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发德育潜能 培养学生主体育德能力

2018-02-25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6期
关键词:德育班级活动

袁 红

(沈阳市沈河区莲花街小学 辽宁 沈阳 110000)

一、以文化建设 唤醒德育潜能

人之初,性本善。因此,唤醒、激活他们的向善性,并帮助他们在释放的过程中得到心理需求的满足,在升华中体现出人的价值与快乐,这是主体育德的关键所在。

1、用优美的校园环境唤醒学生的德育潜能。学校在对校园环境进行整体改造前积极征求全校师生及家长建议,经过专家论证,修建了富有浓郁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的二千余字的古诗词墙;莲叶飘飘、鱼儿嬉戏的莲花池;象征坚韧、朴实、追求成功的成材林、求知亭;可以大展书画爱好者身手的“涂鸦墙”;各具特色的四吧四廊:琴吧、书吧,艺吧、梦吧;航空走廊、繁星走廊、艺术走廊、希望走廊。站在诗词墙下,走在成材林中,每个学生的道德生命都会受到触动,从而产生积极的愿望。可谓“一草一木总关情,细微之处见精神。”

2、创设积极的班级文化唤醒学生德育潜能。班级是孩子每天生活、学习的场所,班级文化作为一种特有的教育力量,渗透于一切活动之中,它虽是无形的,但又是无所不在的,就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着学生的心田,陶冶着学生的情操,塑造着学生的灵魂。师生共同拟定了符合自己班级特色的班风、班训、座右铭,然后与班级合影、班级特色一起挂在每个教室的门外,这些看似简单却独具匠心的布置,却是学校丰厚的人文资源,让学生在不经意间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

3、营造和谐氛围唤醒学生的德育潜能。德育是师生间的真诚互动,学校提倡教师与学生一同成长,“赏识、尊重、理解、沟通、民主、平等”观念深入人心,也只有在这样的氛围内才能真正唤起学生内在的潜能。

和谐的氛围还体现在日常规范的暗示上,楼梯口地上贴着“小脚印”,同学们就自觉地沿着它提示的方向“上下楼梯靠右走”。

学校的彩铃有别于常见的下载铃声,它是来自全校学生的创作,并请来央视著名儿童节目主持人金龟子和学生共同录制的,甜美的声音、温馨地呼唤着孩子遵纪守法的潜意识,深得他们的喜爱。

二、显性教育 激活德育潜能

1、在学科教学中挖掘德育资源。首先在备课时各学科要找到德育生长点,在教学过程加以渗透。在人文学科教学中,把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同时有意识地发掘家乡悠久的人文传统和丰厚的文化积淀,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学校的美好情操,从而更深刻地了解人生、认识社会、感受现实;增长生存、发展和成功的生命智慧。在自然科学教学中,教师在传授科学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根据学生特点,发挥学科优势,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得真知,在实践中品味成功,在思索中激活思维,注重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习惯,端正学习态度,指导学习方法,为他们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使学生在提高科学素养的同时获得人文素养、道德素养的提升。

其次,课程设置多元化。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学校加强德育课程建设,使原先单一的德育课堂向多元化发展。一是把传统班会课改为活动课,引进辩论会、演讲竞赛、“实话实说”、座谈会等形式,一课一主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心理需求,通过充满知识性、教育性、趣味性的活动,扣击学生心灵,激励其奋发向上。二是开设了人文阅读鉴赏课,引领学生博览中外名著,品评文学佳作,感悟多彩人生,提高人文修养。三是开发活动课程,在丰富的文体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和坚韧的意志。四是开设校外课堂。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到武警中队、看守所、烈士陵园、法庭、敬老院等单位参观体验,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接受道德教育。

2、体验感悟 激活德育潜能。德育不是单纯的知识记忆或理解,而是一种心智活动。体验作为一种心智活动,是学生在道德形成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它可以帮助孩子完成由知到信,由信到行的转变。所以,学校建立了“学生导师制”,由大孩子为一年级刚入校的新生上第一堂课,讲解学校的规则,带他们熟悉学校,掌握常规要求,学生导师还要在活动中如:看电影,做眼操、间操等给于新生以具体指导、帮助。这种形式深得小孩子喜爱,而大学生在辅导的过程中主动审视自己的行为,在体验的过程中将道德的理念升华为自觉行动,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领导力。这是一种三赢的举措。

三、以自主实践为主渠道 释放德育潜能

自主实践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实现生命价值,促进学生完成德行成长,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充分“赋权”赋权利于学生,还学生活动权、组织权、检查权、评价权。在自主实践活动中,释放学生的创新欲,并将潜能转化为现实的创造力,使他们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1、自主设计:学校每周的升旗仪式是由班级自主设计,五年二班向全校师生提出了“迎奥运 争环保”的倡议,并且在学校操场一侧放了几个垃圾桶,目的是希望大家能把操场的落叶捡起来。这些落叶箱最初是由他们班级的学生负责整理,后来越来越多的同学参与进来,随时看到箱子满了就会有同学主动去整理。在自主设计的过程中学生被推上舞台,使其由听众变成演员,由配角变成了主角,变成个体道德成长的自主设计者。

2、自主管理:学校各个班级没有“终身制”班干部,每学期通过竟聘产生,每届干部都有一套施政纲领,他们最热衷的是组织一些实践活动,比如到德育基地实习,邀请老师、家长义工参加,并把每个人的表现记录下来。孩子的行为得到社会的认可,他们也从活动的组织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在努力构建和运作优良的教育环境、完善的管理机制、优化教育活动时力求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想得更深、抓得更实,将学校的愿望、社会的愿望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求,成为学生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依据,成为学生自己的发展目标和人生信念,在孩子的生活实践中,能够自立目标,自我评估,自我反思,自我调控,自我激励,自我践行,最终实现学生主体育德。

猜你喜欢

德育班级活动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班级“四小怪”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