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翻译观视角下的绵阳民俗文化词英译
2018-02-25于洪波
于洪波
(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四川 绵阳 621000)
一、文化翻译观
20世纪80年代末,西方的翻译研究开始转向文化层面。翻译研究在借鉴文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翻译定义及翻译的过程等方面都进行了全新的阐释。首先,翻译被赋予了新的内涵,翻译不仅涉及两种语言的转换,还涉及众多的文化因素。同时,翻译现象也可以用其他学科的方法来解释,这也正是文化研究带来的益处。从文化层面来探索翻译研究,使翻译的研究方法更加多样,也更富有成果。同时,随着翻译研究不断向纵深深入,文化的内涵也得到不断地深化。“翻译研究与文化研究之间的相互借鉴和相互渗透”[1],给两个学科的发展都带来的新的活力。
国际著名翻译理论家苏珊·巴斯奈特及勒费弗尔等人充分吸收了西方文化研究的成果,给翻译研究带来了文化转向。巴斯奈特从文化因素如何在翻译过程中起作用的角度来探讨翻译与文化的关系,提出了文化翻译观。文化翻译观认为,翻译不是一种纯语言的行为,它深植于文化之中,是文化背景下的一种文化交流。文化翻译观的核心内容包括:
(一)翻译的实质与目的
巴斯奈特指出:“翻译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活动,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交际活动”[2]。翻译就是文化内部与文化之间的交流。翻译的基本单位不是词、句子或是语篇,而是各民族特有的文化。因此,文化翻译观认为翻译的实质是跨文化信息的传递,是译者用译作再现原作的一种文化交际活动。关于翻译的目的,文化翻译观指出,翻译的目的是突破语言障碍,在传递语言信息时进行文化移植,从而使各民族特有的文化得到交流,最终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二)翻译的基本原则与评价标准
文化翻译观指出“文化传真”是翻译的基本原则。“文化传真”要求译作要从文化的角度准确再现原作所要传达的意义、方式及风格,即把原作中的文化信息在译作中忠实地体现出来。文化翻译观还提出,翻译的评价标准与文化紧密相关,“翻译不应仅仅对原语文本进行描述,还应显示原语文本与译语文本在文化功能上的等值”[3]。文化功能等值具体来讲“是要使译语读者在译语文本中所获得文化信息的效果,要与原语读者在原语文本中所获得文化信息的效果对等”[4]。也就是说,文化翻译观把原语文本传递到译语文本的文化信息的信息度作为翻译的评价标准。
二、绵阳民俗文化词英译的必要性
绵阳民俗文化词英译研究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凸显不同地区民族文化的需求日益增强。绵阳作为九环线上的一个重要城市,其悠久的历史位置使这座城市蕴含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如“洞经音乐”“大兴花灯”“梓潼阳戏”等。绵阳民俗文化产生于绵阳民间,并逐渐成为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形式。同时,它在整个巴蜀民俗文化的格局中也处于重要地位。因此,对绵阳民俗文化翻译的研究既有利于促进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播,又有利于促进区域民族文化的传播。
其二,由于民俗文化词是民俗文化在语言文化方面的体现,因此,民俗文化翻译的过程主要是民俗文化词的翻译过程。民俗文化词主要指表达各民族物质文化和社会习惯的词语。学者丁树德指出:“民俗文化词经过长时间的使用,不但内涵丰富而且具有较强的民族语言特色”[5]。民俗文化词的语言特点对翻译提出了极大的挑战。翻译是涉及两种语言的文化交际活动,两种语言本身就属于不同的语系,有着各不相同的特征。在民俗文化词翻译实践中,既要考虑汉英两种语言本身各不相同的特征,又要考虑将民俗文化词中所特有的浓厚民族色彩恰到好处地翻译出来,这样的翻译过程是难中之难。如绵阳民俗文化中特有的“沙噶”“云云鞋”“邛笼”等民俗词中所蕴含的文化信息为本民族本地区所独有,在其他语言中难以找到相对应的表达方式。这些民俗文化词的翻译具有较高的难度。因此,对绵阳民俗文化词英译的研究将有助于推进翻译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三、绵阳民俗文化词语英译的具体方法
