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路径研究*
——以四川工商学院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例
2018-02-25
(四川工商学院 四川成都 610036)
引言
高校作为人才第一资源、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动力和文化第一软实力这“四个第一”的重要结合点,理应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特殊重要的作用,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高校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既是使命所在,也是自身发展的源头活水。高校利用自身优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高校发展职责所在和显著特征。改革开放以来的近40年,高校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也拓展了高校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实践证明,高校只有真正与经济社会发展建立良性互动机制,贴紧靠实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才有自身存在的价值,才能获得发展资源,高校与经济发展是互为支撑、相互促进。
占全国普通本科高校总数1/3的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需要准确把握办学定位,强化“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坚持特色发展、差异发展、创新发展,始终与地方经济社会紧密结合,聚焦需求,发挥优势作用,更好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然而,民办高校在融入地方、服务地方等方面虽然进行了一些探索,但大多停留在,找问题,解决意识层面问题,可操作、可借鉴的举措和有效途径缺乏。到底应该做什么?具体怎么做?才能发挥民办高校的特有优势,真正的做到立足地方、服务地方,将服务地方真正落到实处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校地深度融合的动因分析
1.高校方面动因
地方高校通过校地融合这一平台,可以快速了解相关学科研究最前沿的动态与最新的研究成果,从而为开辟新学科、交叉学科提供新的发展机遇,推动学校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的提高;高校教师除了传授科学知识这一渠道,更想将自己拥有的智力转化为生产力,促进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实现个人价值;地方高校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服务区域经济社会,而区域经济发展也强烈要求地方高校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地方高校的发展需要充足的资金和丰富的资源,而地方政府资金支持与否主要是看能否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2.企业方面动因
降低风险企业参与合作的最直接动因,市场的强烈刺激需求和激烈的竞争是企业需求产学研合作的主要推动力;企业产品研发的另一个风险是开发时间的长短及开发成本的大小,通过合作可提高技术创新的效率与有效性;企业的研发力量是有限的,内部研发不再是企业唯一的技术源泉,有效吸收和利用外部技术资源可以实现低成本与高收益的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3.政府方面动因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指出:现阶段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并将其作为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产学研合作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基本组织形式,其实质是促进技术创新所需各种要素的有效结合;产学研合作可以进一步加强科技、教育、经济的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集成优势,实现社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升区域的创新能力;国外产学研合作的成功例子,激励政府开展校地融合、协同创新,促进地方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二、民办本科院校校地融合问题分析
基于民办高校的地方属性和“应用型”定位,“校地融合”成为其发展的关键之一,并已形成共识,但“校地融合”开展困难,主要表现如下:
1.“欠主动”
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当下,服务地方的发展定位已成为民办高校发展的共识,但对市场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把握不准,没有真正意义上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导向,主动为地方服务的意识不强,往往只是把对社会、对市场的教育服务等同于对社会现实需求的简单地服从和适应。
2.“表面化”
部分民办高校将校地融合、服务地方仅仅看作解决学生实习和提高就业的手段,而对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的内涵是什么,如何真正实现立足区域、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认识还不够清晰,导致校地融合流于表面。
3.“不持续”
