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细审题、巧立意—高考作文的审题与立意方法

2018-02-25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6期
关键词:罂粟花有形高考作文

付 佳

(黑龙江省绥化市第二中学 黑龙江 绥化 152000)

材料类作文中的素材大多以社会现实为依托,注重学生的理性思考能力和个人品德修养,具有一定的人文性和时代性。在此类作文的审题立意中,需要学生能够将情感态度与材料相结合,确立正确的写作角度。因此,在备考的过程中,高中语文教师要十分注重材料类作文的训练。本文通过分析材料类作文的审题立意,阐述了如何正确地把握高考中材料作文的切入点,最终写好一篇高考作文。

一、材料类作文审题方法

(一)通读材料,把握内容

在材料作文的审题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将材料通读,了解材料的大致内容,找出其中心句和关键词,不断缩小文章的构思范围。这个过程非常重要,如果最初对文章的理解就出现偏颇,那么后面的构思立意和写作方向就会出现问题,最终会影响整篇文章的得分情况。

例如,阅读以下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篇罂粟花正在盛开,美丽的花朵在风中尽情地摇摆。罂粟对路过的人说:“如果你愿意采食我的果实,你一定会非常快乐”。路人说:“但是如果我沉迷于带来的片刻快乐,我将会有永远无法消失的痛苦”。

在此材料中,我们首先通读材料,可以找到以下几个关键词“罂粟花”、“快乐”、“痛苦”,通过结合生活中的常识以及罂粟花的特点,可以将文章的立意范围缩小为“痛苦”与“快乐”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文章主题的细化,就会非常清晰了。

(二)细读材料,深挖文意

有些材料作文所给出的材料文字较为简洁,或是一段文字,或是一个故事,尽管只有寥寥数语,其中却大有深意。这就需要学生在审题的时候仔细琢磨,细读材料,深入思考,这类材料作文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感知能力都具有很大的挑战,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例如,在2010年的广东高考作文中出现了以下材料:

你我为邻,相互依存。“你”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邻”无法回避,却可有所选择。

这段材料十分简洁,言浅而意深,在分析材料时,需要学生仔细品味“有形”和“无形”的含义。“有形”一般指的是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事物,如人类、动物、植物等,而“无形”则是指一些较为抽象的概念,如思想观念、精神品质、道德情操等,“邻”既可以指有形的相邻,也可以是无形的相邻,在此基础上,学生就可以从多角度出发,进行文章的立意。

(三)全读材料,紧扣主题

一些材料作文会同时出现多个场景和人物,具有多层含义,粗看每一段文字之间可能并无关联,因此很多学生就会从其中某一个角度入手立意,最后会导致以偏概全,抓不住材料的重点。对于这类材料作文,需要学生首先将材料读全,然后逐一分析每一个小段的主题,在此基础上仔细分析整个材料之间的内在关系,最后才能正确把握其中的逻辑关系,准确立意。

二、高考作文立意巧构思

作文立意是写作的重要环节,文章的立意角度决定着一篇作文的格调和品味,体现了作者的思维能力和情感态度,因此,立意是一篇文章价值的重要体现。

一般来说,立意的方法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专项立意,即从不同的视角和观点来立意,这种材料的写作角度较多,只要学生能够从中找出一个切入点,就可以确定写作方向。第二种立意方法是在提炼材料中心的基础上,进行核心立意,对于一段材料中出现的多人物和多角色,需要学生在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前提下,迅速提炼出材料的主要人物关系,从而直入主题。第三种立意方法则需要发挥学生的发散思维,进行开放式立意,对于一些文字十分简洁、内容较为抽象的材料而言,立意总是很难把握,这时学生就可以进行思维的发散,从多个方面考虑材料想要表达的思想,构思出一些比较深刻的立意。

例如,阅读以下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佛罗伦萨的伟大诗人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2)波兰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很显然,这两段材料的主题是不同的,第一个材料中强调的是做人要有坚定的信念,而第二个材料强调的是做人要有虚心学习的品质,如果学生不能发散思维,而仅仅从其中一个材料切入,就会偏离正确的立意方向。而如果我们将两者相结合,就可以提炼出以下观点:在人生中,我们既需要有坚定的人生信念,又要有虚心学习的重要品质,这样一来,文章的写作思路就比较清晰明确了。

总之,通过分析近年来高考作文的命题形式可知,材料类作文与命题作文是当前高考作文命题的主要形式,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而话题作文则呈现出逐年衰落的形式,因此,在高考作文备考的过程中,高中语文教师要十分注重材料类作文与命题作文的训练。

猜你喜欢

罂粟花有形高考作文
从无形到有形 化复杂为简单
从“有形覆盖”迈向“有效覆盖” 不断提升基层党的建设质量
高考作文的得分点
高考作文如何用“词”
未定义
高考作文两关注
假如我是罂粟花
你眼里的2016高考作文是怎样的?
罂粟花的窃喜
精致概念,化“无形”为“有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