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全身反应法”在小学高年级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2018-02-24罗肖凤
罗肖凤
摘 要 全身反应法(TotalPhysicalResponse,简称TPR)是美国加州圣约瑟大学心理学教授詹姆士·阿歇尔(JamesAsher)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全身反应法主要是根据大脑两半球的不同的功能,右脑主要是形象思维,左脑主要是逻辑思维,强调要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思维的发展。因此它强调要在真正的情景里面来进行教学。本文根据高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通过在实际教学中主要活动和特点的介绍,探讨了“全身反应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 高年级;听说运用;注意力;学习生动化;趣味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7-0210-01
“快乐”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人们喜欢活动给他们提供生理的、认知的、心理的快乐。学习活动如果缺乏快乐,就很难让学生参与进来。我就结合几年来的高年级的教学实践,来谈谈全身反应法(TPR)在小学英语课堂上的应用。
一、教材的特点
我市是采人民教育出版社与加拿大LingoMedia国际集团合作编写的一套全新的小学英语教材。本教材的特点为:(1)强调语言运用,把握输入输出;(2)注重能力培养,鼓励自主学习;(3)创新编排设计,激发学习兴趣;(4)渗透文化信息,体现双向交流;(5)渗透文化信息,体现双向交流寓思想教育与语言教学之中。此套教材为全身反应法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二、小学高年级学生特点
但随着年级的上升,学生与英语接触时间增长,课程难度的逐渐增大,那种初学时的好奇心逐渐消退,一些学生感到英语学習成为了一种负担和压力,渐渐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而外语教学应尽量避免说母语,以保证学生处于良好的语言环境中,但有些课堂用语学生一时听不懂,我就采用了全身反应法来配合理解,既达到了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又扫清了学生听不懂的障碍,还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本阶段学生的记忆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迅速,而且逻辑和抽象思维能力开始增强,归类、对比、推理等能力也开始增强。因此,如果在本阶段对学生进行这些方面能力的培养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全身反应法”的含义
全身反应法(TotalPhysicalResponse,简称TPR)是美国加州圣约瑟大学心理学教授詹姆士·阿歇尔(JamesAsher)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这种方法倡导把语言和行为联系在一起,通过身体动作教授外语。全身反应法主要是根据大脑两半球的不同的功能,右脑主要是形象思维,左脑主要是逻辑思维,强调要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思维的发展。因此它强调要在真正的情景里面来进行教学。根据学语言本身的规律,从小孩学语言的角度来看,首先是要学习听的能力,然后在这个基础上,逐步发展成说的能力,再发展成读和写的能力。“TPR”教学法就是教师根据小学生爱动、注意力难以持久等心理特征,让孩子通过跑、跳、做游戏学英语,调动孩子的多种感官,而不是规规矩矩地坐在凳子上听讲。如果学生发音不准,教师就要在自然状态下不断重复,直到音发准为止。学生也不必重复老师的话,但要按照老师语言的含义重复。
(一)教学意义
根据五、六年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本阶段的英语教学重点在于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TPR教学法通过动作指令教语言。学生只需对动作作出反应,因而可消除紧张心理,减轻心理压力,精神得到放松。
(二)扬长补短,因材施教
TPR教学法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课堂活动要注意学生的能力层次。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满腔热情地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步提高,最终达到教学基本要求。对有语言特长的学生,要为他们创造发展特长的条件。
(三)主要教学活动和特点
要充分利用小学生的无意注意,努力促使其向有意注意发展,并使其逐步养成有意注意的好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采用直观教学和新颖的教学手段和方式,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内在力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排除分散各种干扰因素。
(1)语言的灵活性。PEP小学英语教材五、六年级都安排了Letschant部分知识,很好地为TPR的进行提供了条件。
(2)对话的表演性。根据小学生喜欢模仿,表现自己这一特点,我根据教材的内容如:Letstalk和Storytime部分的内容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环境的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充分发挥主人翁精神。在表演的过程中渗透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识和思想教育,让学生在学习课堂知识的同时了解课文知识。
(3)教具的直观性。在运用TPR教学法的课堂上直观教具的使用非常重要,利用直观教具也就是将大脑的左半球的抽象思维与右半球的形象思维功能合二为一,且教师不需花时间去解释单词的含义而直接给予学生正确的语言输入,学生也无需在头脑中进行翻译,避免了“二度思维”。
(4)游戏的趣味性。五、六年级学生虽然在英语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在这一学习阶段还是要求学生根据教师的指令做各种动作或描述自己看到的动作或情景。游戏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巩固词汇,常用表达方式与习惯用语,提高学生听音辨音和观察、想象能力,培养语感,增强记忆,学以致用,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四、总结
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全身反应法”在教学上的应用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学习英语的热情,培养学生积极学习英语的习惯,发掘学生学习英语的潜能,促使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让“全身反应法”真正的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发挥出飞舞的作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