部分民办高校意识到了服务地方的重要意义,也开展了一些工作,但由于创新驱动、利益分配、组织领导、日常对接、信息共享、长效合作等机制不够健全,校地深度融合、协同创新发展工作得不到保障,无法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地合作关系,导致校地合作不能够长期、深入。
三、实现四个融入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四川工商学院全面推动整体转型发展改革,主动对接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将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上来。实现“四个融入”,即融入眉山经济社会发展,融入地方人才培养,融入三苏文化产业,融入科教精准扶贫,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1.融入眉山经济发展
(1)创新机制
2017年初,学校与所在地方政府签订了《眉山市科技创新合作联盟战略协作框架协议》,多次召开 “校地合作工作推进会”,和地方合作共建四川工商学院“电子商务中心”、“三苏文化研究所”、“竹编产业研究所”。与四川青神竹编产业园区的合作研发工作,引起了国家林业局、四川省林业厅、四川省教育厅、眉山市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在其网站等媒体上给予了报道。竹编产业首次与高校联姻,引起轰动效应,在“一带一路”东南亚竹艺文化发展联盟成立大会上,学校被授予“一带一路东南亚竹艺文化发展联盟”副主席单位。
学校还分别与眉山市司法局、眉山市文联、眉山市委党校、眉山市环境检测中心、眉山市社会服务中心、天府新区视高工业园区、郫都区科协等建立服务地方战略合作关系。现已有17名教授进入眉山市专家人才库,参与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咨询事务;与眉山市科技局共建“知识产权服务站”,地方政府划拨专项工作资金10万元,共同推进科技专利孵化培育和申报。
(2) 协同创新
①协同立项
学校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与眉山市社会经济对接的研究项目《农村特色电商“三位一体”发展模式研究----以西部知名电商青神县为例》,获批全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天府新区眉山市农副产品科技服务》、《青神竹编跨境推广战略研究—基于“一带一路”自由贸易背景下“E-WTP”生态布局》等课题已列入四川省教育厅重点科研课题,研究工作全面展开。2017年底,学校申报的《互联网+共享农业》项目还获政府专项研究经费30万元。
②协同研发
2017年,学校完成眉山市社科研究项目3项,获科技计划项目立项5项,科技专利52项;学校研发的9个应用型项目入驻天府新区视高工业园,4个创新项目进入眉山市东坡区青年创客空间,获地方专项资金35万元,已产生一定经济与社会效益;学校还与四川省人才交流中心共建“阳光导航培训基地”,与眉山市大学生创业联合会共建“四川工商学院分会”,与郫都区科协共建“科普基地”,与郫都区丹丹豆瓣集团、四川大学、江南大学、西华大学等合作,共建全国首家川菜调味品产业技术研究院,共同打造系列川菜调味品。
③协同服务
学校先后建设了青神竹编大数据库,视高工业园区专利信息网站,丹棱县水果跨境电商平台;承担京东成都分公司云商平台农产品包装设计、眉山市东坡区复兴乡乡镇规划项目,参与丹棱县大雅堂文化建设发展及旅游产品开发。特别是学校和眉山市东坡区国税局、地税局等合作开展的“巾帼税收情怀暨眉山城区第26届税收宣传月活动”,使地方当年税费总收入较2016年同比增长54%。基于“莲韵东坡,气正国税”文化项目而制作的公益广告还入选2017年全国税务文化建设项目,成为四川省唯一入选项目。2017年,学校获得地方科研经费已突破百万元,创学校地方横向科研经费的历史新高。
2.融入地方人才培养
(1)发挥学校资源优势。学校在眉山市岷东新区征地1500亩,兴建了一个功能完善、气势恢宏、现代一流的大学园区。办学资源与地方共享,眉山市委市政府先后在学校内举办了“三苏文化节”、“国际泡菜节”、“国际樱花节”、“廉政建设活动周”、“国际青少年足球赛”等大型活动,成为当地一处优质文化高地。学校建立了一支由专家、教授、企业家、技术人员等组成的师资队伍,拥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成为培养地方政治经济文化人才的专门队伍。学校图书馆向眉山、郫都等地免费开放,走进社区和市民家庭并培训市民指导阅读,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被省教育厅高校图工委评为“四川省高等学校先进图书馆(全省民办高校仅二名)”,被文化厅图书馆学会评为“四川省阅读推广先进单位”。
(2)积极培养地方人才。学校把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结合起来,多渠道多层次培养各类人才,先后举办地方税务系统、公安系统、教育系统、金融系统、保险系统、人社系统、文化系统干部和骨干人员培训,提供学历教育、技能鉴定、科学普及、专题讲座等。人文学院为东坡区国税局、眉山途人户外拓展运动有限公司、成都市朝霞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开展培训服务11场,培训近1000人次。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在郫都区、汉源县、洪雅县、米易县开展农村电商培训,累计培训2600余人次。学校外国语学院和人文学院联合,为地方培养双语学前教育师资和跨境电商人才,成功举办2017年“眉山市第一届幼儿园园长论坛”。学校还与四川(眉山)千禾味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等相关企业、行业合作建立校外人才培养实习实训基地80余个;与眉山市岷东新区共建基地,为入驻眉山的大型企业—华为大数据库定向培养学生,培训管理人员;与沃尔玛(眉山)百货有限公司联合开设“现代师徒制试点班”;与百度科技集团(眉山)合作建立订单班培训中心,定点定向培养学生;与黑龙潭风景区、丹棱大雅堂等地合作,为多家星级宾馆酒店培训旅游翻译人员。
3.融入“三苏”文化产业
