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改革理念与路径探析

2018-02-25纠永军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6期
关键词:高职生体验式心理健康

纠永军

(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内蒙古 包头 014000)

心理课作为高职院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为培养身心和谐的高素质人才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不断推动心理课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则是摆在高校学生工作者面前的一项战略任务。

一、明确心理健康课教改理念,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

心理课教学改革应当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体验为载体,以项目主导,以活动为中心,以实训为主线,以发展为重心”的原则开展教学教改。

(一)以学生为主体,以融入、体验为载体。本课程最鲜明的特点在于其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必须掌握教学对象的心理特征、实际需求和心理发展规律,并据此完善教材建设、设计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强化实践环节。突出强调学生心理健康自助能力的形成,教师只需讲清基本原理、活动步骤与活动方法,重点围绕调动大学生的主体性与积极性,使其自觉融入教育过程并充分体验领悟心理典型案例、心理游戏及心理情景剧等,摒弃传统的以说教和灌输式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模式。

(二)以项目为主导,以情境活动为中心。以指导学生完成某一个具体的学习项目并提高相应的心理技能为目标,用项目完成目标替代知识掌握目标,围绕项目设计学习活动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思考和体验,从而激发大学生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提高心理调控能力的内部驱动力。

(三)以实践教学为主线,以理论实践一体化为重心。将心理课实训纳入教学计划,体现高职高专实践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为辅的人才培养模式,围绕高职生普遍出现的心理困扰设计若干项目,将生活实际中的各种情境融入学习活动中,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训练心理调控技能,使理论和实践真正实现一体化。

二、探索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改革理念

(一)打造“平台-课堂-网络”的教学工作模式。本模式概述之,就是打造一个平台:大思政平台;建设两个课堂:心理课第一课堂(主渠道)、心理课第二课堂(第一课堂的延伸及有益补充);夯实三大阵地:校园文化、以新媒体为主导的网络阵地、学生社区;完善四级网络: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系部二级心理辅导站、班级心理委员、宿舍朋辈辅导员。在此基础上,推动心理课教学改革,效果将事半功倍。

(二)“主辅课堂融合”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内容只有紧密结合受教育对象最关心、最急需解决且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才能体现教育的功能与价值。

根据“90后”高职院学生在自我认知、人际交往、承受挫折、情绪调控、爱情认知等方面普遍存在的心理困扰,笔者主张心理健康教育课应包含“高职生心理健康概述、高职生学习心理、高职生人际交往心理、高职生情绪管理、恋爱与性心理、逆境商与心理健康、互联网与心理健康、高职生职业规划与就业心理”八大模块内容。

(三)增强主观能动性,以体验式教学法为主导。体验式教学是以体验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观和教学模式,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有目的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感,引导学生亲自感知与领悟知识,并在实践中得到证实。高职生心理课具有积极性、体验性、情景性和生成性等特点。据此,其教学过程应当是“活动—感悟—分享—评价”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体验式教学。笔者总结出的“十步教学法”,就是以体验式教学法为中介,在教学中始终贯穿一条主线:创设情境—参与体验—整合经验—迁移经验—认知调整—巩固经验—内化经验—行为体验—感悟升华—形成品质。

(四)促进机制为助力,培育双师化教师团队。以“四促机制”推动教改,突破民办高职院心理课教改面临的师资队伍专业化瓶颈,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师德高尚的“双师化”、专业化的心理课教师团队。第一,以经验促教改:以集体备课、观摩教学、说课比赛、经验分享等“传、帮、带”的形式帮助青年教师成长。第二,以学习促教改:以“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举办学习沙龙、业务培训,不断学习高职教育理念。第三,以咨询促教改:通过循环督导,专家督导,集体探究心理课教学及咨询中遇到的疑难点,提升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与咨询技能。高职人才培养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强调实践环节在课程中所占比例,除心理课第一课堂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开展体验式教学外,还应开展具有高职特色的心理课第二课堂活动。

(五)以打造精品课建设为契机,扩充教学资源。1.以人才培养方案为立足点,教材内容体现“五性”。当前不少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知识性、理论性强,运用性、操作性弱,忽略了受教育主体的心理发展逻辑,以至于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动力不足。为了使教材内容契合课程目标,体现高职人才养特色,教材在编写上应符合“三性”要求。科学性:力求概念准确、原理正确;(2)通俗性:力求图文并茂,简明易懂;(3)启发性:力求推荐有启发意义的阅读文献与网络资源;

2.以新媒体为切入点,构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当前,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异军突起,高职院校应站在时代发展的制高点,以新媒体为切入点,建设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平台,发挥网络“全天候”、横向到边、纵向到点的覆盖功能,将其打造成多层次、广覆盖、重参与,集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的重要教育阵地。综合各兄弟院校心理教育网站建设情况,建议我院构建“自助模块+互助模块+咨询模块”相结合的心理网站。

猜你喜欢

高职生体验式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
除法竖式的体验式学习
体验式学习,让快乐充盈高中地理课堂
三年制高职生与五年制高职生学习力比较研究
基于自律的当代高职生自我教育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