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结构改革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作用
2018-02-25
(吉林省农安县前岗乡鲍家中学 吉林长春 130208)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首次提出的重大命题——“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作为全国教育发展统领的《规划》,在指导层面第一次将此命题列入其中。足见国家针对教育发展过程中信息技术所承担的重要使命。教育信息化的意义——是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破解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难题,促进教育的 变革与创新”。既然用“深度融合”观念与做法取代“整合”观念与做法的目的是想要真正触及到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可见“深度融合”观念与做法和传统“整合”观念与做法的根本区别就在于:
一、“深度融合”要求实现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整合”不要求,也不关注这种变革
教育系统包含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终身教育”等多个组成部分,但其最重要、最核心的是“学校教育”——广大青少年的知识技能与思想品德主要靠学校培养;既然学校教育系统是整个教育系统的主体与核心,那么,“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的关键及主要内容,就应当是“学校教育系统的结构性由于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所以“课堂教学”应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既然“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那么“课堂教学结构”自然就应当是“学校教育系统的主要结构”;既然“课堂教学结构”是“学校教育系统的主要结构”,那么,实现了“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自然就等同于实现了学校教育系统最主要的“结构性变革”营造 信息化教学环境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内容。
实现 以 “自主、探究、合作” 为特征的 新型教与学方式则是一节 “整合” 课的 具体目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最终目标是要变革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将教师主宰课堂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结构,改变为既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突出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主导—主体相结合” 教学结构——而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正是“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的最核心的内涵。由此可见,深层次整合”的实质与落脚点是要变革传统课堂教学结构 ——将教师主宰课堂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结构,改变为既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突出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主导—主体相结合”教学结构。
既然“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就是“学校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的核心内涵。那么实施“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的基本思路就是要根本变革课堂教学结构。
这个应对举措就是要“根本改变课堂教学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教育质量的显著提升”——事实上,贯彻实施这个应对举措的过程,正是信息技术与教育实现深度融合的过程。
1.要深刻认识课堂教学结构变革的具体内容;
2.实施能有效变革课堂教学结构的“教学模式”;
3.在根本变革课堂教学结构的基础上实现学科教学质量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大幅提升。
那么实现深度融合的具体途径是什么?
要深刻认识课堂教学结构变革的具体内容
教学结构的变革不是抽象的、空洞的,它要具体体现在课堂教学系统上述四个要素地位和作用的改变上,也就是——教师要由课堂教学的主宰和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良好情操的培育者;学生要由知识灌输的对象和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和情感体验与培育的主体;教学内容要由只是依赖一本教材,转变为以教材为主、并有丰富的信息化教学资源相配合;教学媒体要由只是辅助教师突破重点、难点的形象化教学工具,转变为既是辅助教的工具,又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协作交流工具与情感体验与内化的工具。
二、实施能有效变革课堂
教学结构的创新“教学模式”要想将上述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真正落到实处,只有通过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并实施相关的教学模式才有可能;为此,应在不同学科中采用能实现课堂教学结构变革要求的创新“教学模式”
(1)重视“邻座学生的俩俩对话”邻座俩俩对话有最大的参与度,能把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要求落到实处;但是对于小学低年段英语水平为零起点的学生来说,在课堂上“说什么”以及“怎么说”,是个大难题,这就要靠“教师引导的师生对话”来做示范,并且“邻座俩俩对话”必须与“教师引导的师生对话”密切配合才有可能解决这个难题。
(2)重视“扩展听读”应从两方面落实落实这一环节:一是要提供生动有趣并与课文密切配合的听力材料,而且每篇课文都要配合4~5篇;二是要通过教学设计保证课上有较充裕的时间让学生能听完这些材料。
再如数学学科的“教学模式”能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结构变革要求的“教学模式”,若是从教学过程所包含的教学环节来划分,可看作是由五个环节组成的“教师主导下的探究”模式,其实施要领是:
(1)创设情境教师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把全班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当前学习主题上来。(2) 启发思考教师提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并能引起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3) 自主(或小组)探究由学生运用认知工具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自主(或小组)探究(不同的学科所用认知工具类型也不相同;探究内容可以是新授知识,也可以是拓展、迁移的知识)(4) 协作交流在小组之间或在全班范围进行协作交流;协作交流内容可以是新授知识,也可以是拓展、迁移的知识)。
(5)总结提高,在个人总结和小组总结基础上,教师加以补充与升华;使学生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由浅层认知达到深层认知。仔细分析上述不同学科的创新教学模式,不难看出,尽管实施的具体环节、操作方式有所不同,但都非常关注并力图实现课堂教学系统四个要素地位与作用的改变,也就是要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结构的根本变革。
三、在根本变革课堂教学结构的基础上实现学科教学质量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大幅提升
要根本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除了要有一整套有效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以外,还需要开发出相关的教学资源,并在信
息化教学创新理论指导下将这套教学模式、方法与教学资源,通过系统的教师培训,使之切实运用于课堂教学过程。只有这几个方面都做到了,才有可能真正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从而实现各级各类教育在质量方面的大幅提升。事实上,这种能达到基础教育质量大幅提升目标的“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就是在信息化教学创新理论的指引下,通过根本变革传统课堂教学结构来实现的。
可见,能否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也就是能否让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真正产生出“革命性影响”。唯一的衡量标准就是“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改变了没有。改变的程度有多大。”除此以外,没有任何其他的衡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