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数学教学探究

2018-02-25王海涛

新课程(中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思维

王海涛

(吉林省农安县伏龙泉镇中学,吉林 农安)

自我国于2014年首次提出核心素养体系概念以来,核心素养培养日益得到了大众的关注。特别是在学科教育领域,核心素养培养理念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使得教育目标更为清晰明确,可有效改变当前教学工作中教育目标不清晰、重点不突出、不重视学生能力培养等现状,有利于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更为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重视学生能力素养的培养,凸显学生教学主体地位。

一、关于数学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意在培养适应社会、全面发展的人。为完善核心素养概念,我国于2016年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进一步明确了核心素养培养的总体纲要。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各学科教师又将核心素养培养体现出了浓厚的学科特点。对于数学学科而言,数学核心素养指的是基于数学理论知识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在此过程中要体现数学的思想与方法,表现数学的本质。数学核心素养培养需要学生能够理解数学思想(主要包括建模、推理和抽象),掌握数学概念、公式,具备基本的计算技能、空间观念、符号意识,并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中。这就需要数学教师在知识讲授的过程中还需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实现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加强问题引导,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现代教育观也认为,思维培养应是教学之重点。特别对于初中数学而言,数学活动的开展即是学生思维的过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也是核心素养培养之基本要求。在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中,教师合理的提问引导能够使学生的思维更为清晰,知识更为系统,解题思路更具条理,从而实现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初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还不够成熟,但却思维活跃,充满想象与联想,对于教学重难点,教师可深入挖掘知识信息,层层引导,使学生自行探究出问题答案,发展数学思维,提高学习效率。如在“相似三角形”的教学中,教师可进行如下提问:有几种方法可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有一个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一定相似吗?若一个对角相等,如何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如此提问引导,可使学生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基本判定方法,实现数学思维能力之发展。

(二)教学联系生活,发展学生知识应用能力

生活化教学是当前一种重要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也具有重要作用。生活化教学能够实现课堂知识与学生生活之有效衔接,指导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发展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也能体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引入生活化的课堂练习题来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并培养其独立解决生活问题之能力。以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为例,教师可联系生活进行如下问题设计:妈妈将2000元钱以一年定期的方式存入银行,到期后提取了1000元,随后又将100元与所得本息再次存一年定期,若存款利率不变,到期后本息合计有1320元,那么,存款利率是多少?这类问题是每个家庭都会碰到的常见问题,教师可指导学生正确的计算方法,形成独立的解题思路,产生问题意识,如此,学生在生活中再遇到类似的问题可独立思考解决,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发展了其数学核心素养。

(三)构建开放性课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一直以来,初中数学课堂多是教师主导课堂,教师“一言堂”,学生被动听课,学习主体地位较低。在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得以贯彻落实,这就需要教师由主导课堂者变为引导者,由知识灌输变为方法传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积累数学知识,还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学生智能,这也是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基本要求。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需要教师能够构建开放性课堂,使学生在问题讨论的过程中能够打开思路,发现新的问题,并不断地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实现数学思维的拓展延伸,提升课堂主体地位。例如在教学几何运用问题相关知识时,教师可让学生谈一谈生活中的几何图案,以及几何观念在生活中的应用,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实现思维的碰撞,挖掘学生潜能,让学生以积极的学习态度、发现的眼光去创造,去思考,有效提升其创新性思维,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总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当前教学改革的大势所趋,也是学生自身发展之需要。在此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应贯彻落实生本理念,把握人才培养关键期,积极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明确教学定位,在教学实践中落实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思维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