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
——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2018-02-25施树风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6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素质教育初中语文

施树风

(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六中 安徽 合肥 231600)

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理念与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需要不断的创新教学方式,充分拓宽课堂教学的广度、增设语文实践活动、优化教学环境、创新教学设计、整合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语文课堂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自主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师生之间共同构建高效课堂,让学生能够拥有较强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1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

1.1 促进学科有效、全面的开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够促进语文学科有效、全方面的开展下去。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学生如果能够充分掌握语文知识,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其他日常课程,例如,物理实验的分析、政治材料题的把握、数学应用题的理解等。学生只有拥有较强的学科核心素养,才能够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具备良好的自学能力,提高语文学习的有效性。

1.2 帮助学生提升综合技能。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够帮助学生提升综合技能,例如,初中有一篇语文课文时“统筹方法”,这是数学家华罗庚为人类留下的延长寿命的方法,主要讲的是如何安排一天的行程、合理的安排时间,对学生有着较强的借鉴意义。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还包括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这些素养都为学生未来的生活与工作有较强的作用。

1.3 有助于学生提升文化素养。语文这门学科具备较强的育人功能,有助于学生提升文化素养。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能够实现文化素养与自身文化底蕴的培养,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初中正是学生树立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阶段,而接受素质教育能够引导学生拥有积极向上的生活、学习态度,从而具备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2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

2.1 教师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学生往往把教师作为自己的榜样,要想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优秀的核心素养,教师首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这样让学生更好地支持教师的教学工作,师生之间共同构建高效、轻松的语文课堂氛围。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人文素养对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学校要开展对初中语文教师的培训工作,让优秀教师之间能够分享优秀的教学经验,不断创新语文教学理念与模式,把语文课堂的主导权交给学生。其次,教师要去阅读人文科学书籍,促进自身的意志、情感、认知方面的健康发展,例如,阅读《红楼梦》有何用?如果用世俗的眼光来理解就是阅读文章,不能够解决穿衣、吃饭的问题,但是实际上阅读《红楼梦》能够引导人去思考人生的价值、意义、目的,去追求更加完美的生活,拥有健全的人格,只有拥有崇高精神的教师才能够更好的开展语文教育工作。

2.2 创设优秀的语文教学情境。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优秀的语文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去感悟教学内容,这样才能够和作者产生共鸣,抒发自身情感、陶冶情操。例如,在学习《苏州园林》的时候,教师可以开展班级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入到园林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之处,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并且由此联想到苏州园林的别具匠心,拥有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

2.3 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初中语文核心素养包含了多方面的内容,其中听、说、读、写是基本语文素养,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充分融入听、说、读、写的素质教育内容。例如,在初二教材“口语交际”中,有一篇《假如我是导游》的素材,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就会让学生阅读素材,学生往往是被动的去阅读文章,根本无法培养学生优秀的听、说、读、写能力。在素质教育理念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一段关于导游的范文,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然后让学生带有感情的去阅读这篇范文,鼓励学生去发表看法、意见,然后结合自己所熟悉的景点去写作,这样学生才能够写出独具一格的文章,在“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中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素质教育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