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研究

2018-02-25敬其林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6期
关键词:分数教学模式数学

敬其林

(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新胜乡小学校 四川 遂宁 629105)

小学生仍处在学习的初级阶段,在课堂上有爱玩、爱动、注意力难以集中等特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制定的学习目标要适应学生的发展,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根据不同的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促进没一起为学生的发展。然而,高效课堂就是一种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模式,是指教师通过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来提高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高效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种模式有效提升课堂的效率。

一、建立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大多与生活有关,由于小学学生刚刚步入校园,对各种事物充满好奇心。这就要求教师善于转变教学方法,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数学的乐趣。例如小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对于新事物充满好奇心,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特点进行引导,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提出的各类问题进行有效解答,激发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情境时,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有效把握教学重难点,根据学生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建立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例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分数问题时,由于小学生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要想吸引他的注意力,就要讲一些他感兴趣的内容,而这些内容都来源于我们生活。因此,教师在导入过程中可以采取讲故事的方法,比如说分月饼,教师通过对月饼的分法,引入分数,通过对分数概念的讲述,让学生对分数先有一个简单的了解。“分数由分子和分母组成,分子指的是其中的份数,分母指的是份数的整体”,然后教师采取活动的方式或者讲故事的方式来完成整节课的教学。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内容,才能充分利用整节课的时间,有效的完成相应的教学安排。

二、增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性

数学科目的教学,不只是要求同学们学会算术,更是要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根据学生探讨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讲解,让学生在自主的探索当中学会数学方法。因此,教师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要设计有趣贴近生活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思维敏捷,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特点,教师设计一些和生活相关的案例,让学生根据问题自主探索。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引导学生,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时,教师可以给出问题,让学生们思考三角形角和边的知识,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讨,教师参与到探讨中,并根据不同组的学生进行差异化指导。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充分理解这一概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三角形问题的思路与解决方法,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或者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时,也可以联系之前学过的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有关内容,既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增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性。

三、对不同学生要因材施教

数学作为主要的学科之一,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不同,性格也不相同,这就凸显出老师的作用,如何能促进每位同学的个性化发展,是教师必须要学习的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因材施教,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又因为小学是培养学习习惯的重要阶段,外界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所以在这个初级阶段,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认知,促进孩子更好地成长,这就需要老师正确的引导,并且根据每位同学的特征,采取不同的方法,针对学生差异对学生进行指导。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个性特点各式各样,教师要善于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差异化教学,例如一些活泼好动的同学,他们的性格开朗,教师就需要对他们有所约束,给他们做出相应的规定,这样他们才会规范自己的行为;对于安静不爱说话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他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尽可能地联系生活实际,在生活中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初级阶段,在数学的课堂中,教师的教学模式不能局限于教学模板,学生学习的内容要贴近生活,这样才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又因为小学阶段是学生想象力正为丰富时期,对社会的各种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教师可以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将数学教学与生活中相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发现数学在生活中的乐趣,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因此,只有不断地改进教学模式,学生才会更有兴趣去探索,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发展。

猜你喜欢

分数教学模式数学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分数的由来
无限循环小数化为分数的反思
可怕的分数
算分数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