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
2018-02-25姜勇
姜 勇
(吉林省农安县三岗镇初级中学)
思维是智力表现和能力拓展的综合体现,思维方式是可以通过科学系统性的训练培养的,因此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逐渐成为素质教育的基础目标。初中语文教学不再拘泥于传统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学生不仅仅要对课本上的知识熟记于心,更要注重自己逻辑性思维的养成和自主探究能力的训练。教师要从自身开始适应潮流趋势,改变传统的教学环节设计,积极创设新型课堂教育模式,让学生自主探究所学内容,通过小组合作性学习模式与新课改交相呼应,探寻最为有效的科学教育方法,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得到提高。
一、初中语文教学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初中阶段是学生思维养成的重要阶段,在整个学习生涯中初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就要求初中教师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际中要充分挖掘课本中的可利用知识,引导学生在主动扩大自己的视野、拓宽知识面的同时培养主动学习的习惯,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死记硬背已经应付不来灵活多样的考试题目,学生必须具备举一反三的能力,灵活运用课本知识解决考试乃至生活中的难题。语文教学工作者要从实际出发,切实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落实到切实可行的课堂教育中。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的时候,鲁迅先生的文章本就深奥难懂,教师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可以多提出几个具有建设性的问题,可以让学生课下对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进行了解,在课文中心思想的总结归纳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大胆说出自己的猜测和想法,教师要及时进行补充,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锻炼学生独立学习思考的思维能力。[1]
二、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探究现状
从教学实际出发,培养中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模式还没有得到广泛重视,许多教龄较长的老教师已经形成了自己固有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环节设计,一时之间难以改变,教师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工作没有引起广泛的关注。其次,“死记硬背”对于语文这门学科来说的确可以应付考试,教师还存在“学生熟练掌握字词句就够了”的错误思想,并没有充分意识到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这就造成了当下素质教育开展难、推进慢的现象,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阻碍了新课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推进程度。例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这篇文章的时候,学生很熟悉这篇文章,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教师教学难度,教师只需在学生对这篇文章原有的理解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文章的中心思想,站在初中生的角度阅读这篇课文,使学生获得新的知识体验。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效策略
(一)将抽象的课本知识具体形象化
初中阶段和小学阶段相比较,的确对抽象事物理解能力的要求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但是中学生对形象具体的事物理解能力远远大于学生对抽象事物的理解,那么,如何将课本知识转变成学生可以理解的具体直观的事物呢?语文教师在这一问题的解决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在教学《孔乙己》这篇课文时,学生对文章中心思想把握不准确,教师如果直接将中心思想告诉同学们,势必会造成学生缺乏主动思考。教师可以着重观察学生的疑点问题,然后将学生的意见进行汇总,引导学生进行组内讨论交流,并鼓励学生进行总结性发言,然后教师逐步引导学生接近中心思想,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在学生探讨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观点要及时补充说明,并且从细节例如人物衣着形象、外貌、行为特征等方面让学生由小见大,整体把握文章脉络,进而准确迅速地总结中心思想。在这个探索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探索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均有所提高。[2]
(二)改善教学方式进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和思维活跃性,让学生敢于质疑,在语文教学中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想象。教师重视学生个人意见,为学生大胆创新意识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当今初中语文已经不再局限于单纯让学生搞懂字词句的表面含义,在素质教育的潮流下着重培养初中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思维能力得到发展的基础上进而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姜泽美.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探讨[J].亚太教育,2015(5):122-144.
[2]钟海.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6(7):334-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