巴斯奈特在谈及译者的任务时,指出“译者不仅要完成两种不同语言符号的转换任务,还要完成文化信息的诠释和传递任务”[2]158。我国学者李建军也指出:“译者的任务就是将原语中陌生的文化信息转换为译语读者可以理解和接受的信息”[6]。因此,在进行绵阳民俗文化词英译的具体实践时,译者应不拘泥于民俗文化中词所表达的字面意思,要正确并深刻理解民俗文化词中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与文化内涵,并将其在译文中再现出来,使译语文本对译语文化的读者产生与原语文本对原语文化读者相同的效果,从而达到文化传真的目的。下面笔者就对绵阳民俗文化词英译的具体翻译方法进行探讨。
(一)对应法
对应法也就是传统翻译理论中的直译法。“对应”发源于西方,主要指“语源亲属关系产生的语义或语形对应”[7]。使用对应翻译法的前提是原语中的词语与译语中相对应的词语在基本概念上所指基本同一或相近。汉英词语间的对应转换是存在的,并且“最佳对应可以达到义形兼备的程度”[7]469。绵阳民俗文化词中一些词语在译语中有与之相对应的词语,并在基本概念上所指也基本同一。这种情况下,译者就可以采用对应法来翻译这类民俗文化词,在传递原语的文化信息的基础上,达到文化传真的目的。同时,译者在采用对应法时,译者应掌握以下规范:(1)选择必须在“对应的语义范畴内”[8]进行调整,不能不顾对应词语的基本概念。(2)选择必须顾及“可读性的要素”[8]145,如含义清晰等。
例如:“葫芦雕绘”,“葫芦雕绘”主要分布于绵阳周边的乡镇地区。“葫芦雕绘”的特点是题材广泛,写实又富夸张,传承又求变异。“葫芦雕绘”选用上等葫芦,采用雕刻、镂空、彩绘、烙绘等手法在上面雕绘出人物、山水、花卉等。刀法细腻,线条流畅,蕴藏着厚重的民族色彩和文化内涵。“葫芦”与“雕绘”在译语中都有与之相对应的词语而且基本概念所指基本同一,因此,采用对应法将其译为“Gourd Carving and Painting”就可以正确完整地传递原语的文化信息。再如,“烟火架”,绵阳江油重华乡“烟火架”是一种传统烟花。是以纸、竹为基本原材料制作,以火药或火硝为动力,燃放时可燃烧、发光。因燃放时常常悬挂于木架上,故名“烟火架”。“烟火”与“架”在译语中都有与之相对应的词语,因此,采用对应法将其译为“Firework Stand”也能够使译语文本与原语文本做到在文化功能上的等值。
(二)阐释法
阐释法实际上是“以释代译”,即将原语中的所指以适度的、恰当的方式来加以解释。具体来讲,阐释法就是在双语转换中,“用译语给原语的可译性障碍点作注释,以利于译语读者理解”[8]156。阐释法是在难以取得原语与译语对应契合时最常用的译词法,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意译代偿手段。绵阳民俗文化词中一些词语在译语中并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词语,同时,按照字面翻译又无法完整清楚地表达原语的文化信息。因此,在翻译这类民俗文化词时,一般采用阐释法。
阐释法通常用于以下三种情况:第一,将整个民俗文化词隐去,“只加以解释,译其大意”[8]156。例如:“邛笼”,“邛笼”是绵阳北川羌族的碉楼。碉楼多呈六角形,也有八角、十二角的,高度在三层以上,多数用来御敌或贮存粮食。“邛笼”一词在译语中并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词语,直接将其译出,又使译语读者难以理解。因此,采用阐释法将整个词语隐去,加以正确的解释,将其译为“Blockhouse of Qiang Ethnic Minority for self-defense against enemy or storage of grain”最为合适。再如,“上壳子”和“下壳子”,“上壳子”和“下壳子”是绵阳平武白马藏族乡的两个寨子,也是白马山寨现存最古老的寨子。这两处寨子分散在一高一低两座大山上,均属于白马藏族乡伊瓦岱惹村。采用阐释法隐去整个障碍点,将其译为“two villages of White Horse People,located in Pingwu County”也可以完整清楚地表达原语的文化信息。
