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难点与创新
2018-02-25蒋颖
蒋 颖
(重庆市南川区水江中学)
音乐教学与其他学科本质上就有很大不同,在过去注重学习成绩时,音乐学科不被师生重视,但新一轮课程改革后,音乐学科的地位也逐渐上升,音乐教师对课堂教学开始重视起来。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之后,我国教育领域提出要努力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学习压力,各个学科的教学目标也从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转移到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上,音乐教学也不例外。但由于过去音乐学科不受重视,导致了音乐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都难以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如今,音乐教师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努力改进音乐学科的教学工作。
一、音乐欣赏教学中存在的难点分析
1.学生乐理知识基础参差不齐
音乐欣赏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不断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让学生受到音乐的熏陶。但音乐欣赏课想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让学生能够听得懂音乐,能够深入理解音乐表达出来的情感,这就需要学生有一定的乐理知识基础,知道应该如何去欣赏一首好的歌曲。而如今大部分初中生基本没有乐理知识基础,这给教师开展音乐欣赏课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
2.学生课堂主动参与积极性不高
一直以来音乐都被师生标上了“不重要”学科的标签,音乐课堂上,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性非常低,教师的教学内容很难激发出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尤其是欣赏课,已经被学生当成了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课程。所以,教师想要改变音乐欣赏课的这种状态,必须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首要任务,让学生乐于参与到欣赏课的教学中。
二、初中音乐欣赏课的创新策略分析
1.选择不同类型的歌曲开展教学
一首优美的歌曲是由歌词和曲调两个重要部分组成的,每一首歌曲的这两个部分都千差万别,尤其是曲调不同带给人们的感受会有很大差别。有的音乐人们听过之后会感到欢快、有的听过后会感到悲伤、有的听过后会让人兴奋、有的听过后会让人安静。无论是哪一种风格的歌曲,好的音乐都会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听过之后会让人回味无穷。为了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听觉享受,让学生对音乐有更全面的认知,教师在音乐欣赏课上应该尽量选择不同种类的歌曲给学生欣赏,让学生从欣赏音乐中获得更多体会。
教师在开展音乐欣赏教学时,应该把学生的乐理知识基础作为一项教学参考标准,如果大部分学生基础比较薄弱,教师就应在教学中穿插一些基础知识的讲解。比如,教师在给学生播放《黄河颂》这首歌曲之前,可以先给学生普及一些乐器知识,介绍一些音乐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乐器:二胡、口琴、竖琴、小提琴、萨克斯、吉他等等。古今中外的乐器种类非常繁多,教师在介绍的时候可以重点向学生介绍课堂上播放的歌曲中所使用到的乐器,如果有条件,可以用真正的乐器给学生弹奏曲调,让学生对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有更直观的感受。
2.重点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
学生的情感体验是音乐欣赏课成功与否的主要衡量标准,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给学生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受到音乐的感染,获得更好的情感体验,这样学生才能对音乐形成自己的鉴赏能力。音乐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主要体现在课堂导入环节,因为导入环节是一节课的开端,导入环节营造的氛围能够把学生带入教师想要学生感受的学习环境中,所以音乐教师需要对课堂导入环节精心设计。
比如,当教师给学生播放京剧《空城计》选段的时候,就可以先用多媒体等教学设备给学生设计一个故事性的课堂导入。在网络上找到诸葛亮使空城计的影视资料播放给学生观看,让学生了解京剧的创作背景,给学生营造音乐欣赏的气氛,这样学生在听选段的时候更能体会到京剧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课堂导入的设计应该是多样化的,教师可以综合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的教学内容、现有的教学条件等因素来制定更适合学生发展需求的课堂导入。
综上所述,音乐是带给人快乐的工具,音乐教师应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感受音乐的熏陶,沉浸在音乐给我们带来的听觉享受中。音乐欣赏课既能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所以初中音乐教师要充分重视欣赏课的教学质量,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创设欣赏情境,引导学生体会音乐所要表达的情感,进而达到提升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俞璐.从多渠道展示精彩的中学音乐欣赏课[J].通俗歌曲,2016(12).
[2]石秀乾.改进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的措施和方法[J].考试周刊,2015(3):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