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河声谭嗣同诗写兰州
2019-09-25刘正初
科学导报 2019年48期
刘正初
清代光绪十年(1884年),古城兰州迎来了一位新的朝廷命官,来自湖南浏阳的谭继洵出任甘肃布政使。“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黄河永是流逝,街市依旧太平,没有人在意一个封建官僚的来去。兰州因此有幸的是,十九岁的谭嗣同跟随父亲来到了兰州,在这里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留下了美好的诗篇。
兰州自古是黄河上游的雄关、丝绸之路的重镇。“金城置郡几星霜,汉代穷兵拓战场。岂料一时雄武略,遂令千载重边防。”谭嗣同的这首诗,形象地说明了历史上兰州雄踞西北的战略地位。也许是兰州赋予了谭嗣同独特的眼光,谭嗣同给兰州也增添了诗歌的光彩。
当时的兰州,牡丹遍及城区各处。谭继洵出任甘肃布政使之后,全家迁居“憩园”。布政使署后园牡丹为兰垣之冠。谭嗣同记道:“甘肃故产牡丹,而布政使署中所植为冠。凡百数十本。本著花以百計,高或过屋。”谭嗣同在《和景秋坪侍郎》诗中写道:“白塔无俦飞鸟回,苍梧有泪断碑愁。惊心梁苑风流尽,欲把兴亡数到头。”由此可见这里是一个有故事、有历史的园林。“人影镜中,被一片花光围住;霜华秋后,看四山岚翠飞来。”少年谭嗣同在那一片牡丹花园中,风流倜傥、豪放不羁、才思奔涌,创作了很多联语和诗词。
在谭嗣同的诗联中,憩园真美啊!有“夕阳山色横危槛;夜雨河声上小楼”(夕佳楼联),也有“鸠妇雨添三月翠;鼠姑风裹一亭香”(天香亭联)。骏马秋风冀北和杏花春雨江南融入一园,远山与长河、青春与古老汇聚于此,兰州在少年谭嗣同的诗意中绵长多韵、摇曳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