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年级作文应先打好“地基”
——谈我对低年级作文教学的一些看法和做法

2018-02-25孙爱琳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6期
关键词:语感课文作文

孙爱琳

(景德镇市珠山区教体局 江西 景德镇 333000)

作文难,这好像已经成为一个共识:学生觉得难写,教师觉得难教。大概正是因为意识到了这点,因此许多教师都给予了作文教学很大的关注。常常看到很多低年级的教师,甚至从一年级开始就急不可耐地让学生提笔写作文,不仅要写,还不能少写。而书店里有关此类的练习书也是五花八门。对于低年级的孩子而言,这不是强人所难吗?学生即使是写出来了,也往往是家长一字一句教着写,真正是难了学生,苦了家长。

其实我认为,万丈高楼平地起,凡事都应先把基础打好,作文也是如此。对于低年级的孩子们来说,教师要做的并不是急着让他们动手写。毕竟他们还有很长的时间可以用笔来书写自己的内心,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情感的丰富,他们能写得更好。我们在这一阶段,首先要做的是帮他们打好作文的“地基”。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我想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做法。

一、大量阅读,培养语感

记得以前看电影和小说,常常看到有弟子慕名上少林拜师学艺,师傅却往往先让挑几年水,扎几年马步,其用意就是让其先打好基础,再因材施教。千年少林,果然教学有法。

以前学英语时,老师也告诉我们:学英语,背课文最有效。如果每篇课文达到倒背如流的程度,自然你的英语就没问题了,很多语法词法句法,都根深在你的思想和习惯里了,一张嘴,自然是一口标准的美语。

其实理有相通,作文也是一样的道理。教学生动笔前,不妨先让他们尽可能地多读读书。读得多了,读得熟了,好词佳句自然就留在了孩子的脑海里,日积月累,所谓的“语感”自然也就形成了。这就是帮学生打好“地基”了。

因此,我在教低年级语文时,在课堂内外要求学生做的最多的工作就是“读”。课内熟读每一篇课文,课外多读各类书籍,我还常常根据课文内容选取一些相关的短文读给学生听。如教《画风》时,我把唐朝诗人李峤的《风》推荐给他们;教《浅水洼里的小鱼》时,我给他们读诗歌《我是一条搁浅的鱼》等。

另外,无论课时如何紧张,我每周必定要固定拿出两节课做为“推荐欣赏课”,把我认为好的文章推荐给学生。对此,有的老师不以为然,认为低年级的孩子懂什么?读这么多也要他们听得懂才行。可我要说,人类的情感是相通的,而且不要小瞧了我们的孩子,只要是好的、美的文章,他们一样能欣赏、会欣赏。

有了“语感”作基础,学生的作文最起码句子是可以写通顺的,而时不时冒出的好词佳句就是一个个小惊喜了。

二、储备知识,丰富情感

读,除了是要帮学生在不经意时积累词句,还有个很重要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他们储备更多的知识,培养更丰富的情感体验。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虽然“喜怒哀乐”是每个人天生具有的情绪,但由于年龄的关系,学生的这种情感体验是表浅的。加上知识储备和生活经历的不足,他们才会经常闹出一些“笑话”来:不知米饭从哪来;不知“邓小平爷爷”是何许人?本是批评小朋友在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图片,不少孩子却发出了羡慕的赞叹——

应该要责怪他们吗?可他们说的都是真正的大实话呀。但是这些反应到作文中不过两种结果:或因知识贫乏或思想不健康而被评为低分,甚至零分;或是干脆掩起真实想法,写些自己不以为然的假话。

因此我想,教师与其去批评他们的知识,谴责他们的道德,不如多花点心思去帮助他们储备更多的知识,收获更丰富的情感体验。

除了课堂教学和多读书外,游戏是很好的方式。如吹泡泡、踢毽子、老鹰捉小鸡等;再如校外,让爸爸妈妈带孩子去踏青、放风筝、钓鱼、去游乐场等。总之好玩的事情太多了!“玩”不仅能给孩子们带来无限的乐趣,更重要的是,在玩的过程中,有成功,有失败,有合作,有吵闹,有困惑,有收获——这些都是很好的体验和教材。

而教师要做的是因势利导,将这些体验和感受进一步升华:如何给游戏中的困惑找到答案?如何解决与人发生的争执?如何理解小伙伴的愤怒?——有了这些知识和情感的储备,学生的作文自然也就鲜活多了,至少“笑话”闹得少多了。

三、见缝插针的小练笔

我并不赞同教师在低年级就急急地让学生写成篇的文章,我想在低段的写话教学中,不妨利用小练笔这一独特的形式,即让学生围绕某一个重点或中心进行小的写话练习。这样做的优点有很多,一来形式灵活;二来出手快;三来最重要的是篇幅小,几句话即可,不会让学生感受到太大的压力。

因此,我在教学时常常见缝插针进行各种小练笔。如在教《最大的“书”》一课时,我引导学生发现这篇课文对话特别多,但大多数都没有提示语。于是就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当编剧和演员,共同讨论下,这些对话应怎么来演?演员站的位置,说话时的动作、表情、语气,尽可能详尽地写在课文空白处,最后评出最佳编剧和最佳演员。这是利用课本“空白”进行小练笔。

如我有时会悄悄地把学生活动时的样子拍下来,先请一位学生看照片,向大家介绍照片中的同学,看谁介绍地最容易让大家猜出来。然后,请大家看着照片,猜猜他们正在干什么?结果如何?你是怎么猜出来的?你玩过这种游戏吗?你是怎么玩的?结果如何?有了这样的兴趣,学生往往滔滔不绝,而为了猜出结果,往往需要对照片里人的动作表情作仔细观察,并尽可能详细地描述出来,这样训练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这是利用学生最感兴趣的各类游戏活动来进行小练笔。

如上课时狂风乍起,天色骤暗.顿时电闪雷鸣,倾盆大雨。面对开始分神的学生们,与其生气,不如干脆让他们放下课本,走到窗前仔细观察景物的变化,聆听大自然最宏伟的交响乐。这时利用各种突发状况来进行小练笔。而且像这样的机会是很多的:班上有人吐了;医院来给孩子们做体检了;一只马蜂飞进教室了——只要教师善于抓住这些机会,引导学生或观察,或想象,并在此基础即兴练笔,往往会因学生们情绪高涨,且无压力,从而达到很好的练习效果。

这些随时皆可进行的小练笔因为打破了作文的神秘感,学生往往没有太大的负担,这就让学生在练习的同时,为他们的写作打下心理基础。

总而言之,我认为对于低年级学生的作文教学不宜操之过急,提笔前不妨多做些准备工作,只有“地基”打扎实了,哪怕一天只有一点收获,长期坚持,学生的写作能力一定会得到不断提高。

猜你喜欢

语感课文作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背课文的小偷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作文
红批作文
背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