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创新教学思路探究

2018-02-25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6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思维能力笔者

李 华

(四川省攀枝花米易县草场乡中心学校 四川 攀枝花 617200)

语文在我国教学体系中是唯一一门对祖国通用文字语言进行研究的学科门类,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学生将来的成长和发展十分重要,而基于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时,应对教学方式及策略进行创新,从而提升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学习中的有效性。那么,教师应如何对教学方式及策略进行创新呢?笔者认为,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通过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来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培养,才能够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以完善和提升,下文,笔者便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来对此进行一番探究。

一、结合信息技术,激发学生想象能力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今时代,信息技术在教学当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也成为教师开展教学的新重点,因此,教师应重视并正式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对信息技术所能为小学语文课堂起到的辅助效果加以研究,从而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科学合理地培养。而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能够起到“化虚为实”“图文并茂”“情景渲染”等作用,这便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感官,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并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

例如,笔者在讲《桂林山水》一文时,笔者便结合信息技术播放出一段游览“桂林山水”的视频片段来进行教学,而学生通过视频中镜头的推移,也可以对《桂林山水》一文中形态万千的群山、翠绿如屏障的碧湖产生直观印象,从而推动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想象。而结合信息技术的教学,也使学生的课堂学习过程如同山水游览过程一般,带给学生十分轻松、如同享受一样的学习体验,这便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而推动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

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思维能力指的是学生能够具备对语文课文进行独立思考、探究、鉴赏并能够形成自己的理解和看法的素养,思维能力是学生学习语文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素养,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思维能力,才能够形成真正的语文能力和素养。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进行教学,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一步步的对课文进行思考和探究,从而使学生在思考和探究中洞悉课文中心思想,并对文章形成属于自己的认知和理解,推动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和提升。

例如,笔者在讲《别饿坏了那匹马》一文时,便通过如下问题创设出问题情境:“文章主要讲述了什么事情?文章中‘父亲’‘我’‘残疾青年’各自具有什么品格?作者是通过哪些事件体现出来的?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读完这篇故事,你对‘谎言’有什么新的理解吗?”而后,笔者便让学生自主探究,使学生对这些问题探究出自己的答案,随后,笔者再让学生相互交流探讨,促进学生思想的碰撞,这样,学生便能够交流和探讨中发现自身的问题,并提升自学能力,最后,笔者再结合这些问题来展开教学,使学生随着笔者的思维和角度对这篇课文进行理解,便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并推动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

三、开展以读促写,提升学生读写能力

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是语文最重要的两个基本素养,而在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分开来对学生进行培养,这便使得学生读写能力的提升变得低效。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开展以读促写教学,通过阅读教学来使学生学习写作技巧和写作手法,再通过写作教学来为学生创设出能够应用写作技巧和写作手法的空间,从而使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在实践中得以提升。而且,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还能够对文章产生更深刻的理解,这便又推动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从而能够使学生的读写能力得以双重提升。

例如,笔者在讲《匆匆》一文时,便先就文章中所用到的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排比、比喻、拟人等来为学生进行解析,从而使学生能够体会到作者文章中所体现的时光易逝的主题思想,而后,笔者便为学生布置出以“时间过得太慢”为主题的写作,让学生从反向观点去展开写作,并要求学生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来进行写作,这样,学生在进行写作时,便会自觉地参考课文来进行,从而使以读促写教学能够有效进行。

综上所述,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开展教学时,应积极探究创新的教学思路,从而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能够在小学语文课堂学习中能够有效形成和发育,并使学生能够自发地参与到语文课堂中,享受语文课堂学习,继而健康快乐地学习成长。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思维能力笔者
培养思维能力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两个插件,让Chrome变身iPhone
Google Reader订阅按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