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预习落实处,语文课堂增实效
2018-02-25万玉华
万玉华
(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语文组,江西 南昌)
预习是学生对即将要学的功课事先进行自学准备。它是整个知识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预习的主要作用是在温习、加强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知新知识,并找出疑难点,为学习新的知识做好充分准备。在此,我来谈谈自己凭借多年来的教育实践对“课前预习落实处,语文课堂增实效”的一点粗浅认识。
一、从学生意识入手,建立预习观念,提升预习兴趣
开学之初,引导学生如何预习,掌握学生预习的实际情况,积极正面地对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相应的肯定和鼓励。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课前预习作业的平台,开展预习与否的对比评测,评选预习优秀者并颁发奖状等。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使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到预习的必要性,指导学生在家中进行相关预习时,能充分考虑到预习的形式和内容的多样性,进而体会到预习所带来的学习成就感,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其次,还要发挥学生自身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同时对后进的学生进行指导、督促,使他们同样能体验到预习带来的成就感。
二、帮助和引导学生掌握预习的方法
耐心细致地教会每个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预习方式,让孩子们的预习能真正地落实到每篇课文上,对学生学习课文产生实际效果。一方面,可以指导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基本的预习方法,如给学生上预习指导课;另一方面要在平时教学中进行相关的引导,达到潜移默化并就预习情况及时进行检查、监督和总结。
1.基础的预习方法
(1)朗读课文,疏通文义
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初,可以要求他们边读边勾画出课文中自己生疏的字词,扫清读音障碍后,能把课文流利顺畅地读出来,然后再读课文,争取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2)关键文字,反复朗读
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大声朗读文中的精彩段落,仔细品味名句名篇,反复诵读并背诵出来。
(3)学会质疑,思学结合
指导学生将学习与思考相结合起来,启迪思维,进而理解课文内容。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理解课文。
2.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预习形式。
(1)提炼概括提纲
把需要预习的课文内容进行整合提炼,概括为有着较强的逻辑性的纲要结构,凸显出个人的观点,这样一来文章就会脉络分明、层次清晰、文字简练,让章节大意和中心思想一目了然。同时,罗列出文章的重、难点。这样一来,课文的内容就很容易理解和识记,为课堂听讲做好铺垫。
(2)浏览速读摘录
A.通读浏览目录;B.速读标题、插图、图表;C.摘录重、难点内容;D.自主提出问题。
预习时,明确文章体裁,学生可根据文章的内容提出相应的问题。
(3)有机结合新旧知识储备
在预习新课文的过程中,能边学边迁移拓展旧的知识储备,并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到一起,生发出新的认知,梳理整合形成体系。
(4)逐步扫除障碍
在预习新课文的过程中,可以指导学生通过请教老师或同学,查阅相关资料和工具书,扫除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的障碍。这种方式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使其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5)绘制表格
将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条目、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法等绘制成表格的形式。这样一来,所要预习的内容条理清晰,纲举目张,使人印象深刻。
(6)思考质疑
在预习议论文的过程中,对文章中所阐述的观点、结论以及文中的某些说法质疑,提出自己不能理解的问题,通过反复思考、查阅资料、请教老师等方法,解决问题。
(7)以练代学
预习如果只是一味地看书,则可能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此时可以借助配套习题在做题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完成进一步的学习。
三、在预习中互动合作创新
预习是一个互动学习的过程,期间要注意师生间、学生间的相互合作,特别是学生掌握了之前所提到的一些基本预习方法后教师要特别关注学习小组的独特作用。通过学习小组成员间互动地讨论、交流、研讨、探究预习所得和存在的疑难问题,便于老师迅速掌握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在学生实际预习的过程中,有些问题也是要引起特别重视的。如,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否被极大程度地发掘出来,而不是敷衍了事;班级大部分学生是否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愿意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预习成果;班上有没有学生能运用老师指导之外的方法进行预习,提出自己的创设性看法;在课堂上能根据自己预习的情况提出自己的疑问并和其他的同学互动合作。学生根据文章需要和自身实际所选择的预习方法和途径,有利于培养自己的独立、自主、创新意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凸显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掌握预习的主动权。教师的实际作用只在于正确引导,而做什么,如何做,何时做,都应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在此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愿望和交际合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