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作文教学的审美教育探析

2018-02-25潘成兰

新课程(中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美育想象作文

潘成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仙林学校初中部,江苏 南京)

一、审美教育在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成长阶段,美育尤为重要。美育同德育、智育、体育一样,都是学生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审美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人,是一个不完美的人。美育的最终意义就是陶冶情操,净化思想,完善品格。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没有美育的语文教育是不完全的语文教育。

二、作文教学的审美教育途径

1.立足教材,指导学生品读美

当下语文教材:一是经典性,二是文质兼美,三是适宜教学,四是适当兼顾时代性,都是作者“情动于衷,不吐不快”的力作,无不是“情”的喷涌结晶。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在文字世界里感受世间众相,人间百味,如《祥林嫂》;带领学生在文本中泻泄奔腾的感情激流,领悟字里行间跳动着的感情脉搏,如《我爱这土地》。尊重学生的思考和回答,不是肤浅的设问,然后死板地让学生记住某个标准答案,而是开放式地引导学生去提问题,自己通过读书或者其他语文实践活动去解决。通过认真品读,让学生的个性和人格得到了升华,促进了审美的提升。

教师可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拓展读”,从课堂走向课外。如学完《香菱学诗》,提醒学生看看《红楼梦》了解她的身世、结局等,学完《范进中举》,可看《儒林外史》;另一种是“迁移读”,由甲文走向乙文。如《范进中举》到《孔乙己》《与朱元思书》到《答谢中书书》等。当下的时论美文同样可用此法,读得深一点,难一点,慢慢来。这样可以增加积累,丰富情感,增长知识,储备语言,提升素养。

2.源于生活,引领学生发现美

当下学生的写作流于生活表面,这既有客观的身心发展局限,更有现实应试性和功利性的影响。学生不能切实我言我心,假、大、空充斥全文,限制了他们的道德感、审美感的发展。鲁迅有言:“对于任何事物,必须要观察准确、透彻,才好下笔。”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社会日新月异,生活千变万化,教师及时有效引导学生用审美的视角去发现观察身边的人、事、物,结合自己的生活体会,定会受益良多。如当下共享单车,网红现象,写出自己的个人体会。同景不同人,感受、表达均有差异,不同思想境界、知识状况、思想特征及个性素质的碰撞,潜意识下提升审美能力。自然万物、人文景点、学校生活、家庭境况、社会变化都应是学生关注的对象,进而激发创作的欲望。

3.借助美文,启发学生想象美

想象在审美心理结构中地位很高,甚至是衡量艺术才能的重要尺子。教师重视给予学生想象的翅膀,其间学生情感得以升华,思考更深入,领会更深刻,不吐不快,美的形象和情感表达随之而来。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需要“入境动情”,设身处地让学生眼前的文字符号变成充满激情的语言,字里行间出现栩栩如生的画面,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并受到审美形象的感染,从而得到美的享受。《紫藤萝瀑布》是宗璞的代表作。老师可以凭借优美的背景音乐,让学生闭上双眼全心沉浸在朗读声中,用心体验与想象,及时写下此时的感受,也可借助图片、视频来训练学生的联想、想象、通感能力。

想象力的培养能够弥补学生生活空间狭窄、单调的缺陷,可以赋予形象极大的审美价值,创造出形象生动、情真意切的艺术世界。教师可通过续写、仿写、改写等方式,培养想象能力,如《皇帝的新装》中皇帝游行回来后他会怎么样?仿写《乡愁》《我的叔叔于勒》中于勒发财回来啦,我的爸妈怎么样?“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它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就应该训练学生的想象力,使他们驰骋想象,展示自己的才华。

4.凭借积累,激发学生说出美

现在很多学生写作“言而无文,行之不远”。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从审美角度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去表达、去创造。明确要求:一要真实。当下发生的国内外的,可以是自己耳闻目睹的,也可以从网络杂志获悉真实可靠的信息。可以是对真善美的热情向往和讴歌,也可是对假恶丑的鞭笞,这样会使人不断走向成熟和完善。二要有情。爱恨情仇,无论哪个,只要发自真心。真情才能打动人心,引起共鸣,令人深思。教师要引导学生无论叙事、描写还是议论、抒情,都要发自肺腑,杜绝空洞无情或无病呻吟。三要画面。具体的画面让人过目不忘。如朱自清的《背影》中父亲年迈爬月台买橘子让多少人潸然泪下,感人至深。教师平时引导学生注意积累和掌握丰富的词汇,写作注意锤炼词语,具有文采和美感的文章也就水到渠成了。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灵活运用以上方法,重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学生不仅能提高写作能力,也丰富了感情,纯洁了思想,完善了品格,受益多多,这也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猜你喜欢

美育想象作文
论公民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快乐的想象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