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于自然选择学说相关试题的一些思考

2018-02-25

关键词:棉铃虫杀虫剂抵抗

(十堰市教育局东风分局 东风41学校 湖北十堰 442001)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生物学科内容有四本书,共计八个单元。从我从事一线教学十几年的经验以及数次带毕业年级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来看,学生大部分单元经过几轮的复习以及模拟训练以后都没有太大的问题,学生反馈都能较好的理解,做题分析起来难度都不大,就是对于遗传、变异、自然选择学说等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起来的内容把握不准,容易出错。

针对遗传、变异的内容,教材给的比较简单,只是说明了遗传、变异的概念,然后列举了几个简单的事例,之后在生物进化这节中,也仅仅通过一个具体事例——英国桦尺蠖的颜色变化及一个保护色的形成模拟实验来引出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然后就是一大段文字以及几张图片让学生解释现代长颈鹿为什么都是长脖子就结束了。

实际上,早在很多年前,我就注意到了,遗传、变异、自然选择这块内容比较抽象,虽然课堂上我应用了大量图片、实例、模拟实验等多种方式去授课,力图突破重难点,但是从学生的练习反馈来看,学生仅仅只是字面上知道定义,明白课本上的事例,但是一换成其他生活中的例子分析起来就特别容易犯错。例如2016年湖南省的一道考试题:农民用某种杀虫剂消灭棉铃虫,开始使用时效果不错,但长期使用效果越来越差,造成这种情况最可能的原因是:A、该杀虫剂的药效不稳定B、棉铃虫经过长期努力,适应了有该杀虫剂的环境C、少数抗药性强的棉铃虫存活下来并大量繁殖D、杀虫剂使棉铃虫的基因产生了抗药性变异。学生碰到这类题,开始做的时候,大部分学生会在BCD项中纠结,他们认为这三个选项说的都有道理。而实际上我带领他们分析的时候,通过对遗传变异,自然选择出现的逻辑先后顺序进行了整理,通过顺序整理之后,学生容易理解接受。如,我会告诉学生,遗传变异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特别是生物出现的变异的可能性也是随机的,是人无法预知的。所以棉铃虫的个体中本身就有极少数的自然变异品种能对该种杀虫剂有一定的抵抗能力从而侥幸存活,而绝大部分的棉铃虫体内没有出现抵抗该杀虫剂的变异故大量死亡,所以刚开始使用时杀虫剂效果很好。然后随着杀虫剂的继续使用,那些幸存者棉铃虫会繁殖后代,后代中遗传到抵抗杀虫剂基因的那部分棉铃虫就得以继续存活下来,没有遗传到该基因或是又出现了其他不利抵抗该杀虫剂的变异类型就会死亡,这样经过多次繁殖及杀虫剂的选择后,那些能存活的后代就会都具有抵抗该杀虫剂的基因且能遗传给后代,而且这种抵抗能力的基因会随着杀虫剂的使用而越来越强,故而杀虫剂效果越来越差。从这个解释中让学生明白,棉铃虫之所以能存活下来,不是因为长期努力,而是因为体内具有了相关的基因,若是不具有抵抗杀虫剂的基因再经过多长时间的努力也是会被杀死的,这个就与课本中解释短脖子长颈鹿一样,无论它多么努力伸长脖子,脖子都不会再长长,充分让学生理解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是错误的。另外,通过前面解释的逻辑顺序,告诉学生:并不是因为使用了杀虫剂,棉铃虫才开始产生相关的变异,而是在使用杀虫剂之前,棉铃虫的个别个体中天生就出现了对该种杀虫剂有抵抗作用的变异品种,而使用杀虫剂后,杀虫剂就充当了自然环境的作用,将其他无该种变异的品种淘汰掉,只选择留下有该种变异的品种。分析到这之后,我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让他们在脑海中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后,学生今后遇到类似的试题就知道该如何判断了。

后来的一段时间里,我通过对这类试题的深挖及对教材的深入思考,我把该部分内容进行了规律总结并配以简单的图形示意,经过今年的实际教学反馈来看,学生易理解且效果不错。再此,我也罗列出来给大家参考,若有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简图: 表示出现的各种变异方向

某种特定环境1 某种特定环境2

某生物的品种 某生物品种 某生物品种

规律:遗传变异是基础,变异总在前,且是不定向。

自然选择是动力,选择总在后,且是定向的。

通过先向学生绘简图,再加以事例详细解释,然后带领学生总结相关规律,学生普遍认为较易理解,记忆深刻,并且通过图形学生还能很好的知道有利变异的方向并不是永远有利的,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等。

试题如下: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超级细菌”的产生是因为细菌的变异,经自然选择的结果B、抗生素的使用,导致细菌产生了抗药性变异C、“大熊猫”濒危是因为它们的后代只有遗传没有变异D、晚近的地层中一定没有低等生物的化石。这道题是区分度较大的一题,学生会在AB中纠结不定。如果学生能通过上述简图和规律建立清晰的逻辑关系,就会很容易辨析出B错A对。并不是因为使用了抗生素之后,细菌才产生相关的变异,而是在使用抗生素之前,细菌的少数个体中就存在抵抗该抗生素的变异类型,然后通过抗生素这种环境的选择,将该种细菌选择出来。同理,超级细菌的产生当然也是因为细菌变异在前,然后通过抗生素这种自然选择而出现的结果。

通过这些年对教材中这种重难点知识的思考分析,我发现老师在教学中还是应该多思考,多分析,想办法多用生活中或是试题中发现的好材料去引导学生思考,想办法制作些简图啊,规律之类的东西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易理解的生物知识体系网络,而不是把生物当成文科来对待,单独去让他们背诵孤立零散的知识要点。只有这样,学生的生物素养才会得到提升,同时他们的应试能力也会更强。

猜你喜欢

棉铃虫杀虫剂抵抗
The great monarch migrations
锻炼肌肉或有助于抵抗慢性炎症
做好防护 抵抗新冠病毒
芦笋田棉铃虫药剂筛选试验探究
新颖杀虫剂Broflanilide的开发
iNOS调节Rab8参与肥胖诱导的胰岛素抵抗
选择杀虫剂 先看是啥虫
杀虫剂,别乱喷
不同诱芯、诱捕器诱集棉铃虫效果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