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观察

2018-02-24赵婷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年35期
关键词:临床护理观察

赵婷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案不同将其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为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为实验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照两组患者急救与疼痛缓解时间和护理满意度差异。结果 实验组患者急救和疼痛缓解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护理中有着显著应用效果,可以提升抢救成效,缓解患者疼痛以及减少急诊救治时间,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护理;观察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36..02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症状表现为胸骨后剧烈疼痛,同时也会有心律失常、心脏衰竭等症状,病情处于危重状态[1]。在患者发病早期对其进行快速急救和护理是减少病死率和赢得有效治疗机会的重要措施。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重要的护理选择,注意针对疾病实施程序化、时间化和多元化预见性护理,因而能够及早发现病情,遏制并发症,提升护理质量。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效果,现将此次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具有不同程度的心衰、心律失常、疼痛、发热等临床症状,患者知情同意,而且此次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研究通过。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龄(59.2±4.1)岁;实验组男24例,女16例,平均年龄(59.5±4.4)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与排除标准为:入选的全部患者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的诊断标准;排除合并有高血压极其严重脏器器官疾病的患者以及非自愿參与研究且不能够有效交流沟通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具体的护理方法为:院前急救护理;指导患者绝对卧床休养;给予吸氧以及基础心电监护;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实验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具体的护理方法为:第一,设计临床路径。立足患者的病情现状和实际需要针对性的为患者制定临床护理路径,包括院前急诊护理转运、接诊后三分钟内出诊、现场安抚患者、做好一系列的手术准备、配合院内的各项护理。第二,院前急救。医护人员在接诊之后三分钟内立即带好急救用品去到现场,在到现场之后合理分工,疏散人群,观察患者皮肤、肢体、面色、询问病史,快速给出初步判断;快速建立静脉通路,结合患者临床症状给予吸氧、镇静等治疗,并做好转移医院准备。第三,院中护理。(1)入院当天护理。患者受自身疾病以及新环境陌生的影响,很容易出现消极的心理状态,需要护理人员主动积极的和患者进行沟通互动,详细讲述医院环境、治疗护理流程、陪护等方面的注意事项,同时针对性的对患者实施心理疏导,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用心电监护仪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监测,并做好记录。为了有效缓解患者心肌缺血缺氧的症状,缓解心绞痛,为患者实施吸氧治疗。(2)入院第二天。为加强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提高患者对治疗与护理工作的配合度,护理人员为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着重为患者介绍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机制、发病原因、临床症状、治疗措施以及在治疗护理中需要做好的配合工作,并赢得患者家属的密切配合。为避免患者发生便秘而影响病情恢复,需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饮食指导,帮助其调整饮食结构。为避免发生压疮,护理人员每间隔三个小时为患者翻身,并用红花酒精擦拭骨突部位,轻柔按摩。(3)入院第三天。评估患者身体恢复情况,结合评估结果为患者设计个性化康复训练方案,主要包括运动类型、耐受度、运动时间、运动强度等等。(4)入院第4~5天。假如患者没有出现心力衰竭表现,但血压值高,必须选用降压药物,控制患者血压水平;假如患者血压值较低,必须立即给予升压药物。在遵循医嘱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时,护理人员必须要严格遵照循序渐进用药的原则,药量从少到多逐步提升。(5)入院至6~7天。患者时常忧虑自身疾病效果不能够到达预期水平进而产生较为明显的失落消极心理情绪,所以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各项疑问,为患者举出大量的成功案例,增强患者的信心,同时消除患者的疑虑和消极心态。(6)出院前护理。在出院前为患者介绍出院之后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遵循医嘱合理用药,不能随意更改药物用量和药物的使用方法;做好饮食结构的调整,以低蛋白、低脂肪与低纤维食物为主,做到少吃多餐,避免吃得过饱;适当的进行运动锻炼,一定要控制锻炼时间强度,以免加大心脏负担;指导患者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告知患者定期复查,以免疾病复发。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两组的急救时间与疼痛缓解时间、护理满意度。为患者发放满意度调查表,指导患者如实填写,满分100分,分为非常满意(85~100分)、满意(70~84分)与不满意(<70分)。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度+满意度的[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实验组患者急救和疼痛缓解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临床上病死率极高的心脏疾病,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抓住抢救时间做好急救和护理有助于赢得下一步治疗时间,提高恢复效果[3]。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模式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疾病治疗护理需要有着密切关联,是整体护理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使各项护理工作井然有序,减少资源浪费,提升护理质量。此次研究表明,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方案有着以下优势:抢救流程设置合理,能够提升抢救成功率,具备预见性和有序性特征;医护合作效率高,可提升医疗安全;护理流程规范合理,可减少护理差错,提升护理完整性与延续性;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提升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优化护患关系。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护理中有着显著应用效果,可以提升抢救成效,缓解患者疼痛以及减少急诊救治时间,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实践中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 魏继棠,刘 娟.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青海医药杂志,2014(5):41-42.

[2] 梁 蓉,殷黑兰,姚 芳,等.优质护理服务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6(4):999-1000.

[3] 白 杨.全程优质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520-521.

本文编辑:刘欣悦

猜你喜欢

临床护理观察
思维绘画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的应用效果观察
机械通气患者撤离呼吸机的护理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提升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研究与探索
骨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临床护理分析