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之路,源于三心
2018-02-25王丁丁袁向敏
王丁丁 袁向敏
(温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浙江温州 325000)
一、案例背景
吴XX,该生性格内向孤僻,极少参与集体活动,较难融入班级。其次,据班级同学反映该生平时行为怪异,常常独来独往。经多方了解,得知该生曾因早恋和成绩不理想等原因产生过自残轻生的念头。此外,该生家庭环境较为艰苦,父母忙于务工,较少与孩子沟通。
二、案例过程
1.反常表现
其一,开学一个月后,班长多次向我反映,该生常影响班级管理秩序,给班干部的管理工作造成了较大不便。而在班级集体活动中,恶意捣乱,不服从班干部的安排,影响其他同学正常活动。
其二,据任课老师反映,该生在上课时喜欢玩美工刀,事后发现其左手胳膊上有多条刀痕,不排除有过自残行为。
其三,心理学老师通过该生所画的画观察到了异样,并与我反映怀疑该生有抑郁症的倾向,希望进一步分析学校的心理测评结果,之后商量应对措施。
2.分步了解
在心理学老师给出的可疑结果的基础之上,我比对了心理测评结果,结果显示重度抑郁。此时,我的心里非常焦虑,一是责怪自己没有及时地了解班里学生情况,而是通过心理老师和任课老师的反映才发现;二是面对这突发的情况,自己没有经验,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处理。
然而,当务之急是着手解决这个问题,让我有些许庆幸的是,从开学到现在我与该生的关系较为融洽,并不抗拒我对他的接近。当天晚上我把该生叫到办公室,调整两人之间的距离,尽可能让其感到舒适自在,从学习和日常生活聊起,计划慢慢打开其心扉,尝试触碰他内心真实的想法。
在谈心过程中,该生反映学习尚可,但是在班级管理上总是有同学和自己对着干,不听自己的,心里很纠结,不知该如何管理班级学生以及和班级同学沟通交流。而我则选择了对其坦诚自己所了解到的情况,比如平时在班级当中的表现和同学们的反映。在肯定他尽心尽力的同时也对其提出了要求,即与同学相处的模式,管理班级的策略以及待人接物的方法等等。此外,我从班干部的角度出发,表示作为班干部我们要经常和其他班干部沟通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在交流了在校情况之后,接下来,我进一步探讨该生和同学相处不融洽的原因。原来,在该生眼中,他人是具有攻击性的,因而拒绝与他人相处,害怕受伤害。而当问及为何担心他人伤害自己时,该生沉思片刻,道出了在初三的时候,曾因早恋和考试成绩不理想而想过自残。听到这,我恍然大悟,终于找到问题的根源——初中时期受过他人的伤害,因而产生阴影,担心再次遭遇伤害。
3.尝试解决
得知了问题的根源,我尝试用自己的方法先给该生做心理放松。告诉该生很多想法是自己的心理作用,首先要放松警惕,尽可能减少这些不健康的想法,其次要大胆的迈出第一步,和同学交流沟通,积极主动地的去参与班级活动。
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情况,我又立马拨通了其父母的电话,和父母进行了沟通交流,在和父母聊天的过程中,我发现该生的家庭情况不容乐观,父母都是工人,平时都早出晚归地辛勤劳作,缺少与孩子的沟通,也没有用心关注孩子的成长。
在了解了他的情况之后,我想我作为一个班主任有责任和义务来帮助他改善目前的状况。
三、解决过程
1.强化心理沟通
首先,针对该生有重度抑郁症,我寻求了心理咨询师的帮助,经常与其谈心聊天,缓解心理阴影,解开心扉。然后,我还鼓励其多去听心理健康讲座,使其意识到心理问题是可以缓和和治愈的。接着,为了更好地帮助其消除心理阴影,我还主动与父母沟通,双方共同商量对策,让父母在孩子周末回家的时候,多花一点时间去陪伴孩子,及时了解孩子在校情况,如衣食住行、学习、人际关系等等。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心和爱。
2.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和鼓励
平时在数学课上,我会及时关注该生的学习情况,经常提问,给予鼓励和表扬。此外,在其当卫生委员的时候,我会经常留意班级卫生打扫情况,去寻找闪光点,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该生,使其感受到班级的热情和关心。同时,不定时地查寝,谈心,帮助其解决一些生活和学习上的问题
3.构建集体教育
为了加强学生之间的友好关系,我特意准备了一堂主题班会课《人际关系之同学相处》,目的是想让班级学生学会同学间相处的一些准则:学会欣赏他人、主动去和他人进行沟通交流以及乐于包容他人。让同学们学会如何化解误会,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与此同时,为了让同学们能够更好的相处,我还组织班级学生每月安排一次班级庆生,通过游戏、唱歌等形式进行团体活动,让该生多去积极参与,并及时给予该生在活动中的积极反馈。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我发现该生改变了很多,不仅参加班级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而且和班级同学的关系也融洽了许多,其学业成绩也取得了喜人的进步,从入学考班级17名,到月考班级第7,段69,到期中考班级第4,段12,再到期末考班级第5,段4,直到如今始终保持班级前3,看到这样的进步,作为班主任的我非常欣慰,也让我对其越来越有信心。
结语
我想任何的教育方法只要是源于爱,从爱出发,以爱为中心,就可以收到成效。在教育学生上,需要多一点爱心和耐心。当然,在这个案例过程中肯定还会有许多需要我们去完善的地方,学生的成长和改变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过程,这便更需要用心灌注,伴其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