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班主任管理有效策略
2018-02-25王子君
王子君
(济南市中区育秀小学 山东 济南 250000)
班级是学生学习活动开展的基础单位,是落实教育、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一个简单的、小规模的社会体系。班级的管理效果直接影响学生各项工作的开展以及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成长状况。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作为具体的执行者与实施者,起着重要的作用。小学班主任必须要充分认识到所承担的职责与使命,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尊重学生的个性与情感,不断提高班级管理艺术,做到既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心理健康及生活安全等,也要以爱促教、严中带爱,以确保学生健康成才和全面发展。
一、当前小学班主任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班级管理理念创新性不足。由于小学生的身心发育都不够完善,没有形成正确的、稳定的价值观念,因此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过于强制性,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一言堂”式的管理方式广泛存在。而这种管理方式不再适应当前的教育改革要求,同时也会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潜能的开发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如果教师在班级管理中,不断的用成人的思维和逻辑强制性的管理学生,将会导致学生的天性和个性发展受到限制,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学生将成为学习的工具,班主任成为这些“工具”的操控者,这种缺乏温度的交集,会导致教师与学生间的距离被拉远,同时使学生缺乏学习和班级活动参与的兴趣,不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班级管理模式单一。虽然素质教育理念下,班级管理也开始不断的改革,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仍然采用单一的模式,只是单一的监督学生进行学习,保证班级的学习水平和课堂纪律。而这种管理方式下,教师给学生的印象永远都是严厉、冷漠、刻板的,也使得学生不愿意与教师沟通,难以向教师打开心扉。特别是这种刻板的管理模式会使得学生的个性无法得到有效的发展。而且教师也会感觉任务重,即使花费再多的时间和精力也难以保证学生“听话”,无法得到预期的管理效果。虽然班主任也会定期通过班会的形式对班级的管理情况进行总结,并对个别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但是缺乏对其他学生的关注,从而使得民主理念无法在班级管理中落实。学生长期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容易成为教学下的执行者,而不是决策者和参与者,特别是对于一些内向和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来说,很难得到教师的关注,进而越来越内向和不自信。
(三)班主任自身能力和素养有待提升。小学不同阶段的学生在心智的成熟程度以及各项能力的发展中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班主任必须要能够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教育和管理方式。但是很多班主任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无论是管理一年级小阶段的学生还是五年级大阶段的学生都是采用统一的管理模式,从而使得管理效果不佳。此外,还有部分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缺乏以身作则的意识,从而导致学生对班主任不信服,难以提升班级管理效率。
二、小学班主任管理有效策略
(一)采用开放式理念进行教学,与学生形成良师益友关系。班级管理问题众多的原因之一就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过少,这造成了师生之间的相互不理解,学生遇到的困难也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除此之外,教师、班主任对学生的关心过少,学生的个性需求得不到满足,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因此,增加师生交流、促进师生情感是班级管理中的重要任务。首先,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要多设置班会、讨论会等共同交流的环节,通过课堂的互动和交谈加深对学生的理解,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关心和爱。其次,班主任要鼓励教师将以人为本理念融入日常教学活动中,这样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也能得到进一步促进,学生也会产生更多积极情绪。
(二)构建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给予学生更客观、全面的评价。在以人为本理念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当为学生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不断增加评价指标,对学生的不同能力进行综合性评价。这样,学生才能从班主任的评价中全面了解自己的能力、挖掘自己的闪光点。除此之外,在实施评价体系的过程中,班主任还要将学生的个体差异作为变动性指标,要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实施评价。例如,有些学生虽然成绩没有达到优秀,但是他们在班级中的表现非常突出、办事能力非常强,这样,班主任也可以将这些内容加入评价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评价成绩。与此同时,在评价的过程中,班主任还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互相评价和自我评价,让学生更准确、更客观地了解自己的真正水平,及时地改进自己的不足。在评价之后,班主任还应当对表现优秀的同学给予口头表扬和物质奖励,这样,学生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能够得到同时满足,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也会获得持续性高涨。
(三)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为学生做好榜样示范。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班主任的素质和管理能力直接影响班级的管理效果。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往往会对教师有一种盲目的信任,也会模仿教师的一些言语行为。因此,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要谨言慎行,答应学生的事就要做到,不可言而无信,要在学生面前树立自身良好的形象。同时,班主任应时刻注意以自己的一言一行来引导学生,既要对学生进行严格要求,又要获得学生的认可。
三、结语
综上所述,“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小学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核心人物,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班级正常管理和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班级管理实践中,小学班主任要以生为本,采用有针对性的管理策略,以激发和唤醒学生内动力,使学生从“被成长”中产生生命自觉,构建师生共同的励志精神乐园,以“润心正身,立志立行”,帮助学生真正成长为优秀的栋梁之才,进而提高班级管理的实效,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