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小组合作模式探究

2018-02-25袁巧云

新课程(中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学习效果分组美术

袁巧云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杜曲街道初级中学,陕西 西安)

在初中阶段的教育体系中,美术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其在培育学生鉴赏能力、审美素质等方面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至此,在实践教学中,为了将学科价值全方位地展现出来,教师也可以将小组合作这一模式引入其中,促使学生在探究、合作的同时,最大化地掌握知识,使学习效果达到最佳。由此可见,在现阶段对该模式的应用加以分析,是至关重要的。

一、小组合作模式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一)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1]

在美术教学当中,教师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只有拥有了兴趣,学生才能对知识主动地探索、研究,使最终学习达到一个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初中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将小组合作这一模式巧妙地融入其中,可以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在合作、交流的同时,对学习产生更浓厚的兴趣,达到一个激趣的效果,使教学目标得以落实。

(二)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增强

针对于初中生而言,其合作能力、团队意识是非常重要的,是必不可少的品质,将对其的成长、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而在美术教学中,借助于小组合作模式的融入,可以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合作、互动等,使其合作能力、团队意识得以增强,这对于其的全面、综合性发展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三)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强化

与传统的教育理念相比较,小组合作这一模式有着较大的不同,学习方式应用可以突破传统教育的禁锢,使教学本身得以更高层次的进步、发展。至此,初中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将小组合作这一模式引入进来,就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突破学习瓶颈等,使其学习效率得以强化,促使有效教学得以真正地实现。

二、小组合作模式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路径

(一)结合学情,划分学习小组

初中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的过程中,要想将小组合作这一模式的效用展现出来,助力于高效课堂的构建,首先要做的就是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将其划分成各个小组,并增强分组的合理性、科学性等,为后续的教学开展提供保障。在此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发挥自身的效用,秉持着适当性的分组原则等,为有效教学的实现保驾护航。

例如,在分组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的学习能力、认知水平、思维特点等,秉持着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保障每组间既有优等生,也有中等生、学困生等,使其更好地实现资源互补,使学习活动得以开展下去。在这样的分组模式下,可以保障每位学生在合作中都各司其职,使学生的学习氛围更加生动、良好,促使有效教学得以真正实现。

(二)发挥引导作用,推动教学开展

小组合作这一模式在课堂中的应用,只是一种教学手段,而并非最终的教学目的等[2]。至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也应意识到这一点,将自身的引导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促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投入到合作学习中,推动教学活动得以持续、有效地开展下去。

例如,在讲解“漫画”一课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以分组讨论的方式,来研究“漫画的含义是什么?创作手法、表现方法有哪些?”等,在讨论的同时,采用各种途径来解决问题,使教学得以开展下去。在这样的模式下,部分学生会结合课本进行分析,部分学生也会运用网络查找等,保障所有同学都可以投入到学习中,保障其有所进步、有所收获。

(三)注重评价环节,发挥教学效用

在美术教学当中,教师在应用小组合作这一模式时,评价环节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将这一环节落实好,才能将该模式的价值、效用等展现出来,使教学效果得以升华。至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也应对该环节加以注重,为高效课堂的构建而助力[3]。

例如,每当学生制作完美术作品之后,教师都可以让其展示出来,促使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将评价环节落到实处。在此过程中,可以使用教师评价、个体评价、小组互评等,帮助学生进一步地认识到自身的问题、不足等,使其及时改正,使学习效果得以提升、优化,使学习效果达到最佳。

综上所述,初中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将小组合作这一模式巧妙地应用其中,是至关重要的。此模式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能力,对于其有效学习的实现,也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虽然,从目前的实际情况上看,部分教师在该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但我确信,只要在大家的合力努力下,就一定可以使这些不足得到完善,为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猜你喜欢

学习效果分组美术
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效果评价分析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基于学习性评价原则提高研究性学习效果的研究
创意美术
莲心宝宝有话说
创意美术
分组搭配
创意美术
怎么分组
分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