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代陕西提学贾鸿洙生平著述考

2018-02-25赵金丹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赵金丹

(大连大学 文学院,辽宁 大连 116622)

1 家世考

贾鸿洙,字孔澜,一字曰“宪仲”,又作“献仲”,北直清苑(今河北保定)人,贾钶之子。主要生活在明万历、天启、崇祯年间。清李培祜《(光绪)保定府志》卷四四云:

贾鸿洙,钶子,万历丙辰进士,官至河南布政使。[1]卷四四

案,贾鸿洙之父贾钶,字太承,一字衔怙。万历二十五年(1597)丁酉科举人,历任山西猗氏知县、大理寺正卿、官至户部郎中。为官廉能,有政声。治猗,平徭息民,尤甚加意学宫;任大理寺卿时尽力平反,要人每撼以危语,屹如也;任户部郎中,题覆汰诸冗官议,岁省万余金。生性孝友,临终前叮嘱其子贾鸿洙要善待弟侄族党。博涉经史,著有《左粹》一编,《鸣鹤堂诗意》四十卷。其事迹见《(光绪)保定府志》卷五四。贾鸿洙对其父的才学尤为推重,其《周雅续·自序》云:“北极贾子续《诗》,而其先大夫所著之《诗意》亦因以翼飞。”[2]自序这里的“先大夫所著之《诗意》”,即指其父所著之《鸣鹤堂诗意》。明刘荣嗣撰有《贾献仲〈宁我篇〉跋》一文,亦盛赞贾钶之才,曰“人知献仲(贾鸿洙)才,不知其大人啣怙先生,①“啣”,当作“衔”,“衔怙”为贾钶之字。先生笔花剑气横绝当时。先达如北海冯宗伯、梁门郑襄敏、交河余文恪,无不为先生别悬一榻。其响悦而气应者,则今田民部平野、孙太史恺阳、刘大参茂成诸公。诸公岂易得当者耶!丁酉贤书以先生庆,得人搆堂讲读,扁曰‘鸣鹤’。……丙辰之捷,余甚奇献仲文,献仲曰:‘顾何足言,是父书之糟粕,百不一当者也。’”[3]卷四

贾鸿洙的家世情况在明陈仁锡《奉政大夫贾公妣赵氏墓表》中记载颇详,其文曰:

辛未之秋,册封周府事竣,方伯孔澜贾公手孙师志若翁文索余表……表世系:清苑之有贾隐士,自小兴州来,始祖彦明,阅资斌义,进,进官温州知事。良佑其子,与兄良佐随宦学,兄录明经,弟传笃行。良佑生文卿,簿商河,洁于小官而乐为之,声与温州等。起家文学,高太保志焉。生允中为翁父,延庆治粟,大使虽文,无害自好。娶郭氏八载,生翁,大发祥。方伯既多令子,贡于廷,凤有毛、鸿且渐矣。表王言翁父赠奉政大夫,母初封太孺人,累赠宜人。[4]卷二

案,方伯孔澜贾公,即贾鸿洙,字孔澜。此墓表为贾鸿洙请陈仁锡为其父母所作,墓表中所言之“翁”,即贾鸿洙之父贾钶。墓表开头交待了贾鸿洙之家世:清苑贾氏之始迁祖为贾彦明,迁自小兴州,官温州知事。贾彦明有二子,长曰良佑,次曰良佐。贾良佑即贾鸿洙之高祖,明经。良佑之子名贾文卿,即贾鸿洙之曾祖,曾任商河簿,以文学起家。贾文卿之子名允中,即贾鸿洙之祖父。贾允中之妻为郭氏,即贾鸿洙之祖母。贾允中以其孙贾鸿洙封为奉政大夫,郭氏则累封为宜人。郭宜人教育子孙以严格而闻名,与贾鸿洙同年考中进士的陕西三原诗人来复曾撰《寿贾太母》一诗,诗中有云:“常人弄孙常含饴,大母爱孙课文词。血汗之毛五色羽,旁观尚怜况阿祖。贾氏之虎伟彪怒,昂藏赖汝挥门户。堂上耋年意栩栩,君不见,承明阶前试居五。”[5]卷六“承明阶前试居五”,指贾鸿洙为万历四十四年(1616)殿试廷对第五名进士,从来复的诗中可以看出,贾鸿洙科第成绩优异,离不开其祖母的严格培养。又,明鹿善继《祭贾太夫人文》赞郭氏云:“既母衔怙翁,而复母孔澜子,无惭桂孙,何愧兰煌。”[6]卷十二衔怙翁,即贾鸿洙之父贾钶,字衔怙,又作衔岵。

