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本为源 整合实践
——“三结合”模式下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材本位的点滴思考
2018-02-25江苏启东市茅家港小学226245
江苏启东市茅家港小学(226245)
彭雪娣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受到了来自社会、家庭等多方面越来越密切的关注。我们应当顺应这一趋势,充分认识到社会、家庭、学校协同教育的重要性,有意识地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在“三结合”模式下展开教学,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在“三结合”模式下,我们要延伸学生的语文视角,通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引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彰显学科特征,尊重教材的核心地位,使学生的探索、体验、创造等活动依托着教材开展,确保将课堂所学的语文知识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一、深度挖掘教材资源,寻求语文与生活之间的契合点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不但文笔优美、文思悠长,同时也深度贴合了学生的学习心理,是文本性、思想性和教育性的完美统一。教师要深度挖掘教材中的资源,积极进行二次开发。如通过教材中的图片资源、文字资源等,与其他学科横向整合,与生活实际纵向关联,找准其中的契合点,鼓励和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各科知识、技能,来解决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切实感受语文知识的广泛适用性,增强他们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
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第九册第五单元内容时,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教材中的精美插图和照片,将图文结合起来,去品味文字运用的妙处。在此基础上,教师设计了“我走过的大好河山”综合实践活动,布置学生带来旅游过程中的照片。学生在“晒一晒”“夸一夸”“画一画”和“写一写”的活动中,展示了祖国山川的美景,描绘了照片中景色的细节,讲述了他们内心的感受,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随后,学生用稚嫩的画笔和动情的文字,制作了一个个美景卡片。这不但加强了语文与美术学科之间的整合,发挥了学生的特长,同时也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培养了学生的情感。
二、积极引申多种渠道,开拓语文与现实之间的衔接面
语文课堂中,无论是师生交流,还是生生互动,这些信息传递渠道所能发挥的作用都有着较大的局限性。要想使语文教材中的文本变得更加多元化、立体化,就需要我们教师积极地引申出多种渠道,拓展语文与现实之间的衔接面。教师要善于以语文教材为中心,抓住某一知识点,组织学生查阅文本、进行网络搜索等,启发学生从图书馆、网络、书籍报刊等渠道,将语文教材与现实生活中广袤的语文资源整合起来,有力地拓展语文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如教学苏教版语文第七册练习一中的“处处留心”环节,在引导学生体会标牌上文字的注音提示的基础上,教师根据学生对于动物的好奇和喜爱心理,组织开展了名为“动物天地”的综合实践活动。首先,让学生进行小调查,收集各种动物的名称、分布情况以及生活习性等资料;再开展小竞赛,举办动物趣闻交流会;最后是小练笔,让学生尝试编写有关动物的童话故事等。通过这些有趣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书籍、报刊、网络等渠道中获得相关信息,然后津津有味地讲趣闻、头头是道地编故事,让多渠道获得的信息得以酝酿、发酵,实现了语文资源与现实资源的整合。
三、适当修改拓展教材,丰富语文与家庭之间的融合体
新课程下的语文教材,加强了文本之间的关联性。教师要从整体上把握“一组课文、一个主题”的教材编排特点,并在此基础上适当地修改和拓展教材。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过程中,活动内容应紧扣该组课文的主体进行延伸,以饱满的姿态去拥抱社会、家庭和生活,形成语文与家庭生活的融合体,让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效益最大化,从而进一步凸显语文学习的阶段性主题。
如苏教版语文第四册第四单元,安排了以“母子情深”为主题的一组课文。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开展了以“爸爸妈妈我爱你”为主题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活动由以下几部分组成:问一问,向亲人、邻居了解爸爸妈妈是怎样疼爱你的;做一做,给爸爸妈妈做一张感恩卡;说一说,你怎样回报爸爸妈妈对你的爱;聚一聚,请近期过生日的爸爸妈妈来校参观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共庆生日。这样的活动设计紧扣教材,同时又体现了层次性,是对教材的进一步延伸,能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理解文本的同时,有效地体会真情、提高能力,同时也促进了家校之间的紧密联系。
“三结合”模式下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需要做到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从而在更广阔的天地中推动学生学语文、用语文,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