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问题的再研究
2018-02-25陈啸
陈 啸
(江苏省常熟市第八中学)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近几年智能手机(移动终端)的发展与成熟,现代教育技术普遍运用到日常教学中是必然趋势。实践证明,运用现代先进的教学手段,不但能优化课堂结构,而且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研究问题本质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的提高,各种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学教育中的运用已经很普遍,但同时也伴随着各种问题的出现。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静下心来,用创新需得法的观点解决这些问题。
既要创新又要得法,那么我们就必须抓住问题的本质:教师在实际运用中要结合学校教育的主要特点和现代教育技术的主要特点:
1.明确的目的性
教育传播是以培养人才为目的的活动。
2.内容的严格规定性
教育的内容是按照教学计划和课程目标的要求严格规定的。
3.受课者的特定性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
4.媒体和传播通道的多样性
除电脑投影之外还有更多的媒体应用和软件应用。
5.选择与设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支持环境
教师只有注意到了这些本质特点,并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正确地在教学中合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但往往在实际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创新中会出现不少问题。
二、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中的反思
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在中学体育课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1.目的性不明确
过度依赖现代教育技术,使用过于频繁或复杂,严重脱离了实际教学活动的需要。
如,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有部分教师在体育课中都运用音乐来烘托课堂氛围。但由于运用时机掌握不好,有时甚至出现与初衷相反的效果。例如,某教师在准备部分运用了音乐,但由于准备部分与主体部分的衔接过紧,没有时间去关闭音乐,导致出现教师讲解时音乐还在继续播放,使学生根本听不清教师讲解的内容。此时的音乐已经成为噪音。
解决的办法很多,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准备部分学生队伍必然是分散的,而讲解时学生队伍必然是集中的。利用学生正在集中的半分钟时间,教师只需先发出“集中”信号,同时跑步过去把音乐关掉就科学合理了。另外更好的办法就是:备课时,除了备场地、备器材,还要针对音乐部分仔细备课,严格把握音乐的时间,做到某一部分教学内容结束,音乐正好结束。总之,最好的音乐切换时间是在队伍调动的时候。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设备,如智能手机移动终端的出现,教师就完全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手机遥控音乐开关或切换曲目。手机中直接切换音乐场景并随机播放也是操作起来非常方便的,不过也要注意是否适用于授课中。
2.不根据内容实际需要,舍本求末
有部分教师总认为,只有运用了音乐等多媒体技术,才能为一节优质的课增光添彩。源于这种错误认识,在课的各部分大量运用音乐等多媒体技术。其实体育课中,计算机技术的运用,最大的作用在于学习的直观性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学习气氛。学生在一节课中注意力等主观因素变化的特点为:学生注意力在课的前半部达到高峰,意志力在课的中后部达到高峰,情绪则在课的后半部达到高峰。因此,音乐在前半部分完全可以不用,多用教师示范或媒体示范,提高学生注意力,加强记忆。而在中后部分可以有针对性地适时运用音乐活跃气氛,提高学生锻炼欲望,以达到增强学生意志力和激发学生积极情绪的作用。
3.没有针对受课者的年龄特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整合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年龄特点。初一年级信息技术的采用,更多为教师的呈现式,到了初二、初三,可以采用师生自主式、合作式、互动式等。
初中阶段是一个人从少年向青年转变的阶段,每过一年,学生的变化都很大。在初中体育课中,教师更要仔细分析学生年龄特点。如,健美操教学中,初一学生初次接触这类内容,主要应该以呈现式的教育方式进行教学。学生跟着教师,看着投影视频,听着动感的音乐学习,最终能基本完成学习的内容。而此时如果贸然运用自主模式,学生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怎么做,很可能会导致一节课的失败。
目前大学体育课中,通过微信和QQ群建立自主式或合作式学习方式已经出现,初中体育教学中也可以初步探索一下。其实就体育运动水平而言,初中阶段学生变化是很大的,初二和初三已经可以开始加强专项运动的学习与提高。而通过微信和QQ群建立自主式或合作式学习方式,加强学校球类等团队运动项目管理,也是基本符合学生此年龄段特点的。
4.体育教师要努力学习掌握各类现代教育技术
在教育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口语和形体语言的作用,又可以用板书、模型、幻灯片、电视等多媒体和计算机技术,还可以通过手机视频、赛事转播、社交媒体、群投票等移动端软件,不断拓展学习深度广度;既可以是面对面的交流,又可以是远距离的传播。现在运用手段的多样性,促使教师努力学习并能综合掌握各类现代教育技术。只有充分掌握了各类现代教育技术,才有教育创新的源泉。
教育技术+现代=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必须以经济的发展作为基础。很明显该技术的应用涉及现代媒体技术,信息技术其中主要包括计算机(PC终端)和智能手机(移动终端),还包括智能穿戴设备等。特别是移动端的应用技术,最近几年的发展突飞猛进,以后普遍应用到教学中是大势所趋。体育方面新的应用的不断出现,也要求教师加强学习。例如,运动手环可以实时监测学生的心率变化,可以使每节课的运动量安排做到更加精细化、科学化。