墓表中对贾鸿洙之母也作了较高的评价,文曰:

先生(贾钶)初配赵淑人,父本邑省祭官武魁,母刘氏新庄之东刘家口人,结褵之后十年而逝。端重去华饰,洁酒浆。王母赵孺人严,为解颐合炊数年。客满主簿公席,郭宜人病,则代之治肴具,又代事赵王母。十八举方伯,高王母、于孺人白首在堂,五世翟袆,女宗母师。初,淑人之宽翁于读也:“小捷勿矜,小挫勿挫,终身珮之。”将逝矣,公掩泣曰:“益友不误我,我误子噫。”有子无咎,是谓齐德。齐德故可表也。[4]卷二

案,据此知贾鸿洙之母为赵氏,勤俭孝顺,持家稳重,且极有见识。

贾鸿洙妻子及子女,史料中亦有记载,《(民国)清苑县志》卷一云:

世膺常宠坊……为赠户部郎中贾允中、宜人郭氏……陕西布政司参议贾鸿洙、恭人刘氏立。[7]卷一

案,据此知贾鸿洙妻为刘氏,封恭人。又据《(民国)清苑县志》卷四记载,贾鸿洙之子有贾尔霖、贾尔梅、贾尔棨,“三人俱负才名,人比三凤,而尔霖尤敏妙,博读古书”。[7]卷四贾尔霖字用汝,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受学于孙奇逢,四十六年(1618)应京兆试,拟中解首,以策语触时忌,置副卷第一。曾从父宦秦、豫间,与文翔凤诸名士游,诗文益进,下笔千言立就,秦、豫大吏皆延礼之,为镂其诗于石。壮岁感病,卒。著有《笔眺集》《澹宁轩诗集》数十卷。事迹见《(民国)清苑县志》卷四《人物下·文学》。据《周雅续》“门人姓氏”知贾尔霖参与编纂《周雅续》。贾尔梅字羹署,博学工诗、古文辞,顺治三年(1646)举人,以事母不仕,年七十二卒。著有《若庵诗集》《玉立山房文集》《世纶堂杂著》共二十卷。事迹见《(民国)清苑县志》卷四《人物下·文学》。贾尔棨字幼临,生平事迹不详。据《周雅续》“门人姓氏”知贾尔棨参与编纂《周雅续》。

又据清李卫《(雍正)畿辅通志》卷八七,贾鸿洙有一女:

刘兆元妻贾氏,保定府人,河南布政使孔澜之女,归同邑刘兆元。兆元素孱弱,以苦读致沉疴,氏煎汤药伺。卧起,不解衣合睫者两月余。夫卒,遂绝粒。舅姑泣劝曰:“曷不少延治后事宽吾老人力耶?”乃稍沾勺水,迨治丧毕,泣谓舅姑曰:“儿已许良人矣,以孙辈累舅姑可也?”临穴一恸,遂不起。[8]卷八七

