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细读 让语文更有味儿
2018-02-25陶明香
陶明香
(山东省昌乐二中)
全民创新的时代,教育也不甘落后,五花八门的教学形式层出不穷,许多教师热衷于课件的设计、情景剧的表演、拓展延伸的信马由缰,唯独忘记引领学生潜下心来,会文达意。不重视文本的仔细研读,课堂语文味儿严重缺失,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在粗浅的文本解读中对学生进行强拉硬拽式的说教,致使许多学生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感到语文课就是那么回事而已,没啥意思。
一、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1.脱离文本:盲目追求解读形式的创新
老师为了使课堂气氛活跃、热闹,解读文本时挖空心思,在形式上花样百出,极尽“创新”之能事。有位老师执教《云南的歌会》时,借鉴电视媒体的旅游节目形式,老师扮演导游小姐,带领学生热热闹闹游苗寨,学生把文本演绎成一个个小故事。文本搁置一边,优美的语言忘到了九霄云外,整个课堂成为喧闹的会场,语言的美感丧失殆尽。还有位老师在上《皇帝的新装》时,教师扮演记者进行采访活动,学生扮演皇帝、老大臣、官员、骗子、观众、小孩等角色作答。课本抛在一边,学生信口开河,不着边际,随心所欲地演绎着书中的故事,煞是热闹,可惜课堂上充斥的是肤浅的对话和应景的问答。
2.随意拓展:离文本十万八千里
有位老师在《斑羚飞度》一课教学中,文本用大约20分钟时间带领学生学完,剩下的时间老师带领学生看课件,课堂设计如下环节:
大屏幕展示图片:猎杀藏羚羊,老师简单介绍图片内容。
学生发言:说说自己知道的猎杀动物的事件。
小组讨论:交流自己对这些事件的看法,最后得出结论: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联系实际: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要做一个怎样的人。
老师一个筋斗云把学生带到离文本十万八千里的地方,估计还没下课学生早已忘记课文内容。语文课已经异化为思想品德课,语文的本质属性已不复存在。
3.浮光掠影:停留于表面化阅读
个性化的阅读需要体验、感知、思考,带有一定的挑战性。而表面化阅读,如履平地,走马观花,无需动脑。有的老师在课堂上跑环节,完任务,几千字的文章仅给学生两三分钟时间诵读,时间明显不够。学生只能走马观花,浮光掠影,草草了事读个大概。至于文中的语言之妙、之美没有深切品味。还有老师单一化诵读,遇到重点段落或句子就安排一遍齐读,读完也就了事,不进行任何鉴赏分析即转入下一环节。教师在为读而读,至于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的妙处何在,一概不理。
二、要想解决以上问题,需强化文本细读,让语文更有“语文味儿”
1.以文本为中心
利科尔的文本中心论认为,文本是任何书写固定下来的任何话语,通过文本向我们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文本细读强调立足于对文本进行细读的基础上,对文本蕴含的丰富的审美意蕴联系自身经验获得真实的体验。只有准确把握文本语言,我们才能够解读作品的意义。不管读者主体多么强势,还是要尊重文本主体。
2.教师细读为先
多数老师备课时,手边只是一本教学参考书,唯“教参”是从,进行精研细读,不放过书上的每一个字。然后根据教学参考的“指示”确定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点难点,设计教学思路。至于所教文本,最多标出段落序号,草草一读即告完事。如果是公开教学,注意力则放在精心设计教学课件、挖空心思设计课堂活动上。这样的课堂往往热热闹闹,但缺乏活力,缺少语文味儿。方智范先生认为,语文教师要成为文本作者的“知音”,沉入文本中,从语言入手,联系自身生活实践,与文本、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与碰撞,读出自己的感受、自己的心得与领悟。对文本进行圈点勾画,字斟句酌,将文本条分缕析,爬梳透彻,读出个性,读出自我。在这个基础上考虑如何将自身的读解体验转化为文本教学策略,以此设计课堂,方能深入浅出,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学生细读为本
课堂设计处处以引领学生“潜心会文”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每一个活动都引导学生学会潜心涵咏。涵咏须从语言文字入手。圭峰宗密禅师讲的“知之一字,象妙之门”,我们可以化用为“知之一字,众妙之门”,叶圣陶先生也说:“一字未其忽,语语悟其神。”我们须对文本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细细体会它们的作用。比如,学习汪曾祺《昆明的雨》:“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密匝匝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胀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引导学生体会“爬”“遮”这两个动词的妙处,学生就能感受到确实用得好,化静为动,既写出了雨后木香的茂盛,又赋予它生机活力,使文章有一种动态的美。
总之,细读是读者与文本之间建立起来的以生活体验为基础的心灵对话,只有进行文本细读,与作者进行对话,我们才能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教师吃透了文本,才会很好地把握课堂上要教的内容,然后再根据学生的学情进行合理的课堂设计。课堂紧紧围绕文本的细节之处展开学习活动,学生关注到了细读,就会全身感受到文字之妙,与文本才会产生情感的交融,语言文字才会活起来!
参考文献:
[1]林清.论保罗·利科尔的文本理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8.
[2]李衍柱.文学理论:面对信息时代的幽灵:兼与J.希利斯·米勒先生商榷[J].文学评论,2002.
[3]方智范.语文教育与文学素养(TB)[J].语文建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