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
——提高高中生古诗文阅读兴趣探究

2018-02-25陈晓羽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6期
关键词:古诗文古诗高中生

陈晓羽

(福建省泉州石狮市第一中学 福建 泉州 361021)

长期以来在许多人的印象中,高考诗歌鉴赏中的古诗多半是七言律诗,加上注释顶多两百字,文字并没有很大的难度,但正是这短短古诗的字里行间有很多的空白,相对于篇幅较大的文言文,古诗更有跳跃性,增加了古诗的阅读难度。因而,如何读懂古诗,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的兴趣就是难点,这同样也是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重难点。高中生学业繁重,课余时间很少,学习压力很大,阅读古诗文、喜欢古诗文的学生越来越少,但高中语文教材侧重选用古诗文,这充分体现语文教师提高高中生古诗文阅读兴趣的迫切性,如何提高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提高高中生古诗文阅读兴趣的重要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推行,古诗文教学在高中语文中占据较大的比重,已经超过60%,且有继续扩大的趋势。如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就选入大量古诗文,让高中生阅读欣赏,显示出人们对古诗文教学的重视度越来越高,提高高中生古诗文阅读兴趣也变得至关重要。古诗文指的是古代的散文和诗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是让学生加强诵读古诗文,感受文本的形象与意境,在陶冶精神的同时获得审美愉悦,并背诵一定量的古诗文名篇,培养浓厚的阅读兴趣,掌握古诗文鉴赏的基本方法,获得更多新的阅读体验[1]。2017年全国语文高考考试大纲也较2016年做出巨大的改变,古诗文默写篇目从64篇增加到75篇。

二、语文教师提高高中生古诗文阅读兴趣的教学策略

(一)语言炼字,窥探作者情感态度。累字成句,积句成篇,字句是一篇古诗文的基本。文人站在谋篇布局层面从一两个传神的点睛之字、诗眼等将诗词贯通,在品味诗眼时读者往往能产生眼前一亮之感,联系全篇就能豁然开朗,全篇形象活跃起来。个别字词的单独使用还能彰显作者的情感态度,从语言炼字中窥探作者丝丝情意与心理活动,逐渐形成古诗文阅读兴趣[2]。

例如:针对曹操所作《短歌行》,它有极强的抒情性,整诗都围绕一个字“忧”,抒写作者感慨韶华易逝,表达对贤士的渴求之情和建功立业的大志向。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环节就可引导学生炼字,探究诗人曹操究竟在“忧”什么,原因是什么,怎么解决,从而轻松而准确地理解诗歌的情调,把握作者慷慨激昂的情感态度,提高阅读兴趣。

(二)把握双关,体验诗歌朦胧意境。汉语语言存在多义性,让人们在阅读时能对同一个词或同一个句子产生丰富联想。一语双关可的字词通常能成倍增加诗歌的涵义。语文教师在古诗文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握一语双关,有助于学生深刻体验诗歌的朦胧意境,保持阅读兴趣。

例如:针对《诗经》,教师就可在阅读教学中让高中生明白春秋战国的政治家们往往在外交场合借助《诗经》里的句子委婉表达观点,即赋诗言志,截取诗经里有关于时下政治环境的诗句,通过类比联想发挥语言多义性,达到一语双关的目的。秦穆公在宴请重耳时赋《六月》,重耳赋《河水》,它们都源自《诗经》。《六月》描写周宣王在尹吉甫的辅佐下胜利北伐的故事,诗语带双关,称赞重耳就尹吉甫一般的才能,周天子在他的辅佐下必定成就伟业;《河水》描写黄河水归入大海,因为重耳当时正在流亡,急需秦穆公相助才能夺取政治地位,他通过《河水》表达恭敬秦穆公之情,兼用双关表明自己仿佛黄河归入大海一般忠心归附秦穆公。

(三)反复诵读,感悟古诗文的情感。古诗文,大多意象朦胧,可从不同角度理解和感悟,教师不能把自己的理论倾向施加给学生,预防扼杀高中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让他们形成自己的阅读思考,鼓励学生多诵多读,熟练摸索情感。所以语文教师在古诗文阅读教学中更应将情感作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切身感悟古诗文的情感,提高阅读兴趣。

例如:针对《离骚》,教师就可引导学生在文字迷宫里触摸屈原,感悟其中蕴含的情感。教师让高中生反复诵读,完全进入文章,积极思考和探索,并慢慢深入,实现和屈原的情感沟通与交流。与此同时,教师和学生一起诵读,拉近师生的距离,沟通师生的情感,让高中生产生亲切感,共同深入感悟古诗文的情感,营造优良的古诗文诵读氛围,实现提高高中生古诗文阅读兴趣的目标。

(四)联系生活,保持学生阅读兴趣。古诗文的言情特征决定着它能和阅读者沟通感情,且必须通过这种方式长期保持艺术生命。换言之,高中生在阅读古诗文的过程中交流情感、收获感动,同时用古诗文的情感平衡或消解现实生活里的情感。所以语文教师在古诗文阅读教学中应引领高中生联系生活仔细品读关键的字词句,发挥自身已有生活经验,调动并保持对古诗文的阅读兴趣。

例如:针对柳永所作《雨霖铃》,里面那句“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就是作者直抒胸臆的一个情感句,让高中生在想象文本内容之后为之心痛,联想到生活中各种离别场景,让人黯然销魂。离别不仅是诗词里的事,更是生活里的事,聚散离合在人生中形成对比,涵盖无尽意味。教师可让高中生从古诗文情感联想现实生活里的情感,借助“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等其他同类诗句更好地体会古诗文的意蕴。

三、结语

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极调动高中生阅读古诗文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促使学生参与课堂学习,通过采取语言炼字、把握双关、反复诵读以及联系生活等教学策略,那么,对于高中生对于古诗的民族情感的培养,体味诗歌的洋洋大观、星移斗转之美,感受古诗是我们民族文化自信绵绵不绝的动力,进而提高古诗文阅读兴趣有莫大的帮助。

猜你喜欢

古诗文古诗高中生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拟古诗”之我见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品读古诗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
对古诗文默写有效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