据此知贾鸿洙有一女贾氏,嫁于同乡人刘兆元。

综上,清苑贾氏家族之兴盛始于贾钶,至贾鸿洙享“关西夫子”之誉,后又有“三凤”为继,亦堪称一时一地之盛事。

2 生平考

据清《(雍正)陕西通志》卷五二、《(光绪)保定府志》卷五四、《(民国)清苑县志》卷四知,贾鸿洙为万历四十四年(1616)丙辰科进士第五名,授户部主事,历任陕西布政使司右参议、河南副使、陕西提学,最后官职为河南布政使,因病卒于官。贾鸿洙为官清正,为政颇优,曾被皇帝召见赐宴。以河南副使分守怀庆府(今河南沁阳)时,因没有及时为大宦官魏忠贤建立生祠,险遭陷害。为人子则甚孝,其父逝世后,在坟墓旁建“思成堂”,“居其中者三年”。贾鸿洙在提督陕西学政的几年间,主持学校教育工作出色,赢得“关西夫子”之称誉。他在担任陕西提学期间,组织编纂了一部专门收录明代陕西先贤之作的地域性诗歌总集《周雅续》,此集“共收录明代82位陕西籍作者的诗赋作品多达2 709首”,[9]题材广泛,涉及明代陕西地区的风土人情和社会动态,为保存陕西乡邦文献做出了巨大贡献。

贾鸿洙担任陕西提学的具体时间,史料中未见明确记载。据《明实录》《明史纪事本末》可知,贾鸿洙在天启二年(1622)由户部郎中升为陕西右参议分守关内道,天启七年(1627)为河南副使分守怀庆。而文翔凤所撰《周雅续·序》云:“贾子方新命观察汴……而庚午秋冬之交,贾子勒书汴……”[1]序案,“贾子”即贾鸿洙,“观察”为唐代观察使之省称,此处借以代指明代布政使之职,“汴”为宋代“汴京”之省称,此处借以代明代开封府。据《明史》卷四二《地理志》知,明代承宣河南布政使司治所在开封。又案,“庚午”为崇祯三年(1630)。综上可知,贾鸿洙从崇祯三年已开始担任河南布政使,则其任陕西提学的时间约为崇祯元年至三年,即1628年至1630年之间。

贾鸿洙之生卒年,现存史料中未见记载,兹据《周雅续·自序》末之题署等资料可约略推知其卒年。《(光绪)保定府志》云:“历任至河南布政使,以疾卒于官。”[1]卷五四可知贾鸿洙卒于河南布政使之任上。《周雅续·自序》末题署有“时崇祯五年岁在壬申季春望日,赐进士第、河南布政使司右布政使”,[2]自序又毕自严《度支奏议·新饷司》卷三六《覆总理议罚解银挂欠司府各官疏》云:“合将河南布政使贾鸿洙挂欠原少者罚俸二月,镇江府王秉鉴挂欠颇多者罚俸四月……请恭候命下臣部移谘吏部并各该抚按司府遵奉施行。崇祯六年二月十五日具题本月十七日奉圣旨是钦此。”[10]卷三六可知贾鸿洙于崇祯五年、六年皆在河南布政使之任上,则其病逝当在六年以后或七年之间。

3 著述及交游考

3.1 著述考

贾鸿洙学识深邃,颇有才情,《(光绪)保定府志》卷四四著录其撰有《鹤鸣堂四书圣谛测》三十八卷,纂辑《周雅续》一部,校定《太微经》一部。《鹤鸣堂四书圣谛测》今未见传,《周雅续》及其校订的《太微经》(文翔凤著)今有传本,《太微经》卷首有其所撰写的序文一篇。①文翔凤《太微经》一书,今传明万历年间刻九卷本和明崇祯年间刻二十卷本两种,而由贾鸿洙校订并撰写序文的是二十卷本。此外,吉林大学图书馆藏有明崇祯间刻本《经济录》二卷,题“武功张鍊伯纯甫著,上谷贾鸿洙宪仲选”,前有崇祯二年(1629)贾鸿洙所撰序文及为张鍊所作的墓志铭,《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据以影印。

3.2 交游考

贾鸿洙为北直保定府清苑人,宦历秦、豫,官至二品,定交游广泛。惜未见其别集传世,故只能从他人别集及相关总集中推知一二。从现存资料来看,其交游对象主要涉及同乡、姻亲、同年、世交、任职当地之名士等。

