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技术新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8-02-25王俊英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6期
关键词:探究实验课堂教学

王俊英

(山东省莱西市青岛九联小学 山东 莱西 266611)

人类步入信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新时代,以前仅仅依靠教师的口讲手写落后的教学方式,很难适应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需要。现代化的教育教学离不开现代先进的教学技术手段,充分利用新技术、新媒体,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去学习、主动去思考,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能够使课堂教学显得更加生动形象,使课堂教学过程更加优化,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极大提高。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小学生的年龄决定了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抽象思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借助于形象思维。因此他们必然对直观形象、色彩鲜明的事物感兴趣。新技术、新媒体图文声像并茂,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动感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背景,能把学生带进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从而为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以此拨动学生的心弦,荡起思维的火花,使学生以最佳状态投入学习。如教学《有趣的浮沉现象》一课,在创设情境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先播放动画《狼和小兔子》。(动画内容:狼追小兔子,小兔子跑到一条小河边,抱起一块木头跳入河中,浮在水面上。狼抱起一块大石头也跳进河里,结果沉入水中。)师:说说你的发现?生:自由回答。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趣的浮沉现象。(板书课题)通过播放动画片断,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发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很自然地投入到对物体浮沉现象的探究中来。又如《火山》一课,火山喷发过程是无法在课堂上通过实物观察得出,单一的讲授不但枯燥,也很难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于是这时,我们就可以借助新技术、新媒体在屏幕上播放火山喷发时,温度极高的岩浆会冲出地表,形成炽热的“河流”——熔岩流。此外,地层深处压力极大的气体会带着岩石碎块和无数细小碎屑冲上天空,形成危害极大的火山灰云现象。通过这一片段的播放,学生犹如亲临其境,这时再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火山现象的感受,各抒己见,效果颇佳。

二、化难为易,突破难点

小学科学课是一门科学启蒙性学科,它侧重于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研究学习中发展儿童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有很多的自然现象或过程很难在课堂上用语言讲清楚,但如果运用新技术、新媒体,就能直观、形象地将这些现象表现出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如《弯弯的月亮》一课,学生对于月食、日食的发生原因及变化过程很难理解。在教学中,可以用新技术、新媒模拟三球转动,演示三球位置的变化过程,并配上太阳光线的照射,帮助学生认识日食与月食的形成原因及月相变化等知识。将这两个难点形象化、直观化,方便了学生的理解和掌握,重点、难点迎刃而解。再如《生物繁殖新技术》一课,由于环境、时间、年龄、知识的限制,学生平时几乎很难了解动物克隆的过程和情景,给此课的传统教学造成很大困难。但是在教学中运用新技术、新媒体可使问题简单化。先在屏幕上介绍普通小羊的诞生过程,然后展示克隆羊多利的诞生过程,两者比较让学生思考两种羊的区别,再讨论。这样就充分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发展了他们的创新思维。

三、优化实验,弥补不足

小学科学课中所涉及到的实验大部分都是可以动手实际操作的,但由于条件限制,有些实验没办法亲自动手去做,就可以借助新技术、新媒体来帮忙。如在上《谁能传播声音》一课时,需要通过实验让学生理解声音在真空里是不能传播的,而这个实验所需的实验材料我们又没有,所以,我将新技术、新媒体用于教学中,弥补了教学的不足,使学生轻轻松松地就掌握了科学知识。现代教育技术不可替代实验,但新技术、新媒体教学有它的优点,我们可以将模拟演示实验再现一次,使实验过程更具体。上课时,由于学生人数较多,教师在讲桌上演示实验,部分学生不一定看得清楚,就可以通过播放视频,在重点、难点的地方,教师还可以停下来讲解,加深学生的印象,也更有利于学生记住实验的过程。这样,学生在自己动手时就会更容易些了。

四、培养能力,增强情感

在《生物的启示》一课教学中,当讲到新兴的仿生材料发明技术时,我运用新技术、新媒体将鱼在海底快速潜游的情景展示在学生眼前,使学生在视频、动画、色彩、声音的强刺激下启发思维、开展联想。学生马上想到“如果让我国游泳运动员穿上像鱼皮一样的衣服比赛,那么我国一定可以多拿几个奥运金牌!”我抓住这一兴奋点,马上让学生在画图软件中设计一件仿生服装图。学生的设计灵感一下子被激发出来了。通过这样的活动,缩短了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时间,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在提高课堂容量的同时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科学新课程标准提出了科学知识、科学探究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依赖于学生个体的情绪体验。新技术、新媒体采用影音信息能够极大地刺激学生的感官,创设有效的情境,促进学生情感的体验。如在教学《我从哪里来》一课时,我播放了一段分娩的录像片。同学们被看到的画面深深地震憾了,他们在汇报时,这样说:“我知道自己的生日就是妈妈的母难日,妈妈生下我们太不容易了,今后我要听妈妈的话,不让妈妈生气”;“我要爱护好自己,因为妈妈生我是非常辛苦的。”相信这些都是孩子们真实情感的流露,他们不仅了解了自己出生时的情况,更重要的是真切地感受到了母亲的伟大,体会到了生命的珍贵。

五、延伸科学探究,培养科学创新

新技术、新媒体之网络平台的应用是科学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我在教学五年级科学《设计制作小赛车》一课时,充分让学生运用新技术、新媒体之网络平台,搜索大量的小赛车设计方案,结合自己的实际条件,创新性的开展小设计活动。再通过小组探究,综合意见和建议,最终拟定出最优的设计方案。设计好最优方案之后,在材料的选择、加工、组合等方面,都经过小组探讨,网络平台辅助,齐心协力,合作制作出了精美的小赛车。通过这种方式设计制作的小赛车,外观漂亮,科技含量更高。拓展了学生创新思维,极大地展现了学生的创新新能力。

总之,新技术、新媒体教学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手段,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解决了许多书本上没有、教师解释不清的问题,使学生的探究活动更加深入和有效,提高了科学实践能力,全方位地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快乐地学,主动地学,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探究实验课堂教学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做个怪怪长实验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