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的策略
2018-02-25马丽霞
马丽霞
(浙江省丽水外国语实验学校)
从事初中数学教学工作十余年来,笔者发现:自私、懒惰、沉迷网络、厌学、和父母顶嘴、不接受老师的教诲等的学生人数一年比一年多。作为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看到这群感恩品质缺失的学生,我的内心十分痛苦。我一直在思考初中数学教学除了能让学生学好数学、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理性精神之外,还能给学生带来些什么?
结合这几年我校把感恩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线来抓的实践,我认为可以把感恩教育融入平时的教学中去,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懂得知恩、学会感恩。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初中数学教学实际,本文从以下几点来谈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的策略。
一、转变教育观念,以身示范
受我国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老师认为只要学生考试能考高分,能考上好的高中,自己的任务就完成了。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把重点放在如何提高学生的分数上,比如使用“题海战术”,自然就不重视播撒感恩的种子。而作为祖国的接班人,这群孩子不是做题的工具,拥有健康的人格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教师不仅仅要关注学生的智力发展,更要重视德育,而感恩教育恰恰就是德育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教师的言行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身边的学生。因此,教师想要引导学生学会感恩,首先教师自己就必须是懂得感恩的人。教师经常对学生给予自己的帮助表示感谢,学生自然也会对接受他人的帮助表示感谢。当然,当我们为学生面批了作业或进行个别辅导时,我们也应要学生说声“谢谢”。这便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教师做好了感恩的榜样,学生怎么能不去效仿呢?
二、挖掘数学教材,激发感恩情怀
初中数学教材不像别的学科那样感恩内容很明显,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出教材中蕴涵的感恩素材,并灵活结合教学实际,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1.浙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的阅读材料部分中,有很多都是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好素材。比如七年级上册《中国古代在数的发展方面的贡献》、七年级下册《九章算术中的“方程”》和《杨辉三角与两数和的乘方》、八年级上册《从勾股定理到图形面积关系的拓展》、八年级下册《一元二次方程的发展小记》等阅读材料,可以让学生知道我国古代的数学家有不朽的研究成果。这些阅读材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更促使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充满动力与激情。
2.教材中还有很多例题、习题也可以使学生认识到自然和生命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感恩生命、感恩自然等情感。例如,在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时,里面就有很多关于“希望工程”“植树活动”“压岁钱储蓄”“抗洪救灾”“资源储量”等应用题,我们可以在列方程的同时,进行感恩教育的渗透。比如讲讲希望工程的宗旨是建立希望工程基金,救助因家庭贫困而失学的儿童重返校园等相关知识。这不仅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理念,还能让学生在做题的过程当中,培养感恩社会、感恩生命、感恩自然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3.改编教材中的节前语,也能为数学教学中落实感恩教育提供素材。如七年级下册第32页“2.1二元一次方程”的节前语可改编为:感恩节到了,小杰买了单价分别为2元和1.2元的贺卡若干张,花了10.8元,问这两种贺卡各买了多少张?虽然只是增加了“感恩节到了”五个字,但无形中让学生明白,并非报大恩大德才叫报恩,有时简单的一张贺卡也能很好地表达出那份感恩之情。其实,只要我们细细研读教材,这样的素材还有很多。初中的数学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数学成绩好,更要教会他们如何做一个懂得知恩、学会感恩、还会施恩的人。让学生明白感恩要用行动来证明,要从我们身边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
三、用数学家的故事,来感恩师长、社会
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教育意图隐蔽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学生都爱听故事,教师不妨结合初中数学教学实际,讲一些有关数学家的知恩感恩的故事,这不就是所谓的无痕教育吗?
例如,当教到数形结合思想时,我们就可以讲讲数学家华罗庚尊重他老师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华罗庚是当代著名的数学家,可同学们不知道,他读初中时,由于贪玩,数学成绩不怎么好,有时还不及格。但他的初中数学老师发现,虽然华罗庚贪玩,但思维敏捷,解题方法独特,于是便尽心尽力地栽培他。华罗庚幸遇良师,钻研数学的兴趣也越来越浓,最终成为一名享誉世界的数学家。但他成名后终身不忘恩师,经常去看望他的初中数学老师,甚至在老师去世后,还始终如一地照顾老师的家属。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挖掘数学课中的感恩素材,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但不能流于形式,把数学课上成感恩课,要做到有机渗透,潜移默化,让感恩的种子在学生的心中慢慢发芽,茁壮成长,最终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懂得知恩、学会感恩的人。
参考文献:
[1]杨立臣.课堂教学中的感恩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0(11).
[2]王玉凤.浅谈感恩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J].中学教学参考,20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