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与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研究
2018-02-25
(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830026)
引言
由于大学生心理和思维逐渐向着成熟方向发展,已经不能用单一的眼光看待大学生心理发展。这就应从大学生日常学习习惯和处事行为等方面判断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明确大学生出现心理变化的原因,据此开展强有力的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对于高校教育来说,合理的高校心理素质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大学生在短时间内捕捉到其自身心理变化趋势,还能结合大学生实际情况改善高校现行教学模式,以实现高校综合教育水平提升的目标。[1]
一、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1.心理逐渐成熟
多项数据表明,学生在不如大学前后自身心理素质和综合学习能力存在很大的差异,从学生心理素质的角度出发,学生在步入大学之后,其自身心理素质受到学习环境的影响,逐渐向着成熟的方向发展。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自我意识日益鲜明,能够按照自身意愿处理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而且大学生能够通过自身所作所为开展自主评判等心理活动,使得大学生对自身心理变化趋势等方面有所掌握,对于大学生后期学习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2]
2.心理社会性功能逐渐完善
对于刚刚步入高校的大学生来说,对突如其来的教学变革会产生一些不适应的情绪,导致学生对高校教学环境心存抵触。而在逐渐适应高校教育环境的条件下,大学生心理发展水平逐渐提升。而且在新的教育环境的影响下,学生心理特点发生改变,主要变化趋势表现在从单纯学习转变成社会探索上。这一改变不仅能够保证学生在短时间内适应高校教学氛围,还能实现大学生心理社会性功能逐渐完善的目的,驱使大学生心理向着成熟方向发展。[3]
3.心理发展中个别差异尤为明显
一般来说,步入高校的学生其身心成熟力度得以提升,在学习环境和社会发展动态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下,大学生心理逐渐稳定。而且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与年龄特征之间的关联性越来越低,其自身心理发展特点往往受学生个别特征的影响。在个别特征差异的条件下,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大不相同。在这一心理发展特点的影响下,就需要高校教育人员能够细致分析学生个别差异。明确学生个别差异对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产生的影响,以保证高校管理人员能够根据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构建更为合理的高校心理素质教育模式。
二、高校心理素质教育
1.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的重点
在进行高校心理素质教育体系构建的同时,必须保证高校管理人员对心理素质教育的重点要求有所掌握,尽可能保证所构建的心理素质教育能够满足高校综合发展需求,在提升高校心理素质教育水平的同时,使得大学生心理培养工作全面落实。就目前来看,我国各个高校心理素质教育重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与社会人士相比,大学生心理尚未发展到完全成熟的地步,为保证大学生在毕业之后更好的适应社会氛围,可以对大学生实施价值观和自我意识教育,确保大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社会变化趋势,同时更好的寻找自身社会角色价值。在激发大学生对社会心理感悟的同时,确保高校心理素质教育顺利开展。第二,对于大学生来说,在对其实施心理素质教育时遇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社会变迁所产生的压力上。这就需要在实施高校心理素质教育时引入幸福教育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提升大学生自身幸福感的同时,使得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能够满足大学生多方面心理需求。第三,从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其主要作用表现在挖掘大学生自身潜力上。为此应在高校心理素质教育时应用成功教育模式,通过一系列成功案例引导大学生心理正向变化。激发大学生对社会的向往,确保大学生在毕业之后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氛围。[4]
2.构建高校心理素质教育模式
由于高校心理素质教育涉及的课程比较多,整体教育难度比较大。为控制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出现问题的可能,必须按照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高校教育水平等方面制定合理的高校心理教育模式。严格遵循相应模式要求开展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强化大学生心理内涵,确保大学生后期发展水平得以提升。具体分析,在构建高校心理素质教育模式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第一,为保证大学生能够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充实自己,就需要高校能够按照大学生心理需求为大学生提供一系列社会实践机会,在提升大学生对社会发展趋势掌握力度的同时,使得大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提升自身价值。而且合理的社会实践活动,还能够保证学生自身思维得以完善,使得大学生更好的融入高校心理素质教育氛围当中,彰显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实质内涵。第二,由于心理素质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就需要高校在心理素质教育中转变单一教学模式,同时向大学生提供丰富的教育素材,确保大学生能够按照自身意愿选取适当的心理素质教育模式。提升大学生问题处理能力,确保大学生自信和独立等属性得以提升。第三,由于大学生心理容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干扰,极有可能产生一些不良心理。为此,高校心理素质教育部门必须强化对大学生的心理辅导力度,改善大学生自身不良心理,帮助大学生在短时间内走出心理困境。
结语
综上所述,了解到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与高校心理素质教育水平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这就需要结合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制定高校心理素质教育模式,改善高校心理素质教育中不合理的地方,确保高校心理素质教育与我国教育行业发展趋势处于相互衔接的状态。而且上文还明确的阐述了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对高校心理素质教育产生的影响,使得在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驱使下,高校心理素质教育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