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诚信教育
2018-02-25陆群
陆 群
(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二中)
孔子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可见诚信的重要性。然而,在利益的驱使下,弄虚作假、言而无信、诚信缺失的现象时有发生。这种不正的社会风气蔓延到了校园,影响着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因此,加强中学生的诚信教育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首要任务。
一、中学生诚信现状分析
中学生诚信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上课过程中不认真听讲,下课后抄袭或花钱雇佣他人做作业,考试过程中出现传纸条、手机搜题等作弊行为。
2.通过修改考试成绩的方式来欺骗家长;蒙骗家长和老师,在成绩单上代替家长签字。
3.编造假的理由向家长索要钱物(学校缴费等);为了获得假条以装病或家长出事的理由蒙骗教师。
4.隐藏事实,随意编造理由,对自己犯的错误拒不承认;同学犯错,会通过略去重要信息或推脱的方式来应对学校调查。
二、导致中学生诚信缺失的因素探究
针对中学生诚信缺失现状,教师不能直接判定是学生道德品质的降低,要综合不同的因素和情况来分析。
1.家庭因素分析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很多家长都过于注重孩子的物质需求和成绩,对道德品质有所疏忽。在家庭教育方面,部分家长会以“社会很复杂,吃亏的都是老实人”来教育孩子,导致孩子从小就树立了“不做老实人”的观念。部分家长没有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自己随意说谎,比如有的家长欺骗单位,谎称生病来请假……殊不知,凡此种种孩子耳濡目染,导致他们慢慢失去了诚实守信的好习惯、好品格。
2.学校因素分析
我国一直把德育放在学校教育的首位,但是依旧存在重视智育、忽视德育的现象,以学生的成绩来评判学生的好与坏,导致学生不注重诚信。在实施德育过程中,将德育和政治教育画等号,导致德育内容出现空洞化、抽象化现象,学生对诚信不再注重,甚至萌生了讲诚信便是傻子的想法,不懂得诚信的真正意义;实施的教育方式缺少启发性,很多教育内容都是以灌输的方式来实施,不利于学生培养自我教育能力,导致学生缺乏对诚信的正确认识,不理解诚信的社会意义。
3.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
在新时期的环境下,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有一部分人为了个人的利益放弃了诚信,导致市场中混入大量的假冒伪劣产品;同时,大量的虚假广告和信息充斥在人们的身边……这些现象都对中学生的诚信造成了负面影响。
4.中学生自身素质导致诚信丧失
中学生出现诚信缺失现象的直接原因是自身素质的缺失。现在的中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比较优越的待遇,容易出现娇生惯养的情况,缺少一定的吃苦经历,导致责任意识不强,存在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自私自利心态。
三、对诚信教育的思考:措施和方法——大力加强中学生诚信教育
1.家庭方面,父母要树立正确的榜样
要重视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作为家长,要提升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积极转换教育思想,从小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以德育为先,有效开展家庭教育,端正孩子的思想,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文明行为,为孩子的心理健康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从而进一步促进孩子的智力和非智力发展,有效提升孩子的综合素质,使其以诚信的态度来面对社会和身边的每一个人。
2.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
作为一名教师,要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能够约束自己的行为,防止出现言行不一的情况,通过自己的行为来为学生树立一个典范,通过自己的德行来感化学生,避免出现极端的话语和行为。同时,走下讲台后依旧要以身作则,积极发扬作为一名教师应有的风范,在生活中为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典范。教师还要积极提升综合素质,拓宽自己的知识面,选择和诚信品德有关的书籍推荐给学生阅读,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从而促进学生认识水平的提升,使其能够自觉主动地培养自身的诚信品德。
3.学校方面,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悟、悟中醒、醒中行
(1)学校要积极加大对中学生诚信教育的力度。依照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案,根据不同的方案采取相应的教育手段,将诚信教育渗透到实际的学科教学当中,同时要积极地开展诚信教育方面的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诚信的意义。
(2)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让学生意识到诚信做人、诚信做事的意义,如班级制订的班规班纪,一定要说到做到,“言必行,行必果”。
总之,诚信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短时间内完成,要综合各方力量,社会、学校、家庭要积极发挥自身的优势,提高对诚信教育的重视度,有效促进青少年培养诚实守信的素质,这样在未来的发展当中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吴斐斌.浅谈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必要性[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11(7).
[2]陈曦.对中学生诚信道德的培养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7(4):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