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生物课堂中开展生活化教学的方法
2018-02-25陈良勤
陈良勤
(四川省万胜高级中学校 四川 眉山 620010)
在素质教育标准下,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仅仅要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自身正确的情感价值观,能够把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起来,做到学有所用,这样才能够对所学知识有较为透彻的理解和认知,最大程度的提高学习效率。高中生物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学科,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把生物知识与学生所熟悉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科学的重要性,从而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生物课堂学习中去,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将来可以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1 创设生活化的生物课堂教学情境
高中生物概念性的知识比较多,导致很多学生认为生物是一门较为枯燥、复杂的学科,所以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生物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其实生物是一门趣味性、实用性非常强的学科。在高中生物课本教材中,在每一章节开始的时候都会设定相应的“问题探究”内容,高中生物教师要善于运用这一环节,向学生提出具备生活化的生物问题,以此来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促进生物知识的迁移。比如,在学习“蛋白质”的时候,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设定如下生活化教学情境:在超市里面购买食品过程中,同学们有关注食品包装袋中的成分说明吗?通常食品中含有多少蛋白质?是否存在添加剂等?然后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去思考这些问题,然后继续提出问题:含有蛋白质的食品有哪些?蛋白质在人身体中发挥着何种作用?为何食物中需要加入氨基酸?这样学生在生活化教学情境中,不仅仅能够对蛋白质的相关概念、重要性、作用有透彻的了解,还能够利用所学知识来研究现实生活问题,对生活有更多、更深的感悟,做到学以致用功能,能够合理、科学地运用所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合理搭配饮食。除了通过课堂提问,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导入生物新课,比如,在学习“细胞呼吸”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为学生展示一个现实生活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如:人在色达看雪的时候突然缺氧,需要带上氧气瓶才能够正常呼吸。通过这个视频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人体呼吸和细胞呼吸是相同的吗?从而通过这个视频和问题来引出“ATP的主要来源是细胞呼吸”,引导学生去分析、思考,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意识到生物知识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2 多多开展生物课外实践活动
生物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教师要多多开展生物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利用所学生物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达到生物知识还原于生活的效果。高中生物知识点比较多,仅仅是依靠课堂学习学生是无法全方面掌握的,而课外实践活动也是对课内知识的拓展与延伸比如,在学习“无机物”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种植玉米,等玉米成长到一定的程度之后,让学生对玉米的结构、味道、形状、颜色等展开分析,这样学生就能够仔细的观察玉米的生长状态,并且通过小组课外实践活动对所学知识展开拓展,养成善于观察的学习习惯;在学习“DNA的结构”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独自制作两种不一样的核算模型,然后在下次上课的时候对学生的作品展开评价,做出总结与指正。
3 充分挖掘生物教材中存在的生活化素材
高中生物教材中蕴含着很多生活化素材,教师要善于充分挖掘生物教材中存在的生活化素材,比如,在学习“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基因组合定律展开生活化案例分析,如:一个美丽但是智商较低的女生和长相丑陋但是智商高的男生结婚,孩子会是何种样子?经过学生的讨论能够取得4类结果;又如,在学习了蛋白质、脂质、糖类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为家中患有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的家人制定饮食方案和膳食计划,让学生掌握这些患者对于哪些食品是不可食用的、哪些是可以经常食用的,这样学生在制定饮食方案的时候既能够提高探索生物知识的积极性,也能够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生物知识,提高学习质量。高中生物也是一门实验性非常强的学科,在开展生物实验过程中教师也要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
总之,在高中生物课堂中教师要注重开展生活化教学,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生物知识的真正意义,从而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生物学习中去,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互结合,构建高质量的生物教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