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中国土地资源,构建开放性初中地理课堂

2018-02-25于力家

新课程(中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开放性土地资源

于力家

(辽宁省沈阳市第78中学)

初中地理教学内容可以划分为初中地理和世界地理两部分,是以地质特征、山川、河流、气候、物产、资源、人口、交通等多方面内容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具有极其强烈的综合性、专业性、空间性、区域性,概念知识和抽象内容居多,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但是在传统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般过分重视对于教材内陈列知识的教学,过分重视要求学生记忆教材内容,缺乏必要的开放式教学手段,造成学生对初中地理教学的兴趣下降,积极性缺失,严重影响了初中地理教学效果的提高。我国具有丰富的土地资源,这些资源正是我们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的,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应当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切实利用各种土地资源,打造一个开放的、高效的初中地理课堂。

一、利用中国土地资源在构建开放性初中地理课堂中的重要意义

(一)大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地理具有极强的抽象性、专业性、逻辑性,其中需要学生识记的概念、定义居多。在传统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划定一定内容,让学生进行机械背诵的方式,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被严重压制,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不深入,即便能够背诵,也只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极其容易遗忘。这种传统的初中课堂教学方法严重制约了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和素质教育工程的推进步伐。而中国的土地资源就存在于学生的生活中、学习中,存在于学生的身边,都是学生极其熟悉的,因此,在教学中有机融入土地资源的内容,可以化抽象为具象,化微观为直观,保证课堂教学的生动形象开展,也更加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例如,在讲解地形地貌的过程中,学生对于山脉、高原、丘陵、平原、盆地的概念理解难度较大,这时候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探究,让学生回忆他们曾经去过哪些地方的哪些旅游景点游玩,还可以让他们将旅游时的音像资料带到学校,同老师、同学一起分享,这时候再针对学生游玩的不同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分析,让学生明确哪些地方海拔多高、地势是否平坦、气温如何等等,借此实现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效把握,同时也实现了初中地理的走出课堂、联系实际、高度开放。

(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正因为初中地理教学内容的专业性和抽象性,造成了初中地理知识理解难度大、学生理解不深入、学习效果不理想的结果。如果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味采用传统的机械、简单的方式讲授课内知识,让学生把重点知识点进行勾画之后机械背诵的方式进行教学,那样教学效果是很难得到提升的。而将我们伟大祖国的土地资源充分渗透进课堂教学中,可以以实例的形式使原本抽象、难以理解的知识以形象、直观、具体、生动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大大降低知识的理解难度,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起到事半功倍的决定性效果。例如,在讲解祖国的自然资源内容时,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和探究,归纳一下当地具有哪些自然资源,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指导,分清哪些是有形的自然资源,例如石油、煤、天然气、水等;哪些属于无形的自然资源,例如阳光、风力、空气等,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探究一下当地那些没有保护资源、利用资源,而是浪费资源、污染资源的行为,例如随意排放废水、废气,随意倾倒垃圾等破坏环境的行为。这种利用土地资源开展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方法强化了学生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再如,讲到中国的气候时,可以把近年来南方洪涝灾害、北方严重干旱的现象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并提出系列问题:造成南涝北旱的因素是什么?降雨有哪些益处和害处呢?我们应当如何应对干旱和洪涝呢?我们又应当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呢?通过这些问题,可以充分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利用资源、保护资源的意识,同时实现了课内向课外的有效延伸,保证了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开放性。

(三)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教师的教育理念在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在不断转变,教师不再过分片面追求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更加重视学生能力的提升。为了保证学生能够提升综合实践能力,为了保证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初中地理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中充分纳入祖国土地资源的内容,激励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例如学习中国的农业、工业一部分内容时,因为学生对于社会的整体感知水平不高,对祖国工业、农业的发展情况不明确,因此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对祖国真实的发展水平不能有效把握,这时候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对当地的工业发展水平、工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发展历程进行调研,对当地的农业发展水平、粮食作物的种植种类和产量情况、经济作物的种植种类和产销情况进行摸底调查。这些形式多样、主题突出的综合实践活动可以提升学生对于我国工业、农业发展的真实水平有一个深入的了解,避免教师讲解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低下的情况出现,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社会调查能力、探究实验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更促使学生能够主动走出课堂、走向社会,为学生能够开阔视野、提高社会生存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培养强烈的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高尚情操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知识系统与能力系统,还要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方法,更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为初中地理是一门同实际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学科,所以教师应当利用国家的土地资源进行爱国主义情操的教育和热爱家乡的情感教育,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将德育有机融入地理课堂教学中。例如,讲到从世界看中国一章内容时,可以组织学生对祖国的疆域、人口、民族等内容进行探究,了解我们伟大祖国的幅员辽阔、地大物博、物产丰富等有利于祖国发展的优势。同时还应当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的民族众多,各个民族的文化交相辉映、各个民族的人民和谐相处,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万众一心、团结一致、共同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雄心壮志,彻底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对当地的物产、科技、工业、农业、经济等方面的发展情况进行探究,从而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雄心壮志。

二、利用中国土地资源,构建开放性初中地理课堂的具体策略

(一)教师要不断学习,强化自身教育教学综合素质能力

教师是对学生进行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主体,是保证课堂教学高效施行的主要因素,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主要因素,是保证学生创新能力有效发展的主要因素,更是保证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中国土地资源,构建开放性初中地理课堂的主要因素。因此,只要保证初中地理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对我国土地资源的了解、对学生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的掌握、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运用等多方面素质能力的不断强化提升,才能确保开放性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构建。所以,初中地理教师应当不断学习、不断“充电”,强化利用中国土地资源开展教育教学理念,抓紧一切机会参与各级领导部门组织的学习培训、课例研讨等活动,实现自身素质能力、专业素养的大幅度提升,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学生求知水平的发展。

(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机融入中国土地资源内容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可以分为导入、新授、小结、评价等环节,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依据实际的教学内容有机融入中国土地资源内容,实现课堂导入的和谐自然,实现课堂新授的生动有趣,实现课堂小结的准确完整,实现反馈评价的客观有效。同时,为了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高效实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当针对实际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充分引入中国土地资源内容,促进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实现对教学重点的有效突出和对教学难点的有效突破,促进开放性课堂的有效构建。

(三)组织多种形式的以中国土地资源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为了突出初中地理课堂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教师还应当组织以中国土地资源为主题的,以手抄报、调研活动、演讲活动、征文活动等为形式的多种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对中国资源问题、环境问题、人口问题的深入理解,促进学生明确、客观、辩证看待中国发展取得的骄人的业绩和面临的严峻考验,保证学生观念的更新、思维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提升,实现初中地理开放性课堂的有效构建。

综上所述,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以初中地理教材作为有效载体,将我国的土地资源知识有机地同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内容巧妙融合,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同时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我们国家的地质特征和地理特点,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荣誉感。作为一名初中地理教师,应当深挖初中地理教材内容,广泛了解我国各地的土地资源,深入了解初中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科学设计课堂教学内容,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勇于创新、锐意改革,打造具有开放性的、高效的初中地理课堂。

参考文献:

[1]张勋.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课程资源与乡土资源的整合及应用研究[J].鲁东大学学报,2012(4).

[2]王小军.以人为本的开放式教学模式[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3]沈国明.建构主义理论下地理开放式教学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3(27).

[4]庾春花.延边地区初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现状及对策研究[J].延边大学学报,2012(2).

猜你喜欢

开放性土地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我爱这土地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初中英语开放性探究式阅读教学策略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寻求开放性道路
分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