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怎样构建有效课堂

2018-02-24张斌

读写算 2018年17期
关键词:构建课堂

张斌

摘 要 “有效课堂”一直是教学管理者所关注的,也是教师所希望实现的,更是学生所期盼的,它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

关键词 构建;有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TU244,A,O572.24+6,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7-0230-01

一、什么是“有效课堂”

“有效课堂”主要指在一定的教学投入内(时间、精力、努力),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和发展,带来最好教学效果的课堂教学。

二、评价“有效课堂”的标准

评价教学是否有效,不是以教师是否完成教学任务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知识与技能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它所关注的是教师能否让学生在教师教学行为影响下,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主动地建构知识,发展自己探究知识的能力和思维技能,以及运用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构建“有效课堂”的策略

(一)积淀“有效课堂”的文化

“有效课堂”的文化主要指:教师使用恰当的课堂语言,鼓励学生敢于质疑、追问、合作和参与。一方面,“有效课堂”的教师语言是十分讲究的。首先,它注重语气委婉、温和的一般疑问句,而尽量避免语气生硬的祈使句,如“小东,请把门关上,好吗?”而不是“小东,把门关上!”其次,它注重使用“我”的感受而尽量避免强调“你”的行为,如“我不喜欢上课说话”,而不是“小明不要说话”;再次,它善于对事不对人,如“上课开小差是不妥当的”,而不是“上课开小差的同学站起来”。另一方面,“好课堂”的学习氛围是催人奋进的。教师为学生的学习创造的是一个敢于质疑、追问的环境,设置的是一个勇于合作、参与的情景,让学生一进入这样的课堂,就會产生一种条件反射——主动学习、积极合作,善于发现、提出并解决问题。

(二)掌握“有效课堂”的艺术

“有效课堂”的艺术在于,教与学的过程往往给学生以“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动态感觉。教师要在教的过程中,注重平淡和激情的转换,注重“喜怒哀乐”表情的更替。教师“教”的内容不能一味地平淡无奇,也不能一味地激情饱满,教师要给学生充分思考的余地,同时还要用激情同化学生、感染学生,让学生全力学习;教师还要在适当的时机给“教”的内容添加一些“调料”,这些“调料”可以是名人故事、可以是奇闻轶事、可以是幽默笑话、也可以是自己的故事,学生的感情在“调料”中起伏的同时也巩固了记忆,加深了理解。

(三)营造“有效课堂”的氛围

学生能够听明白的教学方式更加有利于学生主动投入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良好的教学效果取决于师生之间良好的沟通。在课堂教学中,师生是平等的,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多的是尊重与信任、倾听与沟通、探讨与补充。教师应本着“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为了发展一切学生”的理念,采用多样化、个性化和科学化的激励方式,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激励学生主动思考,启迪学生探究创新,鼓励学生能够持之以恒的去实现学习目标、完成学习任务。教师要注重课堂的动态形成,要及时对学生进行赞扬与鼓励,允许学生答错、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观点、允许学生质疑老师……不要对学生进行挖苦、讽刺、责骂甚至体罚,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对自己充满自信,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让每一个学生都获能获得成功的喜悦。让课堂变成一个充满有人情味,让人感到愉悦的、和谐的课堂。

(四)适合“有效课堂”的方法

合适的方法在这里指的是学生有效学习的方法,它包括课堂上学生良好学习态度的养成、学习时间的合理支配和学习机会的及时利用等。学的方法应该在课堂上被师生重视。为此,教师应帮助学生找到适应每个学生的好的学习方法,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善于支配时间,抓住最佳学习机会,学会在恰当的时间里做恰当的事。同样在一个课堂里学习,学期结束时出现了明显的差别,除了一定程度上的智力因素以外,学习失效的重要原因是这些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

构建“有效课堂”要求教师自身的学习与传导的相互促进,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学”的不足,在“学”的过程中又发现自己“教”的欠缺,而使两者相互促进,从而使课堂更有效,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猜你喜欢

构建课堂
欢乐的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探寻初中化学高效课堂之路
动车组检修基地与动车检修分析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