孙奇逢(1585—1675),字启泰,号钟元,容城(今属河北)人,理学家。经历明清两朝,先后十一次被征聘授官,均辞不就,人尊之为“征君”。万历二十九年(1601)举人,后屡试不第,遂绝意仕途,以传授宋明理学为己任。康熙十四年(1675)卒于夏峰,年九十二。著有《四书近指》《理学宗传》《岁寒集》《岁寒堂续集》,其后人收编为《夏峰先生集》十四卷。其学术思想调和朱熹、王守仁之学说,认为朱的穷理、王的良知,皆殊途而同归,百虑而一致。诗作不事铺张,直抒胸臆,较有气魄。事迹见赵尔巽等《清史稿》列传二六七。孙奇逢与贾鸿洙为同乡兼儿女姻亲。万历四十四年(1616),贾鸿洙遣其子贾尔霖受学于孙奇逢,奇逢以女妻之。据《(光绪)保定府志》卷六八载,其女出嫁之日,奇逢制布衣一袭,戒女曰:“汝家贵盛,归宁当服此,勿忘吾家累世寒素也。”[1]卷六八贾尔霖早卒,孙氏守节抚孤,年八十余,临终告其子以嫁时布衣殓之。孙奇逢《夏峰先生集》有《复贾孔澜》《与贾孔澜》等书启五篇及为贾鸿洙祖母所作《祭贾太宜人文》。

鹿善继,字伯顺,定兴(今属河北)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进士,授户部主事,改任兵部职方主事。孙承宗理兵部事,推心委任,出督师,以为左右手,升郎中。崇祯初,官太常少卿,请归。清兵破定兴城,死。赠大理卿,谥忠节。《明史》卷二六七有传。又据魏大中《留别贾孔澜》诗前小序云:“鹿伯顺以借金花镌秩归卧江村,念之不置,道出定兴,将就访焉,孔澜其姻家也,故及。”[11]卷十则鹿善继与贾鸿洙亦为同乡兼姻亲。清人汤斌《征君孙先生年谱》“四十七年己未三十六岁”条载:“(征君)为苏汤宇与王坦山太守书略云:雄县廪生苏汤宇,苦心砥行学古之士也,生平孝友,雅重乡评,两举行优,荷蒙褒赏,食廪近三十年,毫无分外一事。某等结社于二十年之前,不独文义相长,实以行谊共推。鹿职方伯顺、贾宪副孔澜,俱同声味。”[12]卷上又,《孙征君日谱录存》卷二十载:“初二日,(征君)与二三子曰:‘人每致慨于交道之难也。忆子与伯顺四十年,予不知伯顺之非,予亦不知予之非伯顺。贾孔澜尝向人云:彼二人之交,真古人也。’伯顺曰:‘子何不说我三人之交真古人也。’孔澜曰:‘予自揣未能如二君之相忘于无言,故不敢窃附耳。’”[13]卷二十此外,《鹿忠节公集》卷十二存其为贾鸿洙祖母所作《祭贾太夫人文》,中有“某等孔澜莫逆,休戚攸关,闻讣之情,不胜悼怛”等语。[6]卷十二《鹿忠节公集》卷十七存其《与贾孔澜书》四篇。

刘荣嗣,字敬仲,号简斋,别号半舫,曲周(今属河北)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进士,除户部主事,调吏部,历郎中,累官至工部尚书,总督河道。刘荣嗣在朝二十年,政声卓著,反阉党,兴水利,德被民生。能诗,擅长书画。著有《半舫集》,诗与钱谦益齐名;书学王羲之,晚仿苏东坡,造诣颇深;画有云林笔致,与童文敏齐名。从现存诗文看,刘荣嗣与贾鸿洙二人交往较为密切,不仅是同年,亦为文友。刘荣嗣曾作《题扇头竹为贾宪仲》,诗曰:“庭前有修竹,静对匪朝夕。旁有高槐阴,下有盈尺石。长安尘土而,暂向此中辟。我有同心友,去此岁初易。但闻竹间响,宛然见履屐。愁与我友笑,闲与我友适。嗜与我友澹,貌与我友泽。离则日相思,一日亦可惜。谁写竹箑土,领此情脉脉。置子怀袖间,莫问来与昔。”[14]卷一《简斋先生集》中还有《花朝魏仲雪招同丘毛伯贾宪仲集玉峰老人宅分赋》(《诗选》卷三)、《与贾孔澜》(《文选》卷二)、《贾献仲〈宁我篇〉跋》(《文选》卷四)等诗文。

