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实践中的几点思考

2018-02-25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年26期
关键词:音乐课声乐岗位

(沈阳市辽中区职业教育中心 辽宁沈阳 110200)

在学前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到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已上升到国家战略,需要大批适应现代学前教育发展的合格的幼儿教师。声乐课程作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习中一门主要的专业技能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必须解决以下问题:

一、存在主要问题

1.学生不喜欢音乐课

大部分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正处于思想叛逆时期,对事物的认识还处于相对感性的阶段。同时,相对于普通高中,中职学生求知欲望不强烈,对自己不感兴趣的课程处于消极应对的状态。加之很多时候中小学音乐课开不全课甚至不开,这样中职音乐教材对于他们来说就显得“高”“大”“尚”。因此,入学后他们喜欢音乐,但不喜欢上音乐课。[1]

2.教材教师教法不接地气

一方面,教材内容往往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脱节,致使音乐课程审美性、艺术性的严重丧失,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与共鸣。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时教法和手段单一,只注重课本上的知识传授,缺少实践性能力的培养,学生一参加工作就不接地气,难以胜任幼儿园岗位要求。[2]

二、改进办法

1.了解学情,施教因材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绝大多数学生在选择这一专业前都没有进行过正规的声乐训练,他们只知道爱唱自己喜欢的歌曲,对于声乐教学和声乐训练一无所知。这就要求教师的声乐教学要从零开始,因材施教。

首先,从第一节声乐课开始就让学生知道学前教育专业开设声乐课程意义、目标及未来岗位要求,明白声乐学习并不是那么枯燥和困难,也有很多乐趣,只要认真努力学习训练,每个人都能获得进步和提高,让学生从心理上认识到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学习的重要性及未来的职业发展。

其次,对于歌唱姿势、发声、共鸣等基础的基本的和共性的问题采取统一授课,提高效率。对于声乐作品的大、中、小,唱法上的美声、民族、通俗等,根据学生的自身条件、兴趣爱好采取分组分层教学,充分关注学生心理感受,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实现声乐教学目标。

2.项目教学,培养能力

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课教学,教会学生正确的歌唱方法和技能是一方面,而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把所学知识技能运用到幼儿园教学实践中去。因此,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教学中探索实施“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是目前最有效的办法。

通过打破传统的按照各学科体系单独进行教学的模式,将乐理、声乐、视唱练耳、弹唱、键盘、舞蹈乃至教学设计、讲故事等若干科目的教学内容按照幼儿园教师岗位要求进行整合,明确以岗位素质能力为主线,开发出综合化和模块化的课程,形成实践化的教学任务。这样在教学实践中确立了学生主体地位,并把项目完成情况作为学生的学习标准和考核标准,让声乐教学任务成为在项目驱动下学生进行思考、实践、感悟、创新的活动。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当感受类型是“听”时,记忆的保持率为20%;当感受类型是“看”时,保持率为30%;当感受类型是“听+看”时,保持率为50%;当感受类型是“亲身实践”时,保持率为90%。学生能力不是教师“讲”会的,而是学生“练”会的,在此过程中很好的实现了知识到能力的转化。

3.处理教材,确定内容

目前,很多中制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材课本的往往与幼儿园岗位要求和学生的现实生活脱节。因此,有必要在深入幼儿园进行幼教岗位能力分析、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按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及《中职院校教学大纲》要求,对教材进行优化整合,根据实际教学需要,适当增加或删减原有教材内容,使教材内容更符合幼教人才的培养方向,学生毕业后能够很好的将所学传授给幼儿,更好地满足中职学前教育与幼儿园、幼教机构之间的供求关系,从而实现学生、学校和幼儿园三方共赢。[3]

总之,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早已不适应现代中职教育,不利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和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猜你喜欢

音乐课声乐岗位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音乐课的“乐”要大于“讲”
我的成长之路——参加“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
上好音乐课的三点思考
观“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