方式的活动越来越少,在这样一个大的文化背景下,原生性民族民间舞蹈正逐渐失去依托趋于消亡。于是人们从生态科学上借鉴了“原生性”一词,将原生性的文化列入艺术的行列,并将原生性民族民间舞蹈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列保护起来,种种措施都是在對濒临消失的原生性民族民间舞进行抢救。

四、现代民族民间舞蹈作品中原生性的表现方式

1.艺术来源于生活,也就是原生性舞蹈的素材来源于广大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现代民族民间舞蹈的内容也是对生活方式朴实的真实的写照。在舞蹈《临盆》中,杨丽萍将身子折成“N”的形状,表现出孕妇生产的样子;在舞蹈《喝醉了的鼓》中,演员爬到舞台边上,长长的头发垂下来,手向舞台下延伸,表现喝醉酒狂野的状态。孕妇、酒精……这些舞蹈内容都来自生活,来自原生态生活方式。

2.现代民族民间舞蹈作品为了体现舞蹈的原生性,在进行创作和重新编排的过程中,保留了民族民间舞的原有特色与情感基础,这使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原有特色与强烈的情感得到有效的表达。在舞蹈表演《云南印象》中,表演都是真人真唱,其中还有动物交尾,男女青年亲密接触的舞蹈元素,比如“蚂蚁走路”“蜻蜓点水”“扭麻花”“蚂蚁虫扭腰”等,不仅体现了云南的少数民族的人们对生命的热爱之情,而且充分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崇敬之情。

3.现代民族民间舞蹈作品除了在视觉上体现原生性,还利用听觉艺术让观众在听觉盛宴中享受原生性。在舞蹈音乐的选取和创作中,保留了各民族最原始的民族音乐特色,有的甚至采用了以最原始的民族语言演唱的音乐作为舞蹈音乐。舞蹈音乐的原生性让舞蹈情感的表达更加真实贴切,同时为舞蹈原生性的展现做了绝好的铺垫。

五、原生性民族民间舞的发展方向

1.自改革开放以后,原生性舞蹈转变成为一种文化资源。在二十一世纪,面对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如果不对原生性舞蹈进行主动的、自觉的保护,那么必然会使真正原生的民族民间舞蹈加速消失。原生艺术与现代审美追求相结合是原生性民族民间舞蹈的新的发展方向。《云南印象》的内容是原始的、真实的,它的手法是现代的、时尚的。这种新的发展发向使得古老的东西熠熠生辉。endprint

2.原生性民族民间舞要从单纯的娱乐性表演,转变成为具有教育功能的娱乐性表演。我们要推动原生性民族民间舞传承,提高大众的艺术鉴赏力以及对原生性民族民间舞的接受度,让更多的人有机会体会感受原生态,同时也为国家培养了更加优秀的复合型人才。

六、原生性民族民间舞的传承

现如今,保护和传承原生性民族民间舞蹈已成为文化艺术界的共识。近几年在我国的各种舞蹈比赛中,具有原生性的民族民间舞蹈节目逐渐增多。例如第五届CCTV舞蹈大赛中,贵州省歌舞团选送的节目《芭莎绑拗生》就是一个典型的具有原生性意义的民族民间舞蹈。

在传承原生性民族民间舞的同时应注意不能急功近利改变其原有的性质,要有选择地保护、继承和发展,要以先进文化为基础,创新式继承发展原生性民族民间舞蹈。舞者们也要努力抓住机遇,积极主动参与原生性民族民间舞的传承活动。原生性民族民间舞蹈传承,不仅推动了各民族的发展,增强了民族自豪感,也为我国舞蹈事业注入了新的力量源泉。

七、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作品对原生性意识的警觉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原生性给予了我们新的视野,让我们在喧嚣的生活环境下能对生态环境进行冷静的思考,让我们在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下对生态环境进行理性的认识。它让观众在这种视觉享受中对大自然的生态有更加真实、亲近的接触与体会,从而让人们对原生态自然环境有新的审视、思考、认识与警醒,让我们意识到环境问题与传统文化保护已成为我们无法逃避的问题。在这个市场化、商业化的时代,原生性文化萌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被亵渎的现象,原生性民族民间舞蹈被商业化炒作。此外现代舞给中国民族民间舞带来的冲击仍在继续。

因此,我们在编创过程中除了考慮市场的接受度和与现代审美追求的融会贯通外还要做到出淤泥而不染。为提高原生性民族民间舞蹈的综合竞争力,在加强原生性民族民间舞的教育力度的同时,还应建立保护原生性民族民间舞蹈的具体策略。人们要仔细思考现代舞和原生性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发展,如何才能做到平衡、双赢。

参考文献:

[1]杨荣.民族艺术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2011.

[2]罗婧劼. 舞蹈原生态的发展与创作[D]. 黄河之声, 2016.

[3]高敏.“原生态”产品的文化内涵[D]. 现代企业文化,2015.

[4]邱艳.区域性民族舞蹈遗存的原生态文化特征[D]. 黄河之声,2013.endprint

猜你喜欢

原生性民间舞民间舞蹈
探析民间舞蹈传承的现状及发展
论民间舞课堂教学的继承与发展——以“东北秧歌典型人物精品课”为例
洞察儿童审美心理特征,保护儿童原生性表现
中国民族民间舞表演“外松内紧”的内涵与实践
达斡尔民间舞蹈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在高校舞蹈教育中如何传承民间舞蹈艺术
芭蕾基训对民间舞教学的影响
舞蹈系成功召开“天津民间舞项目研究
——教材内容”展示与研讨会
“原生性”与“创生性”中西方音乐文化内涵解读
民间舞蹈教育中双重视角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