魏大中(1575—1625),字孔时,号廓园,嘉善(今属浙江)人。少家酷贫,读书砥行,尝从高攀龙受业。万历四十四年(1616)考中进士,授行人,迁工科给事中,历礼科右给事中,进吏科都给事中。死于珰祸。崇祯初赠太常卿,谥“忠节”。著有《藏密斋集》二十四卷。《明史》卷二四四有传。魏大中与贾鸿洙亦为同年,其《藏密斋集》卷十有《留别贾孔澜》,诗曰:“衮衮红尘里,逢君独古心。交慵嬴道合,官冷得几沉。楚国浮查远,江村卧雪深。不堪当此隔,乘兴欲招寻。”[11]卷十

阮大铖(约1587—约1646),字集之,号圆海、石巢、百子山樵,怀宁(今属安徽)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进士。天启时依附魏忠贤阉党,崇祯初罢斥为民。福王立,因马士英援引,官兵部尚书、右副都御史,竭力报复打击正派士大夫,并排挤以史可法为代表的抗清派,后降清。《明史》将其列入《奸臣传》。著有《咏怀堂诗集》及《燕子笺》《春灯谜》《双金榜》《牟尼合》等四种传奇。生平事迹详见《明史》卷三〇八《马士英传》附《阮大铖传》。阮大铖与贾鸿洙虽为同年,但阮因依附阉党为士林所不齿,而贾为官正直,分守怀庆府时,曾因未及时建魏忠贤生祠而险遭陷害,二人似非同道中人。但阮大铖现存诗作中确有与贾鸿洙交往之证明。如《咏怀堂诗集》卷三有《春暮得贾方伯孔澜中州书》,诗曰:“千里夷门草,青青直到淮。晤言殊有托,搴釆复何乖。隐几河流静,开帷岳色佳。知君为政暇,于此寄高怀。”[15]70《咏怀堂诗集》诗外集乙部有《答贾方伯孔澜》:“涕笑何途是,时清事逾危。民生那可道,真宰甚难窥。松阁无凡籁,烟江有旧丝。余心诚匪石,持以慰相思。”[15]239

陈仁锡(1581—1636),字明卿,号芝台,谥号文庄,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代经学家。天启二年(1622)进士,授编修,典诰敕。曾因不肯写魏忠贤铁券文而被罢官。崇祯初年官复原职,旋进右中允,升国子祭酒。敏而好学,学贯经史,讲求经济,尤喜撰书。《明史》卷二八八有传。著有《无梦园初集》《遗集》等。陈仁锡曾作《奉政大夫贾公妣赵氏墓表》,云贾鸿洙之父贾钶与其父“作令同,祀名宦同,祀乡贤又同”,[4]卷二则贾鸿洙与陈仁锡可谓世交。

参考文献:

[1]李培祜.(光绪)保定府志[M].清光绪十二年(1886)刻本.

[2]贾鸿洙.周雅续[M].明崇祯刻本.

[3]刘荣嗣.简斋先生集:文选[M].清康熙元年(1662)刘佑刻本.

[4]陈仁锡.无梦园初集:驻集[M].明崇祯六年(1633)张一鸣刻本.

[5]来复.阳伯诗集[M].清道光廿三年(1843)刻惜阴轩刻本.

[6]鹿善继.鹿忠节公集[M].清刻本.

[7]金良骥.清苑县志[M].民国廿三年(1934)排印本.

[8]李卫.(雍正)畿辅通志[M].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9]赵金丹.明崇祯刻本《周雅续》三考[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2):47-52.

[10]毕自严.度支奏议:新饷司[M].影印明崇祯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11]魏大中.藏密斋集[M].明崇祯刻本.

[12]汤斌.征君孙先生年谱[M].清康熙年间刻本.

[13]孙奇逢.孙征君日谱录存[M].清光绪十一年(1885)刻本.

[14]刘荣嗣.简斋先生集:诗选[M].清康熙元年(1662)刘佑刻本.

[15]阮大铖.咏怀堂诗集[M].胡金望,汪长林,校点.合肥:黄山书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