在经济发达地区现代教育思想应该走在前沿,而且应该加大投入,多配备媒体硬件。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有的学校硬件设备不先进,在实际应用中还是有巨大差距。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不愿意充分应用现代教学技术为教育教学服务。那这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仔细想想,问题还是出在人的思想上,出在人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上。
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教学活动,绝不是一个纯粹的技术问题,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的影响需要一个“中介”,这个“中介”最主要的就是教育思想观念。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是在大众化的、成熟的、惯常的教学行为模式中逐渐演化过来的,演化成特定的教育文化。
例如,在一次教研室组织的足球进课堂观摩活动中,几位一直从事初中体育教学的教师,在足球课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甚至有的重要环节都不能完成。而一位之前一直从事小学体育教学的教师反而课上得生动活泼,学生收获很大。仔细探究一下原因,这与最近好多年一贯的初中体育中考不无关系。初中体育课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悄然发生改变,初中体育课逐步演化成了考试科目训练课,没有学生考足球,所以基本不开展足球课。反观小学,由于没有应试教育的指挥棒,学生能全面发展,其中对错暂时不作评价,但教育文化的确是存在的。
教育文化通常有两个维度:一是社会价值观,分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二是认知论,分客观主义和建构主义。传统的教育文化形态是“集体主义—客观主义”,这种传统的教育文化形态已经受到时代发展的严重挑战。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文化的反复碰撞,最终会导致传统文化形态的改变。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育技术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有利于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将通过教育思想、教育模式的转变促进教育文化的变革。所以教师努力掌握各类现代教育技术有其必要性。
5.优化体育课现代教育技术学习环境
优化体育课现代教育技术教育教学环境,首先要了解清楚什么是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是指在现代教育思想、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对教育资源、教育过程进行开发设计、评价、运用,以实现对教育教学的优化。
现代教育技术≠媒体教育技术
长期以来,许多人心目中的媒体技术一直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代名词,凡涉及现代教育技术必言计算机,似乎现代教育技术离开了IT技术便不称其为教育技术了。而且最近几年又发展出了手机移动端应用技术。
其实,媒体的理论及技术是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及实践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它并不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唯一内容,也不是最本质核心的内容,它仅仅是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框架中的一部分。
在实际运用中除一般的媒体技术运用以外,体育学科还可以在其他方面去拓展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空间。如:(1)电子教案的运用;(2)网络教育与体育远程诊断;(3)多向互动协作学习;(4)建立体育教育现代化教室;(5)大场地练习用经济型扩音系统等等,如何优化体育课现代教育技术学习环境?必须要了解优化的手段和方法是指什么。
所谓优化的手段和方法,即以最低廉的教育成本,向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提供最优的教学环境,达到最适合的教学活动模式。
体育课现代教育技术学习环境的优化,也要遵循以最低廉的教育成本,向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提供最优的教学环境,达到适合的教学活动模式。
例如,在体育教学中,球类运动是一种开放性的活动,不同水平的学生先参与进来,发现差距再个人去单独锻炼提高,再参与进来,再发现差距,再单独锻炼提高,如此往复技术螺旋式上升,水平不断提高。现代教育技术也有开放性的特点,可以充分辅助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试想一下当充分将现代教育技术与足球结合起来,那时足球单项学习会呈现出一种多么有活力与朝气的画面。
由此可见,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育环境还只是刚刚开始,随着时代的发展,最终将极大地推动教育教学的发展。
现代教育技术在体育教育中的运用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合理创新力求得法,为课堂教育目的服务,为提高教学效果服务,为开创教学新局面服务。
参考文献:
[1]季浏.体育与健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吴全华.现代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4]冯建军.现代教育学基础[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黄济.现代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6]郭晨卉.现代教育技术存在的误区与发展趋势[J].发明与创新(综合版),2007(6).
[7]李于楠.多媒体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