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技法之初论
2018-02-25吴勇
吴 勇
(乐山市竹根镇中学 四川 乐山 614000)
近几年,我有幸在期末的语文阅卷中批改作文栏目。在批改作文的实践中发现,试卷出现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时候学生找的写作点很多,也有话说,学生得低分的少。但是一出现材料作文这种出乎老师意外和学生意外时,学生就不知所措,就不知道咋个写,或不知道如何审题和找准下笔点。现实中很多初中老师说材料作文不管,不是中考的重点的重点,不放在心里,更有甚者说,材料作文是高中老师给学生讲的事,不作为作文的重点来讲,于是就把这个事情耽搁了。
材料作文的材料来源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社会时事型材料,主要来源于社会热点或生活方面;二是文学作品型材料,主要是改编自如寓言、故事、小品等成型的文学作品;三是理论观点型材料,主要直接引用名言警句或是整理加工后形成的理论观点。
在出现的初高中材料作文中,发现材料作文的命题内容:宣扬正能量多,对话描写多,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突出时代精神。
(2)从熟悉的题材切入,贴近实际,引导考生激活人生体验和知识积累,写出真我风采。
(3)让不同学习风格和不同思维习惯的考生能尽量发挥其写作才能。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就是考察学生对材料的解读感悟能力。材料作文最能考察检测学生的思维品质,生活阅历,阅读积累。材料作文备受出题者青睐,其审题立意又是作文的关键。
1 提炼中心法
抓标题、多角度分析法和寻找共性法,提高对作文材料的审题立意能力。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就容易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所以,写材料作文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来立意。
材料:一只蚌跟它附近的另一只蚌说:“我身体里有个极大的痛苦。它是沉重的、圆圆的,我遭难了。”另一只蚌怀着骄傲自满的情绪答道:“我赞美上天,也赞美大海,我身体里毫无痛苦,我里里外外都是健康的。”这时,有一只螃蟹经过,听到了两只蚌的谈话。它对那只里里外外都很健康的蚌说:“是的,你是健康的。然而,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
关键句: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联想:从句中的物象珍珠进行联想。
中心:成功必须经过艰辛和痛苦,成功的喜悦与创造过程的艰辛密不可分。
方法归纳:
注意材料的标题(若有标题的话)。有的文章,标题就是文章的主题。注意材料的开头,有的文章,开头就点出了文章中心。注意材料的结尾,更多的文章在结尾点题。注意材料里议论抒情的句子。作者往往在文章中借助议论抒情句点出文章的中心。注意材料里反复出现的词语。
2 抓关键句法
有些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材料一】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男孩,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有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交给他一块石头,说:“明天,你拿这块石头去卖,但不是真卖,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
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场的角落,真有好多人要买那块石头,而且价钱越出越高。晚上,院长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去叫卖。在黄金市场,竟有人出比昨天高十倍的价钱要买那块石头。
第三天,院长叫男孩到宝石市场去卖这块石头,结果,石头的身价较昨天又涨了十倍,甚至被传扬成“稀世之宝”。
院长对男孩说:“生命的价值也就像这块石头一样,一块很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而提升了你的价值。”
【分析】以“珍惜”为话题,写“珍惜友谊”“珍惜时间”“珍惜幸福生活”“珍惜学习机会”等,都未免偏颇。只要再全面深入地进行分析,就会明白这则材料的主旨才是话题:“只要自己看重自己,珍惜自己,你的生命就有意义、有价值。”材料对“珍惜”有更具体的限制。
人,只有自己看重自己,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如果自轻自贱、妄自菲薄,那就被人小觑了。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3 由物及人法
有一定寓意的材料或叙述“物”的材料,需要采用“由物及人”的横向联想法立意,即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从而提炼出写作的观点。
【立意指津】
本例是通过一则小寓言——老鱼和小鱼关于水的不同感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去感知周围的世界,如何从身边平凡的生活中体味到丰富的情感,如何从司空见惯的事情中挖掘出深刻的道理。
材料中老鱼和小鱼关于水的对话,今人想起西方的一句名言“鱼儿对于它始终生活在其中的水却感之不多”。其实我们人亦如此。我们往往对身边朝夕相处的人、昼夜相伴的环境熟视无睹,无所动于衷,其实他们才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
4 明确褒贬法
有些材料中的语句常常蕴涵着命题者的褒贬情感,审题时必须充分捕捉这些信息,细致体会命题者的感情色彩,根据命题者的感情倾向确定最佳的立意角度。
【材料】三人出门,一人带伞、一人带拐杖,一人空手。回来时,拿伞的湿透了,拿拐的跌伤了,第三个好好的。
原来,雨来时拿伞的大胆地走,却被淋湿了;走泥路时拿拐的大胆地走,却常跌倒;什么也没有的,大雨时躲着走,泥路时小心走,反倒平安无事。
【分析】作者显然对前两种有优势的人因“淋湿”或“跌伤”,持贬的态度,对第三人“好好地”持褒扬态度。可以这样审题:很多时候,人不是跌倒在不足或缺陷上,而是跌倒在优势上。
学生实践【写作事例】
①修之死,恃才放旷,聪明反被聪明误;
②2008年,抗震英雄雷楚年,靠自己名声,诈骗46万;有钱人、明星,有优势却干傻事,如明星柯震东吸毒,还说是为了寻找艺术灵感!其实是拿青春来枯死、拿生命来熄灭!
③某同学,平凡普通,理科很差,缺乏优势,但选择文科,笨鸟先飞,考上好大学。
材料作文对于老师教学和学生写作练习都是一个难点,但是只要我们在写作中掌握了一定的技法,自己在写作实践中不断地去练习摸索有利于自己的方法那就会再写作中占据先机,获得更多的成功的几率就要大的多,而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从初一的时候利用周末时间安排写作训练,有平常的小事或学校及周边发生的事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训练写作开始,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训练,相信三年下来,学生一定会练出适合自己的写作技法的,那么对老师和学生来说都是很好的很有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