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2018-02-25曹建霞
曹建霞
(安徽省淮南市洞山中学)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是指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创设带有一定情愫和色彩的教学情境,从而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攻破学习上的重难点。情境教学法打破了传统历史教学模式的限制,使得历史教学不仅具有科学性,还具备一定的艺术气息,极大地提高了初中历史教学质量。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孔子曰:“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问题的提出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启发学生的思维,并赋予学生探究和创造的力量。问题情境是教师为学生设置一定的学习问题,并引导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能够使学生亲身体验知识探究的过程,感受历史学习的乐趣,提高历史教学质量。例如,在学习《商鞅变法与社会变革》一节时,学生知道商鞅变法是在秦国实行的,这时候教师可以提问学生:“那时候有很多国家,而且商鞅也不是秦国人,为什么商鞅只身前往秦国实行变法呢?”通过这样一种问题设置,使学生陷入思考,且思路也很清晰,于是问题也就迎刃而解,继而采用追问式的问题情境,问:“为什么商鞅在秦国实行变法,秦王还要处死他?”这不仅能够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而且还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还可以采用角色式问题情境,让学生“进入”某一历史人物,置身其中,然后再向其提问。例如,在学习《秦的统一》一课时,在讲完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向学生提问:“假如你是秦始皇,你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和方法来巩固自己的江山?”学生体验到人物角色的处境,便能够很快进入思考,从而回答出最佳答案。
二、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丰富教学内容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要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昂的情绪从事学习与思考。”初中历史教师要想激发学生“高昂的情绪”,就应该为学生创设轻松、活泼的学习环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多媒体信息技术以其特有的优势,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的电教设备,利用生动的图片和直观的影像丰富教学内容,这无疑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从而使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增强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比如,在讲《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放映电影《甲午风云》中黄海海战这一悲壮的历史片段,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便会屏住呼吸,集中注意力,义愤填膺,甚至泪流满面,都会被民族英雄邓世昌的英雄气概所折服。此外,教师也可以利用流行音乐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如林俊杰的《曹操》、周杰伦的《兰亭集序》《本草纲目》等,将其放在相应的课程上,这样有利于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总之,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能够使学生获得视觉与听觉上的双重体验,增强历史课堂的感染力。
三、创设角色情境,增强学生的课堂体验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搜集资料或网上学习等,将教材中生硬的文字转化为形象的剧情,再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演绎出来,增强学生的课堂体验,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角色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挖掘学生身上的潜力,使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大胆走进历史,感受历史。创设角色情境是指学生通过搜集资料,在遵循历史真实性的基础上自主编写剧本,或进入角色,或扮演角色,使历史人物不再是课本上硬生生的存在,学生走进历史人物,对感受历史人物的心理具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在学习《北方民族大融合》一节时,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是教学的重点内容。对于“孝文帝为什么在文武百官的强烈反对下依然坚持迁都洛阳?”“迁都洛阳对北魏的发展有什么好处?”等一系列问题,单凭教师的讲授,学生代入感不强。如果采用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孝文帝、文武百官等人,深入体会历史人物所处的环境和内心世界,从而更好地感受孝文帝迁都的决心。教师利用角色扮演创设教学情境,不仅能够使学生深入学习知识内容,加强对知识的记忆,还能够激发学生的表演才能,促进其综合能力的发展。
总之,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利用情境教学法,意在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其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对初中历史教学进程的推进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积极性,还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但是教师在使用情境教学法的过程中,不能将情境作为教学内容华丽的外衣,也不应盲目追求情境教学法的新颖性,应注重学生的课堂体验,根据实际教学要求,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从而更好地促进初中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斌.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师道(教研),2012(5):97.
[2]谢茂清.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青春岁月,2012(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