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时机,巧用范文

2018-02-25江苏盐城市大丰区实验小学224000

小学教学参考 2018年13期
关键词:拐杖时机范文

江苏盐城市大丰区实验小学(224000) 焦 勇

根据儿童心理学以及学生学习写作的规律,在习作教学中,使用适合的范文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习写作,是极具成效的。然而,有人提出例文的使用具有阻碍学生思维,局限写作思路等弊端,应当禁止使用。这种看法,视范文如“洪水猛兽”,避之唯恐不及。

笔者认为,在小学习作教学中,不可一棒子打死使用范文的好处,亦不可过分推崇使用范文,而导致滥用范文。应该根据习作教学的具体情况,以及具体的学情,灵活选择是否使用、什么时机使用范文。根据参与研究的省级课题“小学习作三部曲——读、仿、创”的实践情况,笔者认为在如下几种情况下,把握时机,巧妙地使用范文,会有上佳的效果。

用在写作前

范文用在写作前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可以激发写作的兴趣,可以为初步学习写作的学生提供参考和帮助等。范文用在写作前,比较适合在学生刚开始学习写作的时候,也就是写作的起步阶段。因为,在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有畏难的情绪,不知从何处下手,需要教师引导,就像一个刚学走路的娃娃,需要成年人用手扶着。而此时,范文便是学生最好的“拐杖”。

如三年级刚刚学写作文,还不知什么叫作习作。如果此时,教师只是一味讲解、介绍。学生终究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所以然。作文的效果自然也不会好。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习作一,编者就安排了两篇小范文《好阿姨》《假如我有一支神笔》。学生一读,就明白了。原来这就是习作,这就是写文章啊!这种豁然开朗的效果,便是范文的功劳了。

但是,如果忽视了学生学习写作的规律,在写作前滥用范文,学生将产生依赖感,永远离不开这支“拐杖”,不能独立作文。因此,用范文引导学生写作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学习的进程,引导学生逐步扔掉这支“拐杖”,做一个真正独立思考和写作的人。

用在愤悱时

古人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句名言强调要在学生进入“愤悱”状态时,再去启发学生思考、探究。在这种状态中,学生“小脸通红”地思考,欲求之而不得时,教师再去点拨一下,学生便能恍然大悟,收获颇丰。

苏教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习作四,是一篇看图习作。这不是普通的看图习作,而是几幅学生不太容易看得懂的剪纸作品。虽然,刚刚学过了《姥姥的剪纸》,但当没有任何教师的习作提示时,学生表现出了束手无策的状态,一个个苦思冥想、抓耳挠腮,不知如何下笔。其实,此时他们已进入了愤悱的状态。此时,正是出示范文的最好时机。果然,当笔者把一篇精美的范文用投影映示出来时,学生们露出了豁然开朗的会心的笑容。经过这番点拨,学生们终于下笔如有神了。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范文的出示时机,选择在积极思索前,学生就不会出现那种“苦思冥想、抓耳挠腮”之后的“豁然开朗”了。由此可见,范文用在愤悱时,会功效倍增。

用在修改时

“文章不厌百回改”,我们知道,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必须要训练他们修改文章的能力,这早已成为大家的共识。而在训练学生修改能力时,范文的功效,也不容忽视。

在学生完成作文后,教者可以选择此时出示一篇质量比较高的范文,引导学生赏读并找出其中使用得准确、恰当的词语,优美生动的句子及谋篇布局的方法等,然后再与自己的作文进行对照,找出自己文章存在的不足并进行修改。运用范文是习作教学中使用得比较多的一种形式。

另外,在学生完成作文后,教师还可以选择出示一篇质量较差、集学生在习作中典型问题于一身的文章(可称作病文)。当然,这时教师应引领学生找出这篇文章存在的毛病,并进行讨论、剖析、修改。在对病文的批改过程中,也就培养了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此时再引领他们回过头来,去重新审视自己写的文章,学生必然有很多新的发现和想法。如果运用范文是常规做法,那么,运用病文就是为培养学生习作能力,换了另一个思维的方向。

在修改时出示的范文,选用班级学生的文章,效果会更佳。因为,学生对自己身边同学的文章往往是特别感兴趣,特别好奇的。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好奇的心理,选择某个学生的习作拍成照片,上传到电脑,再组织全班一起欣赏、分析。通过讨论、交流,指出出色的地方和不足之处。这样,学生修改习作的兴趣,必然是盎然的。

猜你喜欢

拐杖时机范文
相伴
范文引路 习得方法
拐杖也分左右手
两个人结婚的最好时机
畅想 把握每一次时机跨越成长
春色几许(简谱)
师生互动4时机
不倒拐杖,让老人出行更方便
多功能运动拐杖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书面表达题参考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