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内容重构与选择视角查究分析

2018-02-25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6期
关键词:重构课程标准教学内容

徐 玫

(达州市高级中学校 四川 达州 635000)

十年如火如荼的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学来讲,最大的收获或许仅仅是观念的变化:教学方法逐渐淡去光环,教学内容受到广泛重视,重构语文教学内容成为新课程语文教学的核心问题。语文教学内容,按照王荣生教授的说法,既包括在教学中对现成教材内容的沿用,也包括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重构”――处理、加工、改编乃至增删、更换;既包括对课程内容的执行,也包括在课程实施中教师对课程内容的创生。重构语文教学内容就是对语文教学内容分析、加工、确定的一个过程,更是语文知识的一个除旧布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王荣生主张从文本体式(即文体学)的角度来确定与重构语文教学内容,可以说抓住了文本最本质的特征,也容易确定出适宜而合理的教学内容,但语文教学内容的重构不止一个角度,固守原有的理论与思维就不能打破原有的藩篱与围城,这时,我们需要引入源头活水,需要新的视角来开阔我们的视野,激活我们的思维,创生出新颖、独特而适宜的教学内容,完成语文教学内容重构的艰巨任务。

一、语文教学内容要在语文本体的关照下重构

应当说,当一篇文章进入教材后,原有文本的价值就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变化不是其他,而是价值意义上的增加。即在原生价值的基础上增加了教学价值。这就从相关意义上告诉我们,语文教学内容的重构需要在语文本体的关照下进行重构,尤其必须注意的是,既要考虑好原本作为社会阅读客体而存在的价值――原生价值,又要考虑好文章传播信息的信息价值――言语智慧的价值。特别需要去认真考虑好它的教学价值。因此,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为了实现真实意义上的教学内容的重构,笔者总是去思考这样的问题,也总是去着眼于它的教学价值,即“如何传达信息”的智慧的问题,让语文课变成有语文的真正的语文课。教学价值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既有其工具性又有其人文性,另一方面,又应当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完美结合。因此,所重构起来的教学内容,都在这方面得以比较充分的体现。如教学相关爱国主义内容的教材文本,教育的主题作为其教育的根本,那教育的文本则可以是古今中外的遴选。遴选的主体可以是教师,更可以是学生。因为,当今学生学习的渠道是相当宽阔的,学习的资源相当的丰富,学生学习的方式也是如此的多样,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也应当得以比较充分的体现。

二、语文教学内容有效选择的策略

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关系到教与学,是教学环节中最重要的。教什么决定着学生学什么。而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结合的特点也因为教学内容选择的有效与否决定着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审美观等的有效和健康形成。但是教学内容的选择往往受到语文学科特点、课程标准、教材范文、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教师个性、教学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只有全面把握了这些,才能确定教学的内容,知道教什么。确定教学内容的依据和策略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一)从学生的需求出发确定教学内容,努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教学都是为了服务学生的,因此,语文教学内容的设计要以学生的学为根本出发点和思考点。教学内容的设计必须建立在如何最大化地服务于大多数学生上。教学内容的设计就应该植根于如何能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如何能让学生更好地学,如何能让学生最有效地学,如何能让学生学到最有价值的内容,如何能让学生学到更多的方法,如何能最大化地让学生实现新课程的三维学习目标。因此,一切教学内容的设计都必须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要在尊重学生的身心特点的基础上设计出符合学生乐意接受的教学内容。

(二)发现教材本身的教学价值,以教材为媒介确定教学内容,用好教材,教好教材。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而编写的,它是课程标准内容的具体化,是达成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要求的重要学习内容。教材选文都是名家名篇,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美文佳作,集思想性、人文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十分适合学生学习。但是也要清楚地认识到入选语文教材的文章,很大一部分不是为了语文教学的需要而编写的,而是凝结了民族精神源泉,是渗透到每个人心灵深处的经典作品,是要学生汲取精神养料、积淀人文底蕴的。因此,教学内容的设计要充分尊重教材,要能体现出编者、教材本身的意图。所以,教学内容的设计一定要从教材本身出发,要能在考虑编者意图的上,正确合理地设计出教材所要传达出的信息。

总结

选择和确定教学内容的奥妙无穷,其探索也是无止境的,但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最直接的凭借,所以只有依据课程标准、文本自身特质、教学目的,从学生实际出发,遵循师生对话原则,全面深入地分析教材,科学地确定教学内容,“用教材教”,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重构课程标准教学内容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长城叙事的重构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北方大陆 重构未来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北京的重构与再造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论中止行为及其对中止犯的重构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