第二,并不隐去民俗文化词,而是“在文中加以保留,并以各种手段加以阐释”[8]156。例如:“龙舞”,又称作“盐亭水龙”,是绵阳盐亭县的人们抗旱祈雨的一种民俗文化活动。代表性传承人刘世龙所耍水龙共有九节,用竹篾、棕片、棕丝编织而成。耍水龙的队伍由数十人到数百人组成,并以打击乐器伴奏,随行群众高唱歌谣。采用阐释法先将其译为“Dragon Dance,pray for rain”,译文中并没有隐去民俗文化词,而是在文中保留,将其译成“Dragon Dance”然后再加上阐释“pray for rain”。这样,才能将词语中所蕴含的丰富文化信息完整地展示给译语读者。再如,“推杆”,“推杆”是绵阳北川羌族的一项传统的群众体育活动,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比赛时两人或两组人以一根木杆为器。一人握住木杆的一端,进攻者用力向前推,必须将防守方推出两尺以外才算获胜。如果译者将其直译为“Push Rod”,译语读者只能理解出词语推木杆的字面含义,并不能了解是羌族一项特有的体育活动。因此,采取阐释法方法将其译为“Push rod,a traditional mass sports activity of the Qiang Ethnic Minority”。这样,才能完整地传递原语的文化信息。
第三,以音译保留民俗文化词,再加以“类属性解释”[8]156。例如,“朝喜”和“朝呆”,“朝喜”和“朝呆”是绵阳平武白马藏族人的敬酒歌。白马人的敬酒歌有两种:一种是称为“朝喜”的一种敬酒歌,是给平辈客人敬酒唱的歌;另外一种是称为“朝呆”的敬酒歌,是给长辈和贵客敬酒的歌。在对“朝喜”和“朝呆”进行英译时,如果译者直接将其直接音译成“Chao Xi”和“Chao Dai”,译语读者将一头雾水,不能正确理解原语的文化信息。因此,采用音译加解释的翻译方法将“朝喜”译为“Chao Xi”,the toast songs to the peer guests。将“朝呆”译为“Chao Dai”,the toast songs to the elders and honored guests。这样,通过解释的介绍,译文才能完整地传递原语的文化信息,达到与原语在文化功能意义上的等值。再如,“沙噶”,又称作擀毡帽,是绵阳白马藏族人头上戴的一种白色毡帽。毡帽似盘形,有荷叶边,由羊毛制成。如果没有加入适当的解释,直接将其的音译成“Sha Ge”,译语读者将完全不能将其与帽子联系起来,很难了解原语的正确信息。因此,应将其译为“Sha Ge,a kind of wool-made white felt hat”,通过简单的解释说明,译文就能够正确地传递原语的信息,译语读者也能够完整地了解原语的文化信息,从而达到文化传真的目的。
(三)音译法
音译法属于汉字化的词语借用,是解决冲突式转换的一种方法。音译法的常用适用范围包括“专名翻译、民族特有事物名词以及特殊情况下某些名词的翻译”[9]。绵阳民俗文化词中的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的英译都离不开音译。例如,“岐伯”,农历三月十七日是中医始祖《黄帝内经》作者岐伯的生日。每年的这一日岐伯故里绵阳盐亭县民众都会举办“岐伯行乡会”等民俗文化活动来庆祝岐伯的诞辰。活动当天,舞桃子、舞蚕龙、耍狮子等节目甚多,意在祈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采用音译法将人名“岐伯”译为“Qibo”,在保留原语的文化内涵的同时,也能使译语读者正确理解词语的信息。再如,“郪江”,“郪江镇城隍庙会”是绵阳三台县郪江古镇的群众性民间朝拜活动,于每年的农历五月二十八举行。届时,四面八方的群众都会聚集在庙会,祈求平安。同样,将地名“郪江”音译为“Qijiang”也可以较好地传递原语的文化信息。
(四)替代法
替代也称为变换,从词法上说是易词而译,即“词语的基本概念并没有变,只是通过改换了一两个词来化梗阻为通顺”[8]159。替换是重要的功能代偿手段。当原语在译语中找不到对应词时,就只好变换词将原语中的所指给予译语的命名。例如,“涪江号子”,在涪江绵阳流域,船工们每当逆流而上时,都会拉纤。船工们为了协调步伐、鼓舞士气,就在航行中即兴创作的节奏,久而久之,逐渐形成了“涪江号子”。而“号子”一词在英语中并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词汇,但可用英语中的“chant”一词来替代,两者在不同文化中所表达的内涵意义相同,这样就实现了原语与译语在文化内涵上的转换。
四、结语
翻译的本质是信息的传递活动,即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蕴含的信息完整、准确地传递出来。民俗文化翻译的关键在于民俗文化词的翻译,民俗文化词翻译的重点又在于蕴含于词语中的文化信息的处理。这就需要译者在民俗文化词英译的过程中充分理解词语所涉及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充分考虑到文化差异的因素,最大限度地消除跨文化交流的障碍,准确完整地传递民俗文化词中所蕴含的文化信息。从而,真正意义上做到译文与原文在文化功能上的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