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2018-02-25胡先祥
胡先祥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师范附小三小贵阳路校区 安徽 合肥 230000)
1 目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1.1 在课堂上学生缺少思考。因为科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教师就会组织大量的动手操作科学实践活动,但是这些科学实践活动存在形势重于实质的问题,导致学生只是盲目的动手操作,从来也没有真正去思考所学到的科学知识,缺乏实事求是、持之以恒的精神,而对于小学科学学科中所要表明的现象学生没有真正的去理解,科学这门学科的真正教学意义没有体现出来。
1.2 学生缺乏主体意识。由于很多教师还是习惯于采用传统的科学教学模式与理念,而自己掌握着科学课堂的主导权,导致学生缺乏相应的主体意识,在课堂上只是教师讲学生机械式的记忆课堂知识,学生成为了科学课堂教学的观众,最终导致学生缺乏参与科学课堂教学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在科学小组活动中学生都在旁观,很少有人真正的参与进去,无法对所学到的科学知识展开相应的探究。
2 新课程理念下,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方法
2.1 引导学生去探究课本中存在的德育教育内容。小学科学是一门教育意义较强的学科,其中隐含着较多的德育教学内容,而这些内容都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的传递给学生,从而培养学生优秀的科学素养,例如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热爱家庭的精神,让学生拥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用积极的态度去学习、生活,将来成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例如,在学习“纸”的时候,教师要先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提高参与本堂课的积极性、自主性,从而对所学的教学内容有一定的了解,随后让学生去思考纸的特点与用途有哪些?最后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与概括,随后教师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利用优秀的课外科学素材来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纸张的发展过程和造纸术这项发明,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和重要性,从而能够树立强烈的民族意识,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希望自己也能够为社会、国家的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2.2 创设优秀的问题教学情景。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优秀的探究能力,教师要善于创设优秀的问题教学情景,引导学生自主的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感悟和理解,这样才能够对所学到的科学知识有较为透彻的理解和认知,并且具备良好的探究能力,拥有正确的思考模式和学习方法。小学科学问题教学情境的设定要和学生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并且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如果问题教学情境内容过于复杂,学生就失去了参与课堂教学的自主性与积极性,而选取学生熟悉、比较感兴趣的学生比较容易理解,例如在学习“磁铁有磁性”的时候,教师可以准备塑料尺、木头、铜、剪刀、小刀大头针等物品,把这些物品都混合在一起,然后提出问题:学生认为哪些是磁铁能够吸引的?这是为什么?然后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教学知识,然后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明白了铁类物质能够被磁铁吸住,然后教师在补充关于磁铁和铁的教学知识,让学生充分掌握所学到的课堂内容,并且无形之中具备了探究未知问题意识。
2.3 充分应用多媒体技术。因为小学科学这门学科的知识量比较多,而教师一味的采用板书教学模式非常浪费课堂时间,学生根本没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和探究,所以教师要充分应用多媒体技术,用节省下来的时间引导学生去探究、思考,并且很多科学实验现象较为抽象、复杂,无法通过板书的形式展现给学生,教师往往只能够口投表述,但是这种教学方式较为枯燥,学生根本无法理解,从而失去了探究科学知识的积极性,所以教师要把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把抽象的科学知识采用图片、声音、视频的形式更为直观的表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观看过程中提高参与科学课堂教学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勇于去探索和思考。例如,教师可以利用视频的形式来播放昆虫的一生、种子和植物的萌芽与生长,这些现象在现实生活中都很难捕捉的,学生往往对这类现象非常感兴趣,那么教师利用视频模式展现给学生,学生就能够感受到大自然和生命的神奇之处,从而有想更加深入了解的想法。
2.4 开展科学教学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能够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探索的时间,学生可以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中互相讨论、交流,共同进步,对所学到的科学知识有更为透彻的理解和认知,充分提高科学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首先,教师需要科学的展开分组,充分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个性化差异,让每一个小组的学习水平都是相同的,这样才能够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组内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积极参加小组活动,其次教师需要科学、合理的设定合作教学方案,学生在小组讨论过程中自己要起到一个良好的指导作用,而科学课堂的主导权完全交给学生,给予学生无限的探索空间,在小组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自主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自身的解决问题能力与探究能力。例如,在学习“CO2”的时候,教师先提出一个问题:CO2重还是空气重?然后让每一个小组展开实验观察,在实验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准备两个高度不同的蜡烛,然后放在存有CO2气体的瓶子中,观察哪一个瓶子里的蜡烛先灭掉,然后让学生去分析老师提出的问题和实验之间的关系,各个小组都要发表自己的总结。
3 总结
总之,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的培养学生优秀的探究能力,引导学生自主的思考问题、探究问题,从而对所学到的科学知识有较为透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