(1)推进文化研究产业化。把“三苏”文化和竹编产业、旅游产业、泡菜产业、餐饮产业等与教学改革有机结合,取得新成果。2017年11月,在四川省文化厅、眉山市政府联合举办的第八届东坡文化节上,学校《基于“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的“三苏”文化融合模式研究》的报告,引起与会者极大兴趣,该项目利用互联网技术,梳理“三苏”位置云,建立文化根频道,设置云地标,打造文化角色IP等等,成为全方位激活眉山“三苏”文化,服务地方经济的重要研究平台。学校承办了《苏轼全集》首发赠书仪式,宣传“三苏”文化,分享自己与苏轼文化结缘的经历,引起了良好反响。学校还与眉山市三苏文化研究院、三苏博物馆(三苏祠)共同制定了“三苏”文化研究发展规划,为进一步继承和光大“三苏”文化理清了思路,定位了目标。
(2)以独特的地方文化育人。青神竹编具有独特的地方文化特色,也是地方支柱性产业之一,学校以此为契机,强化文化育人。2017年6月,由国家教育部指导、清华大学等单位承办的中国第二届大学生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大赛,学校组建的参赛团队凭借“织竹”项目,力压群芳,获得C组唯一的特等奖,团队获得主办单位、共青团眉山市委、学校奖励金共计22万元,青神竹编国际级大师陈云华先生出席了颁奖大会。现在,该团队已在工商注册“匠心竹”公司,陆续收到多项欧美国家竹编样板订单。针对眉山市乡村文化特色旅游发展,为其培养专业人才,学校申报的《四川省眉山市重点景区多语种志愿者实践服务》项目,成功入选国家旅游局2017年万名旅游英才训练计划。学校还承担四川省文化厅2017年研发项目,实施了眉山市丹棱县农村众筹文化大院建设工程,将文化育人推向社区和村镇。
4.融入精准科教扶贫
根据对口扶贫盐源县的实际,以“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志”为指导思想,大力实施“四百”帮扶工程。
(1)选派百名师生下乡帮扶。(1)驻村帮扶。学校成立“精准扶贫领导小组”和“帮扶办公室”,任命创新创业中心执行主任为帮扶办公室主任,选派图书馆流通服务部主任到盐源县棉桠乡塘泥湾村脱产驻村帮扶,落实前期扶贫专项经费50万元。(2)社会实践服务。有序组织100名师生志愿者到盐源县开展支教支农、法制宣传、禁毒防艾、一村一幼、感恩教育、计划生育、文艺演出、体育活动、捐款捐物等大学生社会实践和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
(3)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在盐源县建立大学生社会实习实训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到当地开展实践、调研等活动,推动学生了解社会发展,培养学生帮扶意识,让学生直接投身地方扶贫攻坚、社会经济发展和创新创业活动。(4)“一村一品”产业培育。组织建筑学院师生到盐源县棉桠乡塘泥湾村测绘并制作村落地图;组织我校人文学院、艺术学院广告设计专业师生到塘泥湾村制作广告、标语等,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组织我校专家、教授免费为塘泥湾村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帮助塘泥湾村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组织我校科研人员对塘泥湾村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环境协调、生态文明建设、社会矛盾问题等开展专题研究,提供决策咨询服务。
(2)培训百名地方科教骨干。立足盐源县社会经济发展,尤其针对棉桠乡实际,采用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长期与短期相结合、现场与课堂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领导管理能力、教育教学水平、技术技能、农村电商应用技术等方面的培训。计划开展基层村干部培训30人、中小学校长和骨干教师培训30人、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20人、农户技能培训50人。
(3)开展百个贫困学生“结对子”帮学。遴选百名党政干部和教师,与盐源县百名中小学贫困学生“结对子”,以思想引导、心理咨询和学业辅导为重点,经常与贫困学生沟通交流,开展招生宣传、升学指导等帮学和关爱活动。对我校盐源籍的本专科学生,安排党政干部进行重点关注,并在资助政策上予以倾斜,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4)帮助地方取得百万社会经济效益。发挥学校科技、人才优势,围绕盐源县苹果、花椒、核桃、马铃薯、畜禽养殖等农业资源优势,示范推广电子商务平台应用技术、优质高产马铃薯新品种和配套栽培技术、苹果优质高产和病虫防治技术、核桃花椒优质高产和加工利用技术、家禽家畜疫情防治技术、荞麦燕麦新品种绿色有机高产栽培技术等6项脱贫致富项目。通过“6大项目”的有效推广,帮助盐源县棉桠乡塘泥湾村加快发展特色优势农产品,取得百万社会经济效益。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是地方院校转型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突破口,服务地方更是高校的功能属性与价值追求。四川工商学院通过践行上述“四个融入”,将办学方向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上来,实现与眉山创新要素资源对接、与眉山产业聚集区创新发展对接、与眉山行业企业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需求对接,形成四川工商学院和眉山区域经济社会联动发展的格局。学校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着力建立人才培养、科技服务、技术创新、精准扶贫一体化发展机制,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全国同类院校中特色鲜明的应用性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