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英语常见书面表达的试题及解题策略

2018-02-25代晨阳

新课程(中学) 2018年9期
关键词:时态书面图表

代晨阳

(山东省滨州市滨州实验中学,山东 滨州)

书面表达试题不仅考查了高中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是对其英语知识掌握水平、思维灵活性、知识面宽度、想象力与创造力等综合能力的考查。

一、提纲式试题及解题策略

(一)基本特点

在高中英语考试中,最为常见的书面表达题型即为提纲式,其中涵盖了作文的选材、立意及组织结构等要求,包含说明文、日记书信、议论文、通知等文体形式,相对来说较为严谨。这种提纲式书面表达的优势在于使文章的层次更加分明,不仅使文章大体框架得以明确,也规范了各个结构中重点所要表达的内容,为作答者提供了行文构造指引,只需要依照提纲层次进行文章内容排布整理,即可快速成文。

(二)解题策略

在进行提纲式书面表达文体写作时,由于题目已经规定了写作的范围、体裁等,因此我们应将写作重点从审题转向构思与展开。一方面,要对所给材料进行细致研读,确定材料所交代的主要内容、表达意义、目的、重点与层次安排。以“The Importance of Keeping a Good Mood”为题的提纲式作文为例,其中心内容即保持好心情的重要性,那么我们就应该围绕造成人心情沮丧的原因、保持好心情的作用以及如何保持好心情等几方面规划全文。另一方面,要巧妙运用材料,不能直接照搬照抄。提纲式作文并非意味着可以将所给提纲进行直接翻译,而是要动用知识储备进行灵活多变的转化,利用以往搜集的素材为文章提供有力支撑,使材料所给的提纲内容得以深化、升华。

二、图表与图画式试题及解题策略

(一)基本特点

图表式试题与提纲式试题相类似,都直观清晰地将重要信息进行罗列供我们提取,其不同点在于部分图表中所含数据需要我们进行汇总提炼,要注重无遗漏、全面地领会图表涵盖的信息数据。图画式试题则借助一幅或一组图面、漫画等形式,将信息直观形象地展现给考生,重点考查考生的观察理解、归纳概括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注重锻炼对图画内容的理解,将所要表达的内容进行概括,提炼出具有价值的信息,理解出题人所要考查的情感倾向,借助时态、逻辑顺序、表达方式等提高书面表达对画面主题的反映。

(二)解题策略

首先应当确定文章体裁,进行记叙文写作时要明确展现出人物、时间、地点、事件、过程、原因、结果等要素;进行说明文写作时应当明确图画的意图,将其中有价值的信息进行归纳概括,并加以阐释总结,注意要条理清晰、表达清楚;进行议论文写作时要注重严格围绕中心论点,提供充实的论据进行行文辅助,注重自然过渡与文章的书面用语。其次要确定人称与时态,通常在书写日记或书信时应用第一人称,讲故事时运用第三人称,结合图片展现内容确定所要运用的时态,注重人称与时态要保持全文一致。最后,在写作时要在发挥联想的基础上,做到虚实结合、详略得当,分清主次内容,不要拖泥带水[1]。

三、开放式试题及解题策略

(一)基本特点

伴随着如今英语教学的不断改革,出题者更加注重锻炼考生的综合水平。相较于传统的书面表达而言,开放式试题留给了考生更多的想象空间,通常只给定一个主题或是为数不多的提示要求,由考生自行创设情境、选择立意,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新精神,创造出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内容新颖、带有较强逻辑性与语言组织能力的文章。

(二)解题策略

开放式试题主要分为三种命题模式,其一是“命题作文”,例如以“Growing up is a/an_______experience”为题,要求考生借助happy,confusing,painful等词汇描绘成长经验,但除了借助这些带有鲜明情感色彩的形容词外,还应当添加具体的实例进行论证,注重行文的饱满性与立体性,使文章情感饱满、立意深刻,带给阅读者强烈的阅读震撼,激发读者共鸣。其二是时事类话题作文,例如“学生使用手机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学习之余还应当扩充知识储备,广泛借助经济、政治、文化、体育与科技等各方面内容,不断丰富知识、扩充知识面。其三是接续式作文,利用给定的素材或情境让考生自由发挥想象力进行续写,以“圆规”为例,在进行命题思考时可以利用圆规沿着既定的运动轨迹、坚定中心迈开步伐等特点,以“理想”为文章中心,使文章立意得到深远的拓展。在书写开放式作文时,一定要尽可能多地使用过渡词、分词短语以及插入语,灵活运用诸如倒装句、强调句和主从复合句等,表现出熟练驾驭英语语言的高超能力[2]。

总而言之,高中生应当在日常学习中加强对书面表达类题目的训练,培养精准审题、合理布局、准确用词等能力,提高写作的速度与正确程度,使英语能力得以充分显现。

猜你喜欢

时态书面图表
超高清的完成时态即将到来 探讨8K超高清系统构建难点
Keys
“一找二看三注意”,妙解动词时态题
双周图表
双周图表
双周图表
图表
书面表达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书面表达题参考范文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