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教学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研究

2018-02-25俞作军黄国娟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6期
关键词:小明直观创设

俞作军 黄国娟

(甘肃省古浪县西靖阳光初级中学 甘肃 武威 73310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教育教学的主要任务。而写作是是学生思维拓展、语言表达和情感流露的“窗口”,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纵观当前初中写作教学,教师过于注重写作的结果,而忽略了学生写作兴趣和情感的激发,导致学生写出的文章空洞无物、生搬硬套、缺乏新意。因此优化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刻不容缓。笔者根据教学实践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读如何实现初中语文写作的情境化教学进行一番论述。

一、创设生活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知识来源于生活,无论是语文知识还是语文写作都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有根据生活实践写出的文章,才能包含情感,才能够直击读者的灵魂。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平时的写作过程中要注意搜集适合运用到写作过程中的生活话题,并根据特定的写作主题,将这些生活元素融入到写作教学的过程中,创设出生活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熟悉的生活情境之中能够产生对生活和写作的独特的情感体验,进而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自觉进入到写作过程中。

例如,在以“人无信不立”为主题教授写作时,为了丰富学生们的情感体验,笔者为学生们列举了生活中的实例,如下:

师:同学们,如果一个人没有信诺、出尔反尔会怎样呢?现在老师就来给大家分析一个案例,小明是一名初中生,但是在生活中他经常喜欢开玩笑,并以玩笑的方式捉弄同学,久而久之,同学们都不相信他所说的话了,有一次,班主任让小明告诉班里的学生一会去操场集合,当小明来到教室告诉同学们时,没有一个人相信小明,尽管小明一直强调自己所说的是真的,但依然没有人相信,这一次小明留下了悔恨的眼泪,回想之前不应该拿自己的话来欺骗同学,这个时候,班主任来到教室,向同学们说道:其实是老师让小明告诉大家的,小明没有说谎。其实在生活中,最重要的就是讲诚信,如果一个人连诚信都没有,那么这个人很难向前行走,下面大家围绕“人无信不立”为主题,把自己所想的或者遇到过的事情,用文字描绘出来吧。

这样,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笔者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表达出了自己真实的情感。

二、创设直观情境,营造良好的写作氛围

当前的初中生在写作时往往不知道写什么,无法对写作话题产生直观形象的认知,从而不能引起学生的情感认知,致使写作文章空洞无物。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开展写作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要通过创设直观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增强学生对写作对象和写作话题的直观感知,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具体来说,语文教师要利用好多媒体教学设备,将针对特定的写作教学内容通过图片、视频或者音频等方式,直观、立体、形象、动态地呈现给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写作氛围,带给学生更加直观的感知认识,充分激发学生内心真实想法和情感的表达欲望,使学生真正做到“有感而发”。

例如,在以“学习描写景物”为主题教授写作时,为了营造良好的写作氛围,笔者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了直观的写作情境,首先,笔者为学生们收集了一些壮观、奇特景象的图片与视频让大家欣赏,在大家欣赏的过程中,笔者会让学生们说出图片或视频中最印象深刻的地方,在欣赏过后,笔者给予学生们充足的创作时间,让学生们根据所看到的景象进行描绘。这样,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笔者通过创设直观情境,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写作氛围,增强了学生的直观感知。

三、创设阅读情境,拓展学生的写作素材

写作内容是否充实生动是衡量一篇作文写作水平和写作质量的重要指标。而当前初中生的写作内容往往因为没有足够的、优秀的写作素材而变得空洞、老套。因此,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在写作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创设阅读情境,有效拓展学生的写作素材。首先,教师可以规定学生们的写作主题和方向,然后根据写作方向让学生们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并引导学生将课外阅读中的优秀词句记录下来,进行有效的积累。教师再通过举办阅读活动,让学生之间进行优秀写作素材的分享,从而有效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总之,写作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写作教学的有效性是课程改革和;落实素质教育理念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学生文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要转变教学观念,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让学生真正做到有感而发,写出优质的文章,进而使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实现稳步提升。

猜你喜欢

小明直观创设
数形结合 直观明了
小明照相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简单直观≠正确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根据计数单位 直观数的大小
小明系列漫画
——小明篇——请假
小明系列漫画小明篇
——上课问答
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