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分析
2018-02-25
(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芝麻镇芝麻小学 563119)
阅读教学对学生的理解和感悟能力可以迅速的提高,因此在阅读中,应正确把握阅读内容,教师在教学中给予正确的指导,同时还应正视其对学生学习所起到的重要作用。[1]
一、强化朗读训练
我是一名农村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大声朗读能帮助学生快速、深入的理解文章所讲内容。实际上,语文教学心理学专家曾经指出: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和心理成长等原因在越多过程中无论是其注意力还是稳定性度比较差,但大声朗读帮帮助他们保持注意力的稳定性,帮助他们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深入理解和记忆。但是,科学技术的进步,致使许多人不看书籍,而查看非常方便的手机,但是手机电脑查看,不像书籍那样,可以重复看,手机电脑虽然可以随时查看,但是许多孩子都懒惰不愿意翻看。[2]
另外,朗读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自身表达能力,即书面表达和口语表达两种。只要是表达,就要保证用词准确、生动、形象、语句连贯、通顺,还要确保内容详细,句式灵活多变等。而朗读可以加深学生阅读印象,而且学生通过朗读,可以积累更多的语言素材以及对各种句型句式进行了解和掌握,从而实现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目的,达到从阅读到写作的能力的提升。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但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提供阅读背景,能更好的帮助学生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当时的写作意图和目的。因此,教师在授课前要耐心寻找与文章内容相适应的意境或教学情境,使学生在特定环境中学习文章。[3]
二、阅读兴趣激发
分析阅读心理可以发现,阅读本身就是产生期待与实现的过程,这也是不断推进心理矛盾的过程。学生阅读从接收到信息开始,就已经开始了阅读思维活动。这就需要询问、猜测及判断信息,正是这种方式激发学生兴趣,达成提高阅读小学质量目的。[4]
激发与提高阅读兴趣的关键就是选择阅读作品,让小学生对阅读作品产生兴趣。而教师培养技巧阅读与日常训练存在很大关系。当学生开始接触作品是,教师要选择合适的作品,满足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与思维特点,不宜过多干涉学生的阅读过程。小学生心理特点就是持久力与耐心缺乏,具体表现为阅读过程中存在好奇与好动的情况,一会看书、一会翻书,通常只要学生集中在阅读上教师就不需要进行干涉。这本身就是小学生早期阅读中普遍存在的心理,让学生掌握选择权,提供一个相对轻松的阅读环境。此外,教师要控制真正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阅读内容外,其他不应该控制或约束。甚至要鼓励学生扩大阅读范围,这样学生会选择合适的阅读方向,进而形成阅读兴趣,选择适合自己读物。
三、创新教学方法-以群文阅读为例
在群文阅读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不同的看法和对群文阅读的不同含义的解读,但是其真正的意义在于,师生通过对同一问题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相关的文章进行阅读并达成共识。群文阅读的最大好处就是对同一问题的思考从单一的思维向多元的思维转换,增强了学习内容的开放与可议性,并且可以实现学生对知识结构掌握的多元化,并对不同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达成共识。
1.选择合适的群文阅读内容
小学语文教学中,应根据所带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适当的主题进行阅读教学,如可以选择同一事物、不同的学法的文章进行类比,比如同是写狐狸的《狐狸和马》、《狐狸分奶酪》等几篇相关的内容可以结合起来一起阅读,然后根据作者不同的写法和角度对文章进行分析和讨论,老师还可按照课本的内容选择性的叫学生阅读,促进教学效率,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同时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达到双重的教学效果。[5]
2.采用合理的结构层次对文章进行组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一定的顺序或层次感对所要阅读的文章进行安排,一定不能随意进行安排,因为每篇文章都有其自身的特色和主题,表达形式也有各自的特色,因此在引导学生阅读的适合,老师应按照阅读的主要目标对原文进行内容筛选,由浅入深引导学生阅读,比如初始安排学生读《慈母情深》,使学生首先对母亲的描写有所触动,进而再继续阅读和学习文章《学生,妈妈为什么打你》和《母亲的存折》等相关文章,学生通过对这几篇文章的阅读逐渐对母亲的形象有所认识,并理解母爱的伟大和无私,从不同的角度对母亲给孩子的爱不仅有包容还有严厉。老师还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人物传记题材如阅读《长征》和《奇怪的大石头》使学生对各种励志故事的学习,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努力学习,培养坚强的意志。[6]
结语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方式的应用,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量,并且这种方式还可以使学生在阅读中带着问题思考,结合问题学习,不仅锻炼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对小学阅读教育有很大的帮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