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换高校思政教育范式,建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2018-02-25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年26期
关键词:范式应用型思政

(齐鲁师范学院 山东济南 250013)

一、转换高校思政教育范式的必要性

1.高校思政教育范式转换的内涵

“范式”,不是简单的范例、规范或者是模式,而是科学共同体所形成的有关价值、信念和方法论的共识,其实质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结合。而关于“范式的转换”,它不是简单的否定前者,崇尚后者,而是在前者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体现出一种扬弃精神,比如说倡导从知识范式向能力范式转换。[1]

“思政教育范式”,就是对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方面存在的现象所持有的观点、思维框架及思维方式的总称,它所表明的核心问题就是思维方式。“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式转换”,讲的是对思政教育在结构体系、研究方法、价值导向进行整体性改变的一个过程,它是继承而又发展,进而成为新的系统,是一种扬弃,是与时俱进的具体体现。[2]

2.转换高校思政教育范式的必要性。

在传统知识范式指导下,高校思政教学人才培养方式较为单一,培养的路径相对来说狭窄,且培养的人才缺乏应用型导向。当代社会更需要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的人才。因此,高校思想教育不能仅停留在获取理论知识学习层面,必须要加以改变,从知识范式转向能力范式,培养应用型人才,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求。同时,转换高校思政教育范式是对传统思政教育的继承与发展,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扬弃,更是构建新时代人才培养体系的必然要求。

二、转换高校思政教育范式的现状

1.忽视转换思政教育范式的重要性。这主要表现在高校思政教育重视传统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随着学习型社会的到来,对人才要求越来越高,局限于传统知识范式指导下的教育教学,教育工作很难得到长足发展。同时,课堂模式方面的很多范式转换上也没有到位,例如“知识范式”向“能力范式”的转换,没有充分重视起来,过分的强调课本知识,强调“社会需要论”,从而缺少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更是偏离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初衷。

2.思政教育课堂氛围缺失。目前大学生的主体是95后、00后,这一群体成长在新世纪里,深受改革开放和多元文化的影响,特立独行、标新立异,他们有着自己的想法。而纵观当前高校的思政教育课堂,在知识范式指导下,压抑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不利于积极主动学生学习。在这样的思政课堂教学中,有着迷之尴尬的一种感觉,经常可以看到教师对照课本,生搬硬套的在讲授,而学生拿着手机玩游戏,不知所云。

3.人才培养体系不明确。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是高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整套的,全面的,更可以说是高校教育工作的灵魂。然而很多高校思政教育方面没有建立明确人才培养体系,只是单纯的觉得学生的课上好就行,考试能过就行,从而忽视能力范式的培养,更是缺乏一系列的人才培养体系制定与实施。

三、转换高校思政教育范式,建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1.明确思政教育范式转换的指导思想。首先要有坚定不移的政治立场和科学的信念,找准正确的教学定位,让思政教育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教学方法对学生有巨大的吸引力。其次要始终坚持思政教育的教学大纲,坚持课程标准的出发点毫不动摇,要把思想认识做到三个统一,即“统一到党中央决策、要求和部署上来,统一到新课程方案上来,统一到新教材基本精神上来”。同时还需要思政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教材,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把握教材的主旨和中心思想,准确领会到教学中的理论难点和突出重点问题,为实现范式转换做进一步的准备。最后要求思政教育范式转换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以生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起一切要为了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的目标。

2.转换教师的思政教育范式。思政教育教学理论知识颇多,学生理解起来晦涩难懂,因此有必要转换教师层面的思政教育范式。这主要应当做到“知识范式”转变至“能力范式”,简而言之就是要从简单的填鸭式教学或者灌输式教学转换为实践能力型教学。很多教师都习惯于依赖课本,虽然内容严谨,结构统一,但是却生搬硬套,方法单一,缺乏根本目的性,让学生缺乏动力。传统的“我说你听、我教你学”的说教方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化教育的发展,所以必须向一种与社会生活相结合、让课堂气氛能够活过来的“能力范式”转换。确保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有效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社会培养所需人才。

3.创新思政教育课堂模式。传统的思政教育课堂已经越来越无法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丧失掉对思政教育的兴趣,随之而来的是屡禁不止的上课玩手机、睡觉等现象,所以创新思政教育课堂模式势在必行。一方面,充分活跃起课堂气氛,带动课堂节奏,这就要求教师放下课本但要把握课本,结合当代社会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与激流勇进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展师生间的共同讨论,鼓励学生在教学中“发声”。另一方面,思政教育课堂不仅仅是在教室,要回归社会,回归学生的现实生活,思政教育的教学内容与生活世界融会贯通,才能真实了解大学生多层次、多样性的需要,聚焦学生们的思想动态,心理状况,指导学生们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4.制定整套的人才培养体系。转换思政教育范式的根本就是要在能力范式指导下,培养一个优秀的合格的大学生,所以高校有必要建立起一整套的人才培养体系。第一,要明确学生培养定位,学校要明确培养一个怎么样的学生,怎样可以使学生更加优秀,更能适应社会。第二,制定学生培养标准,高校思政教育必须要有一套学生培养标准,这个标准必须紧密结合社会,通过社会调研方可制定。第三,建立质量监控体系,质量监控体系是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保障,也是检验实施的唯一效果。最后,做好反馈评估工作,反馈与评估工作是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效补充和完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进而让这一套标准更好的实行下去。

结语

高校思政课堂要想更好地发挥思想阵地作用,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就必须突破和超越以传统思政教育范式为指导的教学模式,加快教学范式转型,不断创新思政课堂模式,制定一整套的人才培养体系,这样才能有效的改善当前的一些不良现象,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培养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优秀人才。

猜你喜